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44)
- 2023(16574)
- 2022(14505)
- 2021(13820)
- 2020(11751)
- 2019(27336)
- 2018(27397)
- 2017(53025)
- 2016(29427)
- 2015(33518)
- 2014(33840)
- 2013(32831)
- 2012(30301)
- 2011(27322)
- 2010(27370)
- 2009(25130)
- 2008(24839)
- 2007(22137)
- 2006(18963)
- 2005(16423)
- 学科
- 济(113345)
- 经济(113222)
- 管理(84140)
- 业(79068)
- 企(65212)
- 企业(65212)
- 方法(56075)
- 数学(49435)
- 数学方法(48781)
- 农(31688)
- 财(30363)
- 中国(29348)
- 学(24279)
- 业经(24170)
- 地方(22843)
- 贸(21753)
- 贸易(21748)
- 易(21117)
- 农业(20932)
- 理论(20190)
- 制(19912)
- 务(19517)
- 财务(19433)
- 财务管理(19389)
- 企业财务(18323)
- 和(17911)
- 技术(17471)
- 环境(17335)
- 银(16602)
- 银行(16549)
- 机构
- 大学(413873)
- 学院(413100)
- 管理(163573)
- 济(161226)
- 经济(157522)
- 理学(141989)
- 理学院(140459)
- 管理学(137756)
- 管理学院(137024)
- 研究(132910)
- 中国(98197)
- 京(86831)
- 科学(84083)
- 财(74305)
- 农(67690)
- 所(66940)
- 业大(63248)
- 中心(61618)
- 江(60961)
- 研究所(60926)
- 财经(59616)
- 范(55349)
- 师范(54843)
- 北京(54562)
- 经(54054)
- 农业(53319)
- 州(49505)
- 院(48345)
- 经济学(47555)
- 技术(44849)
- 基金
- 项目(281405)
- 科学(219672)
- 研究(206609)
- 基金(201154)
- 家(174149)
- 国家(172678)
- 科学基金(148394)
- 社会(126302)
- 社会科(119561)
- 社会科学(119529)
- 省(111876)
- 基金项目(107089)
- 自然(97937)
- 教育(97327)
- 自然科(95599)
- 自然科学(95572)
- 自然科学基金(93821)
- 划(93463)
- 编号(86653)
- 资助(84058)
- 成果(70813)
- 重点(62694)
- 部(61938)
- 课题(59774)
- 发(59493)
- 创(58124)
- 科研(54129)
- 创新(54118)
- 大学(53277)
- 教育部(53000)
- 期刊
- 济(171426)
- 经济(171426)
- 研究(117702)
- 中国(76642)
- 学报(64864)
- 农(60417)
- 科学(58322)
- 财(57410)
- 管理(57202)
- 教育(51699)
- 大学(49308)
- 学学(45731)
- 农业(41867)
- 技术(37780)
- 融(33171)
- 金融(33171)
- 业经(29268)
- 财经(28156)
- 经济研究(27262)
- 经(23967)
- 图书(23493)
- 问题(22553)
- 业(21567)
- 技术经济(20226)
- 理论(19655)
- 版(19395)
- 科技(19095)
- 统计(18793)
- 商业(18434)
- 实践(18138)
共检索到592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龙梦晴 朱明俐 邹慧娟
本文以双因素理论为基础,借助Nvivo软件,对全国56所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青年人才引进政策文本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当前高校青年人才引进待遇政策过分注重保健因素,时常忽视激励因素,总体上以保障型政策为主、奖励型政策为辅,发展型政策很少受到关注。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青年人才引进待遇政策具有差异性:华南、华东和西北地区高校总体上优于其他地区高校,“双一流”高校、省属重点本科高校总体上优于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研究认为,高校青年人才引进待遇政策制定受到“才从财来”的保守观念固化、“财从才来”的发展理念不足等内因主导,以及多种急功近利因素影响、政府引导监督力度不够等外因助力。高校应从更新思想观念、做好人才规划,青年人才应从克服利益诱惑、积极主动作为,政府应从加强宏观调控、强化督促监督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优化。
关键词:
高校 青年人才 引进待遇 双因素理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永华 朱晓芸
青年人才的特点在于国际化程度更高,新知识、新技能的接收能力更强。打造优良的人才发展学术生态,强化人才发展和学科发展的良性互动。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用人环境氛围,增强青年人才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曹茂甲
本文借鉴扎根理论的方法,对125所高校的青年教师培养政策文件进行文本分析,分别从培养目标取向、培养内容、培养策略、保障措施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总结概括,发现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存在缺乏对青年教师主体地位的认识、对专业能力发展关注不够、考评机制不合理以及内生动力激发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相关部门要树立"以师为本"的发展理念、形成多级联动的培养体系、搭建平等开放的发展平台、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策略、构建教师发展动力生成机制。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培养 政策文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雷
过去十年,全球经历了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对人才尤其是尖端人才提出了强烈需求。人才已经成为第一战略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今后一段时期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计划和基金项目为优秀人才引进和培育提供了很好的渠道和平台。各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国内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引进的规模和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依梵 陈东阳 蒋凯 刘凌宇
科研经费变化直接关系到科研资源分配的结果,进而影响到科研资助的效果和差异。本文以1994-2018年间某研究型大学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经费资助的青年人才为分析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科研经费额度的变化对高校青年人才科研绩效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在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科研经费对高校青年人才的不同绩效指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同学科领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对不同年龄群体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科研经费与科研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启示意义,有助于完善我国科研经费配置政策,合理配置科研资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小力 彭正霞
基于对我国C9高校第1-6批709名"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获得博士学位的国家和地区、学术机构等背景的分析,结果发现:(1)C9高校"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主要在美国和中国大陆获得博士学位;(2)C9高校"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获得博士学位的学术机构在中国大陆的比较集中,在境外的呈现出机构多、人数少和分散的特点;(3)C9高校都希望从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引进人才,但是不同高校入选者获得博士学位的学校排名呈现不同的分散程度。为此,我国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布局应更为广泛;在吸引境外一流大学人才的同时,注重本校人才
关键词:
