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9)
2023(16369)
2022(14064)
2021(13465)
2020(10998)
2019(25444)
2018(25336)
2017(46966)
2016(26729)
2015(30060)
2014(30456)
2013(29178)
2012(27359)
2011(24901)
2010(25480)
2009(22970)
2008(22302)
2007(20090)
2006(18066)
2005(16330)
作者
(76145)
(63020)
(62678)
(59859)
(40486)
(30226)
(28597)
(24834)
(24259)
(22916)
(21465)
(21360)
(20254)
(20162)
(19676)
(19462)
(19101)
(18682)
(18121)
(18079)
(15999)
(15882)
(15240)
(14454)
(14450)
(14182)
(14087)
(13999)
(12876)
(12648)
学科
(98053)
经济(97946)
管理(70218)
(67023)
(51862)
企业(51862)
方法(38279)
中国(34343)
数学(32661)
数学方法(32189)
(31657)
地方(25967)
教育(25206)
(23896)
(23217)
业经(22909)
农业(21795)
理论(19502)
(19249)
(18275)
贸易(18261)
(17672)
(16777)
银行(16725)
技术(16618)
(16113)
(16112)
(16016)
金融(16014)
(15883)
机构
大学(370124)
学院(366059)
(138234)
管理(137231)
经济(134602)
研究(131807)
理学(117077)
理学院(115606)
管理学(113437)
管理学院(112754)
中国(94315)
(81793)
科学(81488)
(67583)
(64960)
(61781)
研究所(61291)
(59104)
中心(58947)
师范(58628)
(57608)
业大(53989)
北京(53196)
财经(50033)
农业(47898)
(47646)
师范大学(47138)
(46809)
(45356)
教育(44803)
基金
项目(241584)
科学(188883)
研究(184456)
基金(168475)
(145984)
国家(144543)
科学基金(122334)
社会(111235)
社会科(105005)
社会科学(104980)
(97118)
教育(90200)
基金项目(88466)
(82679)
编号(78636)
自然(77857)
自然科(75964)
自然科学(75946)
自然科学基金(74550)
资助(69515)
成果(67917)
课题(57595)
(55592)
重点(55226)
(53781)
(50130)
项目编号(47797)
(46977)
创新(46429)
教育部(46024)
期刊
(162272)
经济(162272)
研究(119851)
中国(86899)
教育(74148)
(57493)
学报(56983)
科学(51998)
管理(51208)
(47155)
大学(43800)
农业(40094)
学学(39118)
(34579)
金融(34579)
技术(34490)
业经(27462)
经济研究(24450)
财经(23594)
图书(23382)
(20564)
问题(20362)
(20151)
职业(18359)
(17705)
论坛(17705)
科技(17509)
理论(17061)
(16723)
技术经济(16405)
共检索到571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磊  何云凤  夏星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面旗帜,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量表测量表明:(1)所调查贫困大学生样本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良好;除认知维度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五个维度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对照组;除两维度差异不显著外,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节制维度高于全国常模,人际维度显著低于全国常模。(2)具体而言,在20项积极心理品质中,贫困大学生发展最好的五项品质为心灵触动、真诚、团队精神、爱与善良、希望信念,最差的五项品质为社交智慧、幽默风趣、创造力、领导能力、自制;贫困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的品质有11项,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的品质9项,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的品质有6项。(3)在贫...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伟伟  吴莉莉  
目的: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针对其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通过整群团体测试的方式,对2085名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论:所调查的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总体良好,在认知、情感、公正和节制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艺术类大学生;除人际维度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不同年级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各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此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永金  张瑜  傅纳  
为了解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最需要发展和培养的积极心理品质,本研究采用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对桂林市136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桂林市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总体良好,六个维度得分由高到底依次为:仁爱、正义、卓越、节制、勇气和智慧;初中女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初一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学生;城市初中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上优于农村初中生;独生子女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学习成绩优秀的初中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上好于学习成绩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冲  孟万金  王新波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解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1942名中职学生,发现:(1)总体而言,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情感、人际、公正、节制、超越等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2)在15项积极心理品质中,中职学生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爱、心灵触动和信念希望,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真诚、创造力和领导力;(3)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中职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4)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总体而言,除公正维度外,在积极心理品质的五个维度上,中职学生得分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平  
积极心理学是当今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高校贫困生教育,可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针对当前高校贫困生因经济贫困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改变不合理的信念,理性认识贫困,增强大学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桑海云  强冬梅  咸大伟  
文章在研究何为贫困大学生和分析贫困大学生异常心理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即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增强贫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培养贫困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晓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待人接物的态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在高校学生之间,心理健康问题成了影响很多贫困生生活和学习的巨大阻力。文章通过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分析,探究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有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春庚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借鉴孟万金等人关于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成果,参考官群等人编制的《全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设计问卷对江都中专12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良好,自我认识水平不高,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具有多样性且发展不平衡。教育对策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在宏观上,社会用核心价值观进行引领;在中观上,学校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微观上,师生共同构建促进学习的生态课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孔海燕  
犯罪青少年的矫正教育效果不仅关系到犯罪青少年能否顺利回归社会,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犯罪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决定矫正教育效果的关键和核心要素,是矫正教育的基础。为了解当前我国犯罪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409名犯罪青少年和407名普通高中男生,发现:(1)总体而言,犯罪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意志、情感、乐群、律己、超越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得分最高的是超越维度,得分最低的是利群维度;(2)在15项积极心理品质中,犯罪青少年发展最好的五项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林士俊  周梅华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本文以某职业学院和某大学的学生为样本,对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高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良好。六大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并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无显著差异。在20项积极心理品质中,高职生发展最好的五项品质为心灵触动、团队精神、感受爱、真诚、爱与善良;最差的五项品质为创造力、勇敢坚持、热爱学习、自制、领导能力。高职生在社交智慧上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但在好奇心、宽容和心灵触动上得分却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在创造力、爱学习等13项积极心理品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且大多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静  孙娟  
贫困生问题是高校工作的一项课题,传统的仅仅依靠国家、社会、学校的力量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已经不能满足贫困生成长成才的要求。本文着眼于引导贫困生积极进行心理自救,从贫困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探索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化磊  贾红果  陈学宁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受着经济和心理方面的双重压力,比普通同学更易产生心理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和理念出发,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群体特征和常见心理问题,探讨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培养积极人格,培育主观幸福感;建立贫困生个人档案,进行分类指导;运用新媒体,拓展工作领域;建构社会支持系统,培育完善人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芬林  李湘黔  
依据高校贫困生思想现状和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对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开展“能力脱贫”和“心理脱贫”教育,完善管理机构和流程,提高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最终实现贫困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冲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培养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至关重要。为了解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258名中职教师,并将结果与全国普教教师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中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智慧、勇气、人际、公正、节制、超越等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得分最高的是超越维度,得分最低的是智慧维度;(2)在21项积极心理品质中,中职教师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感恩、社交智力和诚实,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领导能力、洞察力、兴趣和创造力;(3)在智慧、勇气和公正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教师得分均高于女教师得...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雪华  
贫困生作为高校里的特殊群体,在学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总数已达到300多万人,比例高达25%,而且随着西部地区招生计划的增加,高校贫困生的人数还将不断地增加。因此,了解和掌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他们切实做到"心理脱贫"提供了基础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