- 年份
- 2024(3075)
- 2023(4709)
- 2022(3681)
- 2021(3789)
- 2020(2959)
- 2019(6968)
- 2018(7205)
- 2017(11030)
- 2016(7684)
- 2015(8830)
- 2014(8969)
- 2013(7606)
- 2012(7180)
- 2011(6845)
- 2010(7184)
- 2009(6188)
- 2008(6098)
- 2007(5902)
- 2006(5475)
- 2005(4943)
- 学科
- 教育(21323)
- 济(16850)
- 经济(16827)
- 中国(12749)
- 管理(12375)
- 理论(10362)
- 学(9311)
- 业(8077)
- 教学(7613)
- 企(7114)
- 企业(7114)
- 方法(6273)
- 思想(5528)
- 政治(5297)
- 研究(4993)
- 学校(4927)
- 思想政治(4684)
- 政治教育(4684)
- 治教(4684)
- 德育(4660)
- 发(4643)
- 农(4315)
- 发展(4240)
- 数学(4233)
- 展(4116)
- 数学方法(4114)
- 革(4037)
- 财(3961)
- 业经(3905)
- 和(3811)
- 机构
- 大学(103250)
- 学院(92947)
- 研究(37506)
- 教育(30396)
- 济(26650)
- 范(25860)
- 师范(25725)
- 经济(25688)
- 管理(24044)
- 京(23865)
- 科学(22721)
- 师范大学(20990)
- 中国(20085)
- 理学(20069)
- 理学院(19672)
- 管理学(18985)
- 所(18932)
- 管理学院(18791)
- 研究所(17262)
- 江(16755)
- 北京(16055)
- 技术(15071)
- 农(14916)
- 中心(14667)
- 财(14433)
- 职业(13448)
- 院(13314)
- 业大(13236)
- 州(12944)
- 农业(11657)
- 基金
- 项目(56229)
- 研究(49296)
- 科学(44230)
- 基金(35158)
- 教育(33327)
- 家(29978)
- 国家(29534)
- 社会(26694)
- 社会科(24654)
- 社会科学(24646)
- 省(24290)
- 成果(23927)
- 科学基金(23603)
- 编号(23171)
- 划(22620)
- 课题(20680)
- 年(18234)
- 基金项目(17310)
- 重点(14829)
- 规划(14588)
- 项目编号(14167)
- 部(14127)
- 性(13749)
- 资助(13716)
- 自然(13413)
- 度(13177)
- 研究成果(13151)
- 自然科(13089)
- 发(13087)
- 自然科学(13082)
共检索到160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肖映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融入到高校马克思主义教学体系中,在教学全程中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这是促使学生真信、肯学、会用,真正提升课程教育教学实效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及其功能主要体现在: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客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立新
<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坚固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了科学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晏辰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革命与改革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与新中国的建设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可以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明确导向。由刘复兴、唐景莉、张剑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结合我国教育发展实际,探究为今后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路径的专业书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昭明 张剑
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深刻揭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新时代教育要与"四个伟大"相结合。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立德树人 创新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霞 侯怀银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被引入中国,并与中国社会广泛结合,产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理论逐渐形成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思维层面的传统,以教育和人为核心、以时代发展为主题的内容层面的传统以及契合中国文化精神的阐释层面的传统等,凸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理论特色。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理论 传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书光
蒋南翔在长期革命活动和教育实践中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探索与开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注重在时代变局中赓续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思想精髓和把握教育的本质功能,突显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和结合本土实际的“摸索创造”,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自觉以唯物辩证法破解教育实践中的各种矛盾症结,求索中国现代化的教育变革路向。其孜孜不倦的努力探索彰显了一位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崇高理想追求,以及他为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而做出的杰出贡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宗光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历史的发展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江泽民同志依据新的条件,全面深刻地阐发的教育创新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发展,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境界,对于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教育创新 马克思主义 教育思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济
本文重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两个基本问题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文章指出 :从实际出发和与时俱进 ,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根据当时的历史任务 ,提出和解决教育问题 ,我们应根据时代的要求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回答当前面临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
时代意义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建国
在老一辈教育学人中,陈桂生教授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方面成果颇丰,其研究别具一格,值得探讨。他主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文献选编,长期执教马克思主义教育论著选读课,出版多部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力作。这些成果表明,陈桂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具有四个鲜明特征:(1)对教育理论问题的深切关注;(2)普遍渗透了自觉的历史意识;(3)在认识论方面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4)旨在凸显教育主题。这些特点使其研究有别于流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在此意义上,陈桂生提供了另一种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
关键词:
陈桂生 马克思主义 教育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周谷平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民族土壤中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以及与之相伴随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并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极其复杂、曲折的历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无数共产主义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孙秀玲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革命史和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命运有着深远和持久的影响。当时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广泛传播,使留法的我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和革命青年得以直接接触到马列原著,因而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上,取得了重大收获。他们在选择、认同、导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徐立清
新文化运动以后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以及苏俄式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导入 ,给我们带来了批判旧教育的有力武器 ;新中国成立不久 ,我国将苏联社会主义教育学 ,特别是凯洛夫《教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经典著作来学习 ,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 0世纪 6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反思学习苏联教育学过程中的教条主义 ,积极探索教育学“中国化”,试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由于历史的各种原因 ,这种努力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改革开放后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中国化真正走上了良性运行轨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荣 井建军
为贯彻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和党校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对广大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和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我校党委于1990年9月4日决定正式应立清华大学党校。这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校广大党员和干部的迫切要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建民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对青年进行卓有成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校应成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阵地;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从增强实效性上下功夫。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青年 高校 马克思主义者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明远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大地得以实现。毛泽东教育思想、邓小平教育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教育思想是马克思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教育思想 习近平教育思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