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4)
2023(2507)
2022(2096)
2021(2061)
2020(1916)
2019(4146)
2018(4427)
2017(7755)
2016(4944)
2015(5684)
2014(5762)
2013(5237)
2012(4718)
2011(4137)
2010(4400)
2009(4495)
2008(4413)
2007(4281)
2006(3944)
2005(3748)
作者
(12155)
(10028)
(10007)
(9797)
(6442)
(4760)
(4718)
(3960)
(3818)
(3756)
(3458)
(3367)
(3213)
(3144)
(3102)
(3080)
(3073)
(3060)
(3038)
(2964)
(2744)
(2651)
(2500)
(2463)
(2319)
(2314)
(2301)
(2229)
(2062)
(1966)
学科
管理(13273)
(12461)
(11232)
经济(11212)
(10963)
企业(10963)
(7497)
(5970)
(5566)
教育(4922)
体制(4916)
中国(4524)
方法(4195)
(4052)
(3933)
银行(3931)
(3702)
数学(3592)
数学方法(3516)
工作(3342)
教学(3162)
(3160)
贸易(3155)
(3117)
金融(3117)
(3079)
理论(3075)
学校(3042)
财政(2936)
(2912)
机构
大学(61361)
学院(57434)
管理(20340)
(19882)
经济(19185)
中国(17518)
研究(16703)
理学(16217)
理学院(16067)
管理学(15685)
管理学院(15575)
(13279)
(13005)
(12102)
(10243)
中心(10179)
银行(9915)
(9816)
(9577)
(9458)
(9387)
师范(9321)
财经(9056)
科学(8914)
北京(8754)
(8058)
(7965)
人民(7809)
业大(7599)
(7215)
基金
项目(31563)
研究(26452)
科学(24090)
基金(20930)
(16717)
国家(16517)
社会(15046)
科学基金(14475)
教育(14358)
社会科(14196)
社会科学(14193)
(13100)
成果(12499)
编号(12224)
(10597)
基金项目(10539)
课题(9135)
资助(9127)
自然(8753)
自然科(8583)
自然科学(8582)
自然科学基金(8435)
(8368)
高校(8199)
项目编号(7943)
(7481)
大学(7377)
研究成果(7113)
(7013)
重点(6835)
期刊
(25474)
经济(25474)
研究(23246)
中国(18045)
教育(16053)
(14319)
金融(14319)
(11943)
(8436)
图书(8432)
管理(8431)
学报(7707)
大学(6870)
书馆(6726)
图书馆(6726)
科学(5664)
学学(5123)
技术(4844)
财经(4800)
农业(4336)
(4055)
业经(3893)
理论(3802)
财会(3709)
高等(3696)
实践(3571)
(3571)
农村(3511)
(3511)
(3487)
共检索到108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吴冠仪  
贴息贷款是国家为促进高校科研发展而提出的新政策,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进和高校的积极配合。随着贴息贷款政策驱动力不断提升,高校贴息贷款采购呈现出火热态势,但在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制度性、规范性、时效性、互联共享等方面的问题,影响采购成效。针对上述问题,应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完善职权范围内的政府采购政策,组织高校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从高校层面做好设备更新改造的前瞻性规划布局和服务升级,以大科学眼光服务贴息贷款建设,形成贴息贷款项目管理合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常耀康  
扶贫贴息贷款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帮扶作用。然而根据笔者对某县域银行机构的调查发现,在当地却出现了扶贫贴息贷款难以发放的冷遇现象。该县属省级贫困县,2015年县级财政预算收入1.8亿元,全年地方各项支出共计15.7亿元,形成较大的财力倒挂。某银行机构按上级行业务工作安排,与当地扶贫部门对接,双方签订了金融扶贫合作协议,约定由扶贫部门向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管晓峰  
为何要对财政贴息进行审计财政贴息是指政府各级财政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对既定范围的贷款给予一定利息补贴,以减轻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成本和降低借款成本(利息)负担,以促进生产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爱国  刘予刚  
中央扶贫贴息贷款(以下简称“中扶贷款”)利率低、期限长、来源稳定,是扶贫开发主要资金。据统计,1990年末全国“中扶贷款”余额达47.7亿元,占各类扶贫专项贷款总额的37%。但调查表明,在“中扶贷款”使用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贷款管理体制上:一是农业银行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与作用受到制约,缺乏必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抉贫开发项目选择和审批权过份集中于基层地方政府,突出体现在乡镇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长刚  朱付国  万林青  白南山  