C9高校 青年高层次人才 人才引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彭颢舒 曾丽斌
基于文献的评价往往无法针对特定年龄阶段的科研人员进行,因为文献著录项目中没有年龄这一字段。笔者所在课题组利用SCOPUS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以机构为单位计算三个指标:该机构40岁以下科学家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越多分越高;40岁以下科学家发表论文的被引次数进入本领域前5%的人的数量,人越多分越高;该机构所有这些40岁以下科学家的平均年龄,年龄越低分越高。对上述指标进行归一化,并根据指标权重对研究机构进行排名,评价中国主要科教机构在青年科学家培养方面的表现。
关键词:
青年科研人才 评估 年龄 计量分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琦
高校引进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但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存在着风险,把握不好就会造成高校的损失。在对高校人才引进的成本收益及其影响因素后,本文提出了提高高校人才引进成本收益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人才引进 成本收益 分析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云 张晓超
在高职院校积极追寻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博士学位教师引进与发展成为高职院校的关注重点。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搭建以院校、地区、政策工具为基础的高职院校博士学位教师引进政策分析三维模型,运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剖析我国高职院校博士学位教师引进政策中政策工具选择的类型结构及所存在的问题,揭示不同地区、院校政策文本中政策工具选择价值取向。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博士学位教师引进政策需求型工具使用重基础轻专业,引进需求设计明确但不具体;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重保障轻发展,引进供给保障充分但不持续;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重管理轻支持,引进环境建设规范但缺激励;各层级城市政策工具使用因地制宜;各类院校政策工具使用异同并存。基于此,提出应明确院校人才专业需求,实现精准引才;完善教师发展条件设置,实现持续育才;优化政策环境设计,实现柔性留才等政策优化策略,以期能为我国高职院校博士学位教师引进政策的完善与优化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国兴
随着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我国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十年后谁来种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农村发展一方面要促进劳动力有序转移,另一方面要注意吸引青年人务农,使他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为此,国家的支农政策应适当向留在农村的青年人倾斜,并制定专门的政策对有知识、有才干的务农青年进行扶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磊 席恒
从国际经验看,延迟退休年龄是许多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政策手段,但该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尤其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如何影响青年人就业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对于就业数量,该政策在短期内对青年人就业会产生一定的就业"挤出效应",但在长期内会产生一定的就业"吸纳效应";对于就业质量,该政策对应届毕业大学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而对青年农民工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对于就业结构,该政策在大部分行业内不会对青年人就业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孔维伟 孟祥屾 李凯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与输出的主体,应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为社会输出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素质的会计人才。本文通过选取国内5所建立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并对其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总结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不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性意见。
关键词:
应用型 高校 会计人才培养 校际经验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建龙
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写到:随着文化的进化,人们要面对从"前喻文化"向"后喻文化"的转变,在前喻文化里晚辈要向长辈学习,而在后喻文化里则是长辈要反过来向晚辈学习。我未读过原文,第一次看到这段话也是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上,当时心中不禁产生深深的共鸣:这确实是一个要向年轻人学习的时代。比如我所在部门的一个同事状态不太好,我的责任是找他聊一聊,看看他遇到了什么问题,但这件原本比较常规的事情却让我感觉无处着力。因为我确实不是很清楚年轻人头脑中都在想些什么,如果想了解他们,想要和他们对话,就要了解他们的世界,而他们的世界并不因经历现实的短暂而比我们这些年长者更简单,甚至会更加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唐茂政
党的十八大报告不止一次地提到人才强国,特别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的主力。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国有企业,要依靠科技创新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楚原 李华胤
青年人才被赋予重建乡村振兴主体性的路径期待。以往研究仅关注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工具性方案和策略性逻辑,忽视了作为人才支撑的青年主体如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隐机制和深层逻辑。本文围绕青年人才主体有效与乡村振兴治理有效,建构了一个青年人才嵌入性和公共性与乡村振兴绩效的关联分析框架。运用“嵌入性—公共性”的分析框架,通过对闽南创业青年、浙东青年乡贤以及西南职业林农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嵌入性掣动治理能力、公共性制约治理意愿,治理能力和治理意愿叠加影响青年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绩效。乡村振兴实践中的青年人才因治理能力及意愿张力呈现出不同类型主体失效和振兴绩效耗散,共同根源在于嵌入性与公共性的失衡。为此,异质青年人才在借道嵌入性提升治理能力的同时,通过机制化搭乘进行公共性调适,在形塑主体有效的基础上,经由组织化运作将主体有效转化为治理有效,最终促进不同面向的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高校教师学术自由权的大学章程文本分析——基于五所高校大学章程的个案研究
基于文本分析的区域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研究
论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特色发展——基于福建省20所高校2012—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文本分析
我国高校一流大学建设的校际经验——基于6所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
基于文本分析的科技资源管理政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财税支持政策研究——基于NVivo的政策文本分析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研究——基于46个试点城市的政策文本分析(2017—2022年)
家庭农场发展的省域财政支持政策研究——基于政策文本分析
基于中国创新能力演变的科技成果评价政策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127份政策文本分析
高水平高职院校的特征及建设路向——基于56所高水平高职院校申报书的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