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0)
- 2023(10058)
- 2022(8923)
- 2021(8592)
- 2020(7272)
- 2019(16977)
- 2018(17212)
- 2017(32744)
- 2016(18463)
- 2015(21008)
- 2014(21138)
- 2013(20399)
- 2012(18668)
- 2011(16895)
- 2010(16816)
- 2009(15074)
- 2008(14710)
- 2007(12787)
- 2006(11130)
- 2005(9438)
- 学科
- 济(66229)
- 经济(66152)
- 管理(51155)
- 业(46043)
- 企(38831)
- 企业(38831)
- 方法(32594)
- 数学(27905)
- 数学方法(27542)
- 农(17340)
- 中国(17119)
- 学(16959)
- 财(15864)
- 业经(14679)
- 地方(13565)
- 理论(13099)
- 教育(12381)
- 和(11905)
- 农业(11678)
- 贸(11435)
- 贸易(11430)
- 易(11053)
- 环境(10803)
- 制(10716)
- 技术(10708)
- 务(10352)
- 财务(10292)
- 财务管理(10274)
- 企业财务(9746)
- 划(9574)
- 机构
- 大学(260807)
- 学院(254794)
- 管理(101737)
- 济(91835)
- 经济(89576)
- 理学(89049)
- 理学院(87971)
- 管理学(86144)
- 管理学院(85720)
- 研究(83151)
- 中国(58596)
- 京(55823)
- 科学(55150)
- 所(42029)
- 农(41613)
- 财(41546)
- 业大(40683)
- 研究所(38901)
- 范(37310)
- 师范(36984)
- 中心(36831)
- 江(36366)
- 北京(35133)
- 财经(33928)
- 农业(32839)
- 经(30837)
- 州(30159)
- 院(30115)
- 师范大学(29762)
- 技术(27242)
- 基金
- 项目(180350)
- 科学(140681)
- 研究(132318)
- 基金(128820)
- 家(112222)
- 国家(111262)
- 科学基金(95106)
- 社会(79640)
- 社会科(75235)
- 社会科学(75213)
- 省(71260)
- 基金项目(69652)
- 自然(63601)
- 教育(62245)
- 自然科(62104)
- 自然科学(62087)
- 自然科学基金(60947)
- 划(60489)
- 编号(55101)
- 资助(52944)
- 成果(46076)
- 重点(40073)
- 部(39366)
- 课题(38281)
- 发(37588)
- 创(37476)
- 创新(34786)
- 科研(34750)
- 大学(34316)
- 项目编号(34243)
共检索到360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海燕
为研究我国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并构建其纾解压力的加工过程,文章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来自8所不同层次高校的24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11万字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压力主要包括工作压力、婚姻情感压力、学生安全压力和日常烦扰压力;辅导员纾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包括自我帮助、他人帮助、专业帮助和帮助他人;辅导员纾解心理压力的过程包括问题觉察、认知评价、求助方式选择和效果评估4个阶段。高校应从服务内容、服务者、服务机构三个角度,构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戴天
新时代下“0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00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及面临的问题,总结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现状,提出了针对“00后”大学生的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提升策略,即增强辅导员对“00后”大学生特点的认识,加强其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训练,拓宽心理辅导方式,增强辅导员心理辅导的意识和责任心,加大学生心理辅导监督保障力度以及增加辅导员编制等,以期通过这些对策切实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及“00后”大学生心理辅导效果。
关键词:
“00”后大学生 高校辅导员 心理辅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戴天
新时代下“0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00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及面临的问题,总结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现状,提出了针对“00后”大学生的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提升策略,即增强辅导员对“00后”大学生特点的认识,加强其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训练,拓宽心理辅导方式,增强辅导员心理辅导的意识和责任心,加大学生心理辅导监督保障力度以及增加辅导员编制等,以期通过这些对策切实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及“00后”大学生心理辅导效果。
关键词:
“00”后大学生 高校辅导员 心理辅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贵勇
高校辅导员的积极参与可以有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本文探讨了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培养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辅导员 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建文 杨一平
心理辅导的胜任特征是高校辅导员履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能的关键因素。当前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心理辅导胜任特征在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五个方面都有其特殊的要求。由于心理辅导胜任特征良莠不齐的缘故,目前高校辅导员履行大学生心理辅导职能的状况并不理想。我们建议从完善选聘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和强化绩效管理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胜任特征。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心理辅导 胜任特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艮
2014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以职业概况、基本要求、职业能力标准三部分,明确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具体目标。文章提出"研究团队"建设才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之道,并在分析"研究团队"内涵、"研究团队"建设的意义基础上,着重从"团队分工""顶层设计""全校统筹""研修机制""平台建设"等方面构建了辅导员"研究团队"建设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研究团队 辅导员 专业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科岩
采用《辅导员敬业度问卷》和《辅导员工作绩效问卷》对316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探讨辅导员敬业度及其与辅导员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辅导员敬业度存在婚姻、学历、工作年限上的差异;辅导员敬业度与工作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任务聚焦是影响辅导员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辅导员 敬业度 工作绩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先明 姜丽红 孙荣山
心理资本和职业幸福感是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话题,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增强对学生成长成才及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226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与职业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并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可以通过动机激发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心理资本 职业幸福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赞
高校辅导员的选聘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各大高校的应聘人员之多、学历之高与录取率之低,都令社会瞩目。前些年聘任的辅导员还在调整之中,新一代高学历的辅导员伴随着高校体制变革进入高校教师队伍,带来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向阳 蔡传钦
通过对763名高校朋辈辅导员进行胜任度调查,结果发现仅有42.3%被调查者了解朋辈辅导工作,自认具备优秀素质的不到4成;只有7.2%认为开展个案工作容易,11.7%认为胜任团体活动。影响朋辈辅导工作的主要因素有辅导技能、实践经验、理论知识以及同学信任的缺乏。调查还发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尊重隐私、辅导态度和沟通能力是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他们主要通过个体学习、朋辈交流来提升素质,而专业培训相对不足;同时,73.0%认为有必要开展督导,并且在形式上以专业督导为主,在内容上以支持督导和教育督导为主。因此,文章深入探讨了高校朋辈辅导员培训和督导机制的完善。
关键词:
朋辈辅导 胜任力 调查 培训督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丹丹 詹捷慧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得知,社会支持和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存在正相关;社会支持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建议以政策关注、人文关怀、创新观念等方式,加大对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的力度,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和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登溢 于淼
从心理资本的视角探索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多种角色冲突,职业认同缺乏;职业倦怠明显,职业期待降低;知识储备匮乏,职业价值迷惘;专业技能短缺,职业幸福感弱。心理资本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途径包括提高自我效能,高度树立职业认同;发掘职业潜能,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增强职业意志,纵深发展职业技能;培养职业自信,综合规划职业愿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宏建 夏晓虹
大学生在大学里经历两大过程,一是知识化(专业化)的过程,即通过教育和实践,学习、掌握人类积累的普遍知识和特定的专业知识的过程;二是社会化过程,即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学习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并内化成为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过程。与此相适应,大学教育分为两大体系: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育体系。前者即教学系统,由专业课教师承担对大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任务,促进大学生的知识化、专业化;后者即学生工作系统,由辅导员承担以人格培育为中心的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引导学生的社会化方向。两个体系各有侧重,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实为一体,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