最近,我们就慈利县管理和使用扶贫贴息贷款问题对部分乡镇进行了一次点面结合的综合调查与情况分析,从而得出了以下方面的一些认识和看法。一、令人忧虑的现状调查中发现,所到乡镇和村户近几年来,对于扶贫贴息贷款的使用与管理大都比较混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倪体洲  
最近我对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发放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使用效果看,贷款用途大部分是合理的,但也反映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将此项贷款按贫困人口或按户进行平均分配,撒胡椒面;二是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智富  
扶贫贴息贷款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以来,在历经多次管理制度改革特别是2006年的市场化运作改革之后,已由纯政策性贷款转变为商业性贷款,有效解决了到期贷款难以收回、不良贷款占比高的问题。同时,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也很好地促进了扶贫贴息贷款的效益改善和投入增加。从江西省来看,扶贫贴息贷款发放额由"八七"扶贫攻坚阶段的年均2.89亿元增加到"十二五"头三年来的年均5.47亿元,增长了近九成,对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杨  
扶贫贴息贷款推广近30年来在发展中逐步变革,但效果均不理想。通过构建地方政府与承贷机构博弈模型,并结合湖北宣恩县的案例进行相关验证发现,其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和承贷机构均因满足于既得利益而陷入了激励陷阱。因此,通过建立网络动态信息监督机制,将益贫效果、社会效益及扶贫资金使用绩效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以及在扶贫贴息贷款和扶贫互助资金合作社之间构建垂直型的"金融联结"等策略,方可优化博弈双方信息对称度,平衡双方得益水平,弱化承贷机构"嫌贫爱富"动机,从而重构符合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要求的新纳什均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文春  
随着国民经济全面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农业银行改革也出现了新的局面。今年以来,江苏农村仿照中国工商银行对城市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推进技术进步等活动,实行以银行发放贷款,财政补贴利息的办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家林  
贴息贷款的弊端是: 1.贴息贷款削弱了银行管理信贷资金的自主权。贴息贷款的发放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银行以贴息部门为贷款单位,即以贴息部门为偿还贷款的单位,再由贴息部门将资金落实到各贷款使用户;二是银行直接将贷款发放给贷款使用户,以贷款使用户为贷款的偿还单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胡霞  
由于福利性低利率,地方政府及农业银行的经济目标和扶贫目标冲突所导致的信贷配给、监督机制缺乏、贷款回收制度松懈和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等原因,中国扶贫贴息贷款资金按照瞄准性和回收率衡量运行效率较低。要改进扶贫贴息贷款资金运行效率,需要探索有效结合经济功能和政策功能的资金使用方法,加强管理和监测,探索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贷款模式,以及提高贫困农户有效使用贷款的能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其奎  
农业银行主办扶贫专项贴息贷款(以下简称扶贫贷款)三年来,对于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改善生产条件,解决群众温饱,逐步摆脱贫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扶贫贷款的管理和使用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有相当一部分扶贫贷款已经或将要到期,由于多种原因回收比较困难,且贷款风险较大。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形成扶贫贷款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前反映最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文萍  
1986—1996年国家累计安排了林业项目贴息贷款和治沙贴息贷款78.2亿元,占同期林业各专项贷款规模的40%左右,成为实施林业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的重要资金来源。介绍和论述了我国林业和治沙贴息贷款建立的背景、使用情况及在林业和环境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成效。针对两项贴息贷款纳入政策性银行管理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政策性林业信贷体系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