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21)
- 2023(6507)
- 2022(5646)
- 2021(5317)
- 2020(4806)
- 2019(11361)
- 2018(11349)
- 2017(20971)
- 2016(12587)
- 2015(14715)
- 2014(15260)
- 2013(14474)
- 2012(13710)
- 2011(12395)
- 2010(12568)
- 2009(11403)
- 2008(11604)
- 2007(10965)
- 2006(9161)
- 2005(8109)
- 学科
- 济(44603)
- 经济(44562)
- 管理(30852)
- 业(29085)
- 方法(23296)
- 企(21495)
- 企业(21495)
- 数学(20882)
- 数学方法(20686)
- 中国(15439)
- 农(15109)
- 财(11797)
- 农业(10075)
- 学(9661)
- 地方(9091)
- 教育(8886)
- 贸(8831)
- 贸易(8830)
- 理论(8699)
- 易(8554)
- 业经(8426)
- 制(8154)
- 务(7394)
- 财务(7374)
- 财务管理(7347)
- 和(7199)
- 企业财务(6908)
- 技术(6852)
- 银(6586)
- 银行(6562)
- 机构
- 大学(174357)
- 学院(173202)
- 济(65083)
- 经济(63403)
- 管理(61643)
- 研究(56908)
- 理学(52637)
- 理学院(51994)
- 管理学(50871)
- 管理学院(50540)
- 中国(41646)
- 京(36745)
- 科学(35664)
- 农(32655)
- 财(30906)
- 所(29810)
- 江(28595)
- 业大(27847)
- 中心(27663)
- 研究所(27044)
- 范(26831)
- 师范(26611)
- 农业(25798)
- 财经(24202)
- 北京(23285)
- 技术(23008)
- 州(22273)
- 经(21756)
- 师范大学(20668)
- 教育(20132)
- 基金
- 项目(111559)
- 科学(86245)
- 研究(85980)
- 基金(76188)
- 家(65343)
- 国家(64673)
- 科学基金(54113)
- 社会(50208)
- 社会科(47263)
- 社会科学(47246)
- 省(46369)
- 教育(44881)
- 基金项目(40533)
- 划(39318)
- 编号(38705)
- 自然(34084)
- 自然科(33221)
- 自然科学(33207)
- 成果(32670)
- 自然科学基金(32604)
- 资助(31476)
- 课题(28357)
- 重点(25839)
- 部(25725)
- 发(24528)
- 年(23463)
- 创(23005)
- 项目编号(22651)
- 性(22205)
- 教育部(22091)
共检索到260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胡文斌 胡丽 黄黎
高校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的构建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起点。通过对我国"985工程"高校辅导员招聘启事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中,高校比较重视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学历背景、学生工作经历、学习能力等指标,但存在招聘门槛较高、准入资格难细化、动机不好考察、能力匹配度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辅导员招聘质量,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化建设,根据调查研究情况,提出以身心素质、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三大要素为核心的辅导员职业准入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职业准入标准 职业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鲁静
根据多元评价理论注重发展、多元的评价观,构建辅导员职业准入标准时,应坚持基础性评价标准与核心职业素质相对应、基础性评价标准和发展性评价标准相结合、多维化评价内容与个性化职业潜力相配合、多层次评价标准与多元化主体要求相协调等原则,以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学生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核心目标。
关键词:
多元评价理论 辅导员 职业准入标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永辉 陈胜然 王彤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等教育管理、辅导员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剖析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整体框架、标准内容,重点介绍工作内容中的九项职业功能,在此基础上,解析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该标准强调辅导员职业能力分类、分层分级的发展空间,关注辅导员专业发展、循序渐进和稳定发展,重视相关理论和知识要求,凸显现代大学的法制精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俊文 邵莉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门强调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明确指出了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能力要求、岗位职责、管理模式、培养发展等仍处于探索阶段,使得目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问题凸显,尤其是缺乏职业技能的标准,亟待解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喜转
通过对两所高校124名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校辅导员总体职业倦怠处于中度水平,职业倦怠在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低成就感三个维度及总的倦怠维度上,不同性格、是否担任行政职务、有无教学任务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个体期望与自尊水平不同者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效能感与月收入水平不同者在去人性化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辅导员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敏 闫蕾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等一系列关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促使高职院校把握住辅导员队伍的政策导向,也对在高职生培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辅导员提出更高的职业能力要求,内容完善、形式多样、科学合理的辅导员培训模式是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能力标准》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的启示,着重阐述了由构建目标、开展形式、实施项目、内容模块等要素共同构成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模式。
关键词:
辅导员 职业能力标准 高职院校 培训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丽琳 覃干超
文章以广西50所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辅导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结合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并进一步探讨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职业倦怠 调查研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夏坤 李永山 范鹏飞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是开发能力标准的基本政策条件。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职业能力标准的构建,应借鉴国内外职业能力标准研究成果,基于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岗位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运用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按照模块化、层次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制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就业指导 职业能力 专业标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艳梅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在学生工作中的地位非常关键。教育部门逐渐认识到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引导高校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完善的高校辅导员培训模式对于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分析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中的问题与原因出发,以辅导员能力标准为依据,从高校辅导员培训目标、培训形式、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四个方面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校辅导员培训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辅导员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不断突出,地位日益重要,只有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在高校的学生培养中起到更积极的作用。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下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华 苗洪霞 李建伟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育和管理,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运用科学的、实证的研究方法制定出优秀辅导员的评价标准对于今后辅导员的选聘、考核和管理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参考意义和实践操作价值。基于对1504名大学辅导员和109名学工干部的问卷调研而确立的优秀辅导员评价标准具有较理想的概括性、准确性和实际操作性。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辅导员 评价标准 扎根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红梅 张文乾
以X市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和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从高学历辅导员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科背景结构、工作年限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等基本情况入手,统计分析不同学历、不同工作年限辅导员对工作的感受的差异性,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学历、不同工作年限辅导员所带学生对其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的差异性,深入了解高职院校高学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归纳问题,总结分析,以为进一步探索推进高职院校高学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策略提供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向阳 蔡传钦
通过对763名高校朋辈辅导员进行胜任度调查,结果发现仅有42.3%被调查者了解朋辈辅导工作,自认具备优秀素质的不到4成;只有7.2%认为开展个案工作容易,11.7%认为胜任团体活动。影响朋辈辅导工作的主要因素有辅导技能、实践经验、理论知识以及同学信任的缺乏。调查还发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尊重隐私、辅导态度和沟通能力是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他们主要通过个体学习、朋辈交流来提升素质,而专业培训相对不足;同时,73.0%认为有必要开展督导,并且在形式上以专业督导为主,在内容上以支持督导和教育督导为主。因此,文章深入探讨了高校朋辈辅导员培训和督导机制的完善。
关键词:
朋辈辅导 胜任力 调查 培训督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白强
2014年3月教育部思政司公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把"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明确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特征。这对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文章深入、系统地分析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特征的内涵,以期对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辅导员 职业能力 特征 内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德斌
高校辅导员是助人行业的一个特殊群体,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文章主要从生理、心理、工作、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价等方面分析高校辅导员自我倦怠的表现,并从社会、学校、工作、个人层面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有效帮助辅导员干预并消除职业倦怠现象。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职业倦怠 表现 成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