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18)
2023(3598)
2022(3150)
2021(3312)
2020(2698)
2019(6476)
2018(6313)
2017(9954)
2016(6355)
2015(7434)
2014(7508)
2013(6887)
2012(6649)
2011(6192)
2010(6380)
2009(6018)
2008(6100)
2007(5257)
2006(4642)
2005(4274)
作者
(17701)
(14808)
(14757)
(14147)
(9593)
(7090)
(6816)
(5685)
(5619)
(5499)
(5231)
(5208)
(4832)
(4683)
(4599)
(4596)
(4462)
(4404)
(4358)
(4263)
(3858)
(3818)
(3560)
(3536)
(3510)
(3405)
(3384)
(3264)
(3109)
(3098)
学科
(17855)
经济(17829)
管理(12248)
(9018)
中国(7456)
(6649)
企业(6649)
方法(6359)
(6317)
教育(5962)
(5474)
数学(5194)
数学方法(5069)
理论(4378)
(4012)
金融(4011)
(3987)
工作(3864)
地方(3843)
农业(3694)
(3678)
业经(3636)
(3564)
贸易(3562)
(3534)
教学(3457)
(3448)
(3379)
银行(3357)
(3282)
机构
大学(88388)
学院(81680)
研究(34336)
(28072)
经济(27336)
中国(25285)
管理(24929)
科学(22321)
理学(20866)
理学院(20444)
(19975)
管理学(19708)
管理学院(19568)
(18488)
研究所(16998)
(16745)
(16566)
师范(16432)
中心(15068)
(14244)
(13372)
农业(13300)
师范大学(13256)
业大(13179)
北京(12817)
教育(12153)
(12149)
(10786)
财经(10421)
(10014)
基金
项目(53029)
科学(40747)
研究(40003)
基金(36412)
(32304)
国家(32016)
科学基金(26001)
社会(22751)
社会科(21294)
社会科学(21287)
(20668)
教育(20627)
基金项目(19177)
(18438)
自然(16943)
成果(16917)
编号(16841)
自然科(16550)
自然科学(16542)
自然科学基金(16230)
资助(14533)
课题(13120)
重点(12796)
(11916)
(11362)
(11138)
(10929)
大学(10892)
高校(10574)
(10405)
期刊
(32863)
经济(32863)
研究(28477)
中国(24579)
教育(21198)
学报(16680)
(15193)
科学(13945)
大学(12667)
(10962)
农业(10851)
学学(10600)
图书(9720)
管理(9448)
书馆(7419)
图书馆(7419)
(7237)
金融(7237)
(6686)
技术(6006)
世界(5222)
(5216)
国际(5161)
财经(4982)
经济研究(4926)
(4863)
(4776)
论坛(4776)
资源(4436)
(4380)
共检索到140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军  李晓娟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角色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主要体现在身份定位、规范要求和期望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高校辅导员角色的演变表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应当体现时代性、多元性和专业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宁  
本文在分析高校辅导员制度、本科生导师制度的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比较中外学生工作制度,研究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探索本科生培养的新模式——导师组制度的内涵和意义,进而提出导师组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为本科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平  齐玉龙  
从职业活动的人本性质说,医生和高校辅导员都是维护人的健康的工作,前者主要维护居民的身体或生理的健康,后者主要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两者又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专门的培养和训练才能胜任。当然,从专业活动的现状和专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看,这两个职业或岗位还有很大的差距。人们谈到医生,自然会想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专科医生,而谈到高校辅导员,则会浮现出一个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心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海东  
辅导员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辅导员在角色定位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高职院校要不断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就必须直视这些问题。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分析了辅导员角色定位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包括定位不准,角色模糊;疏于政务,忙于事务;角色冲突,职责不清。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做好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途径:加强选拔和培养,实现角色精准定位;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有效把控工作进度;深刻理解各种角色定位,肩负好不同角色的职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公利  聂广明  陈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承载了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学生成长成才的帮助指导者等神圣使命,为实施国家人才战略、保持学校稳定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做出了贡献。国外高校同样拥有一支辅导员(school counselor)队伍,他们围绕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学习辅导、职业辅导、生活辅导等各项工作,这些工作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特点。通过分析比较国外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加强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益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慧  黄平  
女性辅导员作为辅导员队伍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在这一角色扮演过程中面临着比男性更为严重的角色冲突,且有着其自身的特点。文章具体分析了女性辅导员的角色内冲突和角色外冲突,并从学校和女性辅导员自身两个方面提出了对女性辅导员角色冲突进行调适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隽  周晨  
反思是辅导员自我适应与发展的核心手段。高校辅导员应及时根据新形势下学生的角色期待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辅导员角色,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目标和学生角色期待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辅导员角色的反思和对新形势下辅导员专业劳动核心内容的剖析,阐述辅导员角色应该是多元整合的辅导员角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仇道滨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承担着大学生思想的教育者、行为的管理者、生活的服务者、成长的引导者的重任。以人格感化学生的事业对辅导员应当扮演的角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应当扮演好"五种角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昊民  
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正经受着市场经济的考验。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出现新特点,新要求。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必须着眼大学生成长的特点和需要,准确把握角色定位,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通过把握引领,因势利导,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成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韩军  
高校辅导员制度建立至今,辅导员的角色已由行政管理人员转变为具备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辅导员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是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辅导员制度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需从严格选聘标准、完善培养体系、健全考评机制等方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钢清  
随着政治经济改革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高校人才培养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一定的调整。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下的思想政治辅导员角色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迪英  
高校学生辅导员的角色冲突陈迪英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都有可能引起角色冲突。美国学者格雷斯认为,教师的角色冲突是教师个人希望看到自己角色扮演的成果的需要与角色扮演中许多成果的“无形性”之间的矛盾①。而高校学生辅导员作为一支“特殊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军海  张敬蕾  
高校兼职辅导员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组成部分。兼职辅导员主要来源于专任教师、高校机关工作人员、在校学生三个群体,由此形成了兼职辅导员制度的三种模式。专任教师作为兼职辅导员是一种更为普遍和有效的模式。但是兼职辅导员在兼职岗位和本职岗位上面临着角色的冲突,要实现角色的合理定位需要兼职辅导员制度的健全和辅导员的自我调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廖海华  
高校辅导员应定位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任教师。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却因各种原因而出现不当迁移。在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辅导员应当重新思考自身的行为角色,充分认识学习型社会环境下辅导员角色的新内涵和新要求,作好自身职业理念的转换。高校也应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对辅导员角色的导向性作用,大力加强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培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王胡英  
本文通过对60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的文本分析,揭示了其基本角色形象,即爱的守护者、专业引导者、"舞台"搭建者以及理论探索者,由此获得的启示是:高校辅导员成长需要培养"三大职业素养",即爱生敬业、专业化发展和学习与创新,高校辅导员成长的关键点和难点需处理好"全"与"专"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