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71)
2023(4452)
2022(3710)
2021(3664)
2020(3051)
2019(6959)
2018(7196)
2017(11702)
2016(7887)
2015(9343)
2014(9766)
2013(8580)
2012(8019)
2011(7367)
2010(7642)
2009(6459)
2008(6728)
2007(6356)
2006(5596)
2005(5010)
作者
(21094)
(17557)
(17258)
(16654)
(11308)
(8367)
(7999)
(6936)
(6878)
(6628)
(6101)
(6054)
(5864)
(5774)
(5620)
(5436)
(5406)
(5262)
(5188)
(4996)
(4750)
(4479)
(4404)
(4302)
(4218)
(4183)
(3941)
(3819)
(3670)
(3668)
学科
管理(17741)
(17192)
经济(17161)
(13136)
(10595)
企业(10595)
中国(10254)
教育(8802)
理论(7926)
教学(6947)
(6660)
(6557)
方法(6096)
(5328)
学校(4865)
学法(4614)
教学法(4614)
业经(4561)
工作(4525)
(4451)
数学(4374)
农业(4373)
数学方法(4226)
(4009)
技术(3970)
学理(3796)
学理论(3796)
地方(3783)
研究(3521)
(3441)
机构
学院(100925)
大学(99940)
研究(33768)
管理(28606)
(26820)
经济(25680)
理学(23517)
中国(23501)
理学院(23070)
科学(22933)
(22317)
管理学(22139)
管理学院(21960)
(20153)
师范(19967)
(19295)
(18648)
技术(18081)
(17558)
教育(17468)
职业(17127)
研究所(16782)
(15734)
师范大学(15211)
(15207)
中心(15152)
业大(15091)
北京(14314)
农业(13728)
(12234)
基金
项目(59979)
研究(49631)
科学(45481)
基金(37170)
(31955)
国家(31555)
教育(29167)
(26700)
科学基金(25538)
社会(25136)
编号(24391)
社会科(23322)
社会科学(23313)
(22974)
成果(22036)
课题(19737)
基金项目(19454)
(17380)
自然(16292)
自然科(15867)
自然科学(15859)
自然科学基金(15551)
资助(15328)
重点(14707)
项目编号(14080)
规划(13583)
(13334)
(13323)
(13195)
研究成果(12399)
期刊
(35644)
经济(35644)
教育(34922)
中国(31024)
研究(30371)
学报(17748)
(15909)
技术(14820)
职业(14268)
科学(14205)
(13844)
大学(13461)
学学(11345)
管理(10888)
农业(10741)
图书(10616)
技术教育(9538)
职业技术(9538)
职业技术教育(9538)
书馆(8134)
图书馆(8134)
(8058)
论坛(8058)
(7045)
金融(7045)
(6137)
业经(6047)
(5726)
财经(5538)
财会(5106)
共检索到165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展  
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影响着大学生管理的效果。当前,职业理想与工作现实冲突、工作繁杂精神压力大、管理体制缺乏灵活性等因素,影响着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要提升他们的职业幸福感,需要加快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其职业认同感。需要界定辅导员工作边界,完善辅导员管理机制。辅导员更要充分发挥"三个课堂"的作用,增强工作胜任感,提高自我幸福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劳家仁  
职业幸福感对辅导员工作开展的深度与成效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ERG理论构建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模型,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相关数据,借助SPSS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整体偏低,并且出现工作热情减退等职业倦怠现象。感知需要在组织支持的调节作用下对感知幸福发挥正向影响作用,感知幸福对工作状态也发挥正向影响作用。基于此,可通过引导辅导员建立正确积极的职业观、建立良好的外部氛围、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制度、完善辅导员薪酬体系等策略,提升辅导员职业幸福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映  
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执行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路人。文章在对四川民族地区高校约220余名专、兼职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从辅导员的职业环境、职业生活、职业能力、职业认同、职业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先明  姜丽红  孙荣山  
心理资本和职业幸福感是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话题,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增强对学生成长成才及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226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与职业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并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可以通过动机激发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晓虎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是指辅导员在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在思想、品质、知能、心理等层面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在职业过程中显现的个体综合品质,体现了对辅导员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和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顺利开展工作的首要前提。文章从敬业精神、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心理品质和职业理想等方面,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基本构成,并对职业素养的养成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海波  罗君  
文章通过对幸福感的理论研究和南京高校371名辅导员的调查分析发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包括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三个维度。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应关注辅导员需要与诉求,提升主观幸福感;推进专业化与职业化,增强心理幸福感;优化社会支持系统,提升社会幸福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兴平  
文章首先阐述了幸福和高校辅导员幸福观的内涵,进而论述了高校辅导员幸福观的价值,最后就辅导员幸福观的实现提出了看法,认为辅导员幸福观是生命终极价值的追求,是职业要求的必然,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当前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实现辅导员的幸福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双贵  
本文通过对职业能力的分析及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定位,进一步系统地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艳君  吴正国  
文章首先分析介绍了目前国内高校辅导员队伍缺乏职业稳定性的现状,深入剖析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为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稳定性机制提供了基础;然后针对目前辅导员队伍的现状,从角色定位、聘用准入、培训培养、激励成长四个方面入手,尝试建立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机制,并进行实践探索,构建辅导员的职业人生价值实现模式、队伍层级式发展模式、薪酬阶梯式激励模式以及心理契约与劳动契约的互补模式,以期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机制研究提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兴防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实中存在着职业定位不清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化程度,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独立性、规范性,同时需要进一步发展辅导员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以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宇明  赵雪梅  杨少华  
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主要由高校政治辅导员担负,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是否畅顺将决定他们能否献身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文将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分为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并就高校如何帮助他们管理好职业生涯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学斌  
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是指辅导员对于所从事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是影响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挥辅导员队伍作用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高等学校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必要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稳定和发展辅导员队伍的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启龙  
近十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成效显著,辅导员队伍结构日趋合理,职业能力大幅提升。从国家到高校都采取了相关措施,以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在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过程中,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主动性不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高校应该从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工作体系、制定辅导员队伍总体规划、成立辅导员职业发展团队、完善激励和退出机制等四个方面着手,探索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晓虎  高远  
作为一种职业的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具备自我意识成熟、职业情结鲜明、性格特征良好、创新动力持久、情绪状态稳定的人格特征。因此,塑造职业化的高校辅导员人格特征应从注重角色定位、加强心理教育和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做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应军  
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认同调适事关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进程。职业认同调适需要多方协同,通过建构自我认同、朋辈群体"协同进化"、制度建设体现人文关怀等措施,使人与环境之间的张力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合理的范围,并进一步激发个体自我提高内驱力,促进职业认同度提升和巩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