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9)
- 2023(10164)
- 2022(8320)
- 2021(7699)
- 2020(6349)
- 2019(13876)
- 2018(13728)
- 2017(25047)
- 2016(13528)
- 2015(15144)
- 2014(14535)
- 2013(13590)
- 2012(12498)
- 2011(11032)
- 2010(11227)
- 2009(10176)
- 2008(10101)
- 2007(9641)
- 2006(8339)
- 2005(7192)
- 学科
- 济(51234)
- 经济(51200)
- 管理(43773)
- 业(39435)
- 企(35454)
- 企业(35454)
- 地方(18094)
- 中国(17801)
- 技术(16748)
- 方法(16555)
- 业经(14216)
- 农(13518)
- 数学(12675)
- 数学方法(12515)
- 技术管理(12087)
- 理论(10392)
- 财(10279)
- 地方经济(10177)
- 教育(9666)
- 制(9572)
- 和(9375)
- 农业(9327)
- 划(9065)
- 策(8603)
- 环境(8510)
- 银(8378)
- 银行(8369)
- 贸(8297)
- 贸易(8287)
- 行(8110)
- 机构
- 学院(174461)
- 大学(174135)
- 管理(68402)
- 济(68168)
- 经济(66555)
- 理学(57997)
- 研究(57657)
- 理学院(57289)
- 管理学(56337)
- 管理学院(55944)
- 中国(43599)
- 京(36834)
- 科学(33297)
- 财(30957)
- 江(28865)
- 范(27083)
- 师范(26907)
- 中心(26674)
- 所(26512)
- 研究所(23781)
- 州(23625)
- 财经(23398)
- 北京(23146)
- 院(22124)
- 业大(21181)
- 经(21106)
- 师范大学(20965)
- 农(20768)
- 技术(20250)
- 经济学(19654)
- 基金
- 项目(116594)
- 科学(93852)
- 研究(93294)
- 基金(81107)
- 家(68622)
- 国家(67980)
- 科学基金(60117)
- 社会(59336)
- 社会科(56227)
- 社会科学(56213)
- 省(49177)
- 教育(44444)
- 基金项目(42905)
- 划(40133)
- 编号(39240)
- 自然(35756)
- 自然科(34975)
- 自然科学(34969)
- 自然科学基金(34363)
- 成果(32986)
- 创(30315)
- 资助(30251)
- 课题(29021)
- 发(27504)
- 创新(27175)
- 重点(26801)
- 部(24819)
- 项目编号(24537)
- 年(24463)
- 规划(23831)
共检索到281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章春杰
面向区域文化建设推动协同创新,是高校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亟需从更新传统思想观念、加强区域文化研究、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进大学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高校 协同创新 区域文化 战略重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伟 张宁 张园
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对于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地方高校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弯道超越"的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推进协同创新的系统特征、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了高校面向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区域发展 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姜黎辉
本文对创新风险的预控与组合管理、合作网络的变化与控制、合作界面环境评估与优化进行了研究;作为协同创新动态全景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构建了协同创新的进展显示板、风险演变显示板、项目组合管理显示板、合作网络演变显示板以及合作界面环境显示板。可视化战略信息监控平台可使创新管理者更有效地实施事前控制和前瞻性决策,通过对创新过程动态优化,实现协同创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战略管理 创新管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兴华 吴伟
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是高校特别是理工类高校提升创新水平和行业领域地位,解决国家重大创新任务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仍然存在考核评价单一、创新主体孤立、链条式创新特征不明显、创新资源集聚不够等问题。"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有效破解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机制障碍方面取得了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其建设模式及运行机制,探讨解决高校面向行业产业协同创新困境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尹卓君 陈少雄 周艳华
本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泰山区、华山区、启林南区、启林北区、燕山区五个社区文化活动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高校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瓶颈,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创新的理念提出了以健全落实配套制度为保障、以优化创新活动内容为核心、以加强完善队伍建设为关键的高校社区品牌文化建设路径,旨在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进步需求、大学生成长成才诉求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要求的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格局,以期推动高校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校社区文化 品牌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富国亮 只海平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是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下,由高职院校和区域中小微企业共同组成的创新实体。高职院校应通过搭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建立长效运行体制机制、发挥多方协同优势等措施来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李杉杉 高莹莹 鲍志彦
[目的/意义]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对于高校图书馆实现内在价值最大化、促进形成基于知识产权战略的紧密型协同创新体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对比了国内外高校专利信息服务的现状,剖析了国内高校专利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参与专利信息服务的必要性和优势。[结果/结论]在理论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为案例,对高校图书馆面向协同创新开展专利信息服务提出了建议,最终形成了面向高校内部、面向协同创新产业链和面向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三层螺旋上升的专利信息服务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 邓胜利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国家创新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跨系统资源整合的实践基础上,结合欧美各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基于知识协同的发展启示,提出了面向协同创新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模型、技术实现方式和基于创新价值链的服务组织。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信息服务 信息资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家枢
国家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贯穿经济战略与政策始终,推动区域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组织的代表。区域产业集群产业要素的集聚、集约、创新与专业化,是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结果,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的高等职业院校资源也要走协同创新之路,集聚、集约,创新服务方式与组织模式。区域高职院校专业集群的建设是高职教育组织模式的战略创新,必须从专业集群建设的理念创新开始,全面推进区域高职专业集群贴近产业集群服务的体制机制与模式的战略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雪峰 苏加福
现有协同创新客户选择方法主要从客户自身特点出发,未充分考虑产品创新要求的影响。鉴于此,提出了综合考虑产品创新要求和客户自身特点的协同创新客户选择方法,建立了产品创新要求和选择协同创新客户的指标之间的质量屋模型;基于模糊加权平均法和-截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实现了指标权重随不同产品创新要求的动态调整;基于粗数方法提出了客户数量较多情况下确定客户在各指标上评价值的方法,计算客户评价值。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种照辉 高志红 覃成林
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构建区域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现有研究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政策的实施有效提升了试点城市的创新水平并带动了其他城市的创新发展,但其是否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有待进一步研究且缺乏经验证据。本文认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会促使试点城市的创新环境改善、创新要素聚集和创新能力提升,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的增加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此产生的合作创新需求增长以及合作创新环境改善会进一步促进试点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创新合作,进而有利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且试点城市的合作创新能力越强、合作创新环境越好则这种区域协同创新促进效应越强。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03—2019年276个地级市的数据,用人均合作专利数来刻画城市间合作创新水平,进而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试点政策对城市合作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政策的实施对试点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合作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删除省会城市样本、PSM-DID检验、试点时间滞后处理、控制其他试点政策影响、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表明试点政策有效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试点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表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可以通过加快试点城市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来促进区域协同创新;试点政策的区域协同创新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比中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表明提高合作创新能力和改善合作创新环境有利于该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相比已有文献,本文从区域协同创新视角拓展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政策效应分析,并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区域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从创新创业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两个方面进行的作用机制分析以及地区异质性考察则有利于试点政策的完善和区域协同创新的推进。本文研究表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加快试点城市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因此,应继续大力推进和推广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构建布局合理的创新型城市网络,并强化创新合作和创新驱动,进而推动形成区域协同的高水平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利香
国家从宏观层面提出高等教育的"协同创新",对高职院校的校企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提出"协同两个方向、解决三个问题、做好四层落实"的校企文化建设思路。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职院校 校企文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省贵 顾新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研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转型期的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构建有中国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包括了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建设、要素流转建设和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金梧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期待通过建设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积极联合海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与资源,加快高校机制体制改革,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北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