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99)
2023(6310)
2022(5188)
2021(4951)
2020(4190)
2019(9575)
2018(9668)
2017(17018)
2016(9976)
2015(11381)
2014(11268)
2013(10469)
2012(9475)
2011(8509)
2010(8731)
2009(7756)
2008(7595)
2007(7030)
2006(6076)
2005(5043)
作者
(26550)
(22157)
(22000)
(21080)
(14111)
(10646)
(10064)
(8681)
(8303)
(8088)
(7590)
(7503)
(7178)
(7019)
(6901)
(6846)
(6500)
(6491)
(6440)
(6366)
(5540)
(5490)
(5468)
(5152)
(5093)
(4985)
(4943)
(4874)
(4492)
(4456)
学科
(36044)
经济(36025)
管理(24314)
方法(19133)
(18258)
数学(17602)
数学方法(17200)
(15347)
企业(15347)
(11590)
贸易(11584)
(11410)
(10915)
中国(10689)
(8612)
(8109)
(8043)
出口(7853)
出口贸易(7853)
(7853)
地方(7597)
理论(7261)
教育(7109)
教学(6791)
业经(6561)
(5400)
农业(5366)
技术(5335)
环境(5015)
工作(5002)
机构
大学(129627)
学院(125437)
(46593)
管理(45891)
经济(45456)
研究(41903)
理学(39518)
理学院(38998)
管理学(37682)
管理学院(37469)
中国(30775)
(27702)
科学(26693)
(22070)
(20520)
(20379)
(20346)
师范(20163)
中心(20038)
(19643)
业大(18997)
研究所(18733)
北京(17270)
财经(16895)
(16161)
(15901)
师范大学(15900)
(15455)
农业(15280)
技术(14707)
基金
项目(87715)
科学(69360)
研究(65421)
基金(62070)
(54096)
国家(53676)
科学基金(46257)
社会(39578)
社会科(37526)
社会科学(37519)
(35587)
教育(33753)
基金项目(32322)
自然(30545)
(30154)
自然科(29884)
自然科学(29882)
自然科学基金(29314)
编号(27170)
资助(26121)
成果(23434)
重点(20558)
课题(20550)
(19511)
(18437)
(18285)
大学(17725)
科研(17331)
创新(16990)
教育部(16963)
期刊
(48422)
经济(48422)
研究(38358)
中国(33249)
教育(27852)
学报(20065)
管理(17818)
科学(17350)
(16922)
(16324)
大学(15946)
学学(13698)
技术(12850)
农业(11830)
图书(11201)
(8474)
金融(8474)
书馆(8216)
图书馆(8216)
统计(8150)
经济研究(7969)
财经(7861)
(7392)
(7322)
(7253)
业经(7082)
职业(7038)
(6798)
决策(6607)
问题(6595)
共检索到197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兴海  马晓明  
高校领导班子的学习建设对于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高校领导特别是书记、校长肩负重要责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铁城  
建设和谐的高校领导班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办好学校的基础。书记和校长、党群系统和行政部门,任务相同,目标一致,分工不同,职责有别,关键在于按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党委集体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度为保障,监督要到位,达到“和而不同”,团结和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绳振  
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是加强党对高校事业领导和全面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洁、团结协调的要求,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致力学校改革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平  
政德即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道德品行,是领导干部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干部政德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党员干部的政德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并确立了"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鲜明导向,为加强各级领导干部政德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魏惠育  
建设学习型审计机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履行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的必然要求,是审计机关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学习型审计机关建设,应在体现学习型组织建设共性的同时突出审计特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运动  刘迎春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领导班子建设对于高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具有关键性、决定性意义。针对高校领导班子存在的政治意识、忧患意识、决策机制和决策能力不够强,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全面等突出问题,提出了提高“四种能力”,加强“三风建设”,完善“两个机制”,规范领导行为,完善决策程序等解决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沛民  
加快一流大学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当前正值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是今后高等教育工作的着力点。而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领导干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意识,始终保持与广大师生的血肉联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健  
习近平同志最近指出,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关键在于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好,把高校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好。我是四年前从国家科技部交流到高校工作的,先后在中南大学和武汉大学任党委书记。根据我在这两所全国重点大学任职的实践,深感一所大学能不能办好,领导班子建设至关重要。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国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为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也应当看到,部分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还存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吕治国  
办学治校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在高等学校的重要体现。着力提升高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之需,是推进高校党的建设之义。刚刚闭幕的第十八次全国高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治亚  
高校领导班子由多个成员组成,各有其个性特点和做事风格。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班子不同成员在心理需求方面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在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重大原则问题高度统一的前提下,要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和而不同,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好班子团结和谐;要在班子成员配备过程和工作中,对其人性优弱点进行有效和持续的辨析、评判与监督,更好地发挥班子集体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推动高校综合改革进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蓉生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高等学校领导班子承担着正确领导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巩固党在高校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的使命,深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旭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党的政治建设是首位,党委全面领导是核心,能力提升是关键,风清气正用人环境是保障。高校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班子能力建设和文化建设,从严管理监督,锻造坚强有力的新时代高校领导班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东刚  
坚持以"三位一体"理念统筹推进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三位一体"理念中,干部政治素质是基础,班子政治功能是核心,学校政治生态是保障。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要在政治素质上聚焦,在政治功能上聚力,在政治生态上聚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雷晓燕  龚群英  
加强二级院系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及时探讨反思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加强理论学习,狠抓制度规范,强化教育培训,做实选任环节,加强文化建设等途径抓好高校二级院系领导班子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福建  
本文围绕学习型城市建设三因素"人是主体、城市是载体、学习是手段"中"人的主体地位",提出从明晰市民学习价值、增强市民学习积极性、健全市民学习渠道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努力,切实解决市民"为什么要学、如何愿意学、到底怎么学"问题,从而激发市民的学习力和积极性,投身学习型城市建设,发挥主体地位的优势,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