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00)
- 2023(5933)
- 2022(5049)
- 2021(4900)
- 2020(4026)
- 2019(9160)
- 2018(8905)
- 2017(16174)
- 2016(9350)
- 2015(10285)
- 2014(10064)
- 2013(9631)
- 2012(9016)
- 2011(8094)
- 2010(8562)
- 2009(7873)
- 2008(7951)
- 2007(7649)
- 2006(7000)
- 2005(6374)
- 学科
- 济(27987)
- 业(27976)
- 经济(27945)
- 管理(26745)
- 企(20821)
- 企业(20821)
- 农(13980)
- 中国(10523)
- 农业(10000)
- 策(9758)
- 教育(9748)
- 财(9580)
- 制(8653)
- 方法(8562)
- 业经(7431)
- 地方(7278)
- 数学(6953)
- 数学方法(6801)
- 贸(6398)
- 贸易(6392)
- 易(6268)
- 理论(6080)
- 及其(6045)
- 收入(5957)
- 研究(5781)
- 银(5759)
- 银行(5753)
- 政策(5642)
- 度(5613)
- 制度(5611)
- 机构
- 大学(125931)
- 学院(124007)
- 济(49381)
- 经济(47907)
- 管理(45963)
- 研究(44635)
- 理学(38499)
- 理学院(38037)
- 管理学(37275)
- 管理学院(37002)
- 中国(32938)
- 京(26540)
- 财(25682)
- 科学(23852)
- 江(21396)
- 所(21238)
- 中心(19971)
- 范(19490)
- 师范(19378)
- 研究所(18778)
- 财经(18689)
- 农(18407)
- 北京(17208)
- 州(17145)
- 经(16810)
- 院(16810)
- 业大(15777)
- 师范大学(14788)
- 经济学(14100)
- 教育(13978)
- 基金
- 项目(75391)
- 研究(62369)
- 科学(59106)
- 基金(51603)
- 家(42925)
- 国家(42458)
- 社会(37200)
- 科学基金(36476)
- 社会科(35087)
- 社会科学(35081)
- 教育(30974)
- 省(30675)
- 编号(27669)
- 基金项目(25883)
- 成果(25479)
- 划(25145)
- 自然(21573)
- 资助(21297)
- 自然科(21038)
- 自然科学(21032)
- 课题(20831)
- 自然科学基金(20694)
- 年(17733)
- 性(17119)
- 发(17111)
- 重点(17075)
- 部(16744)
- 项目编号(16554)
- 创(15903)
- 规划(15363)
共检索到206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颖 苗元江
贫困生是社会上一个典型的群体,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八个方面研究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的根源,然后从加大资助体系、缓解贫困生经济压力,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锻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构建积极的校园组织系统等方面指导他们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从而提升主观幸福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常香
调查高职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特点,旨在为高校管理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三所不同类型院校(涵盖农、医、文、理)的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不同专业的贫困高职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贫困与非贫困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差异;在性别、年级、生源地这三个变量中的贫困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没有显著的差异性;而在专业这个变量中贫困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高职生 主观幸福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常香 程慧丽
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公认的社会焦点,而主观幸福感是反映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心理指标。通过对高职贫困生主观幸福感与影响因素社会支持、成就动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显示高职贫困生支持源越广泛,支持利用度越高,幸福感程度越高;追求成功的动机越强,内驱力越大,幸福感越高;避免失败的动机越高,行动力不足,幸福感水平就越低。高职贫困生社会支持、成就动机对高职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综合影响研究,显示支持总分、避免失败的动机、追求成功的动机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对高职贫困生主观幸福感将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可较好地调节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促进贫困生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 成就动机 关系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谭雅静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为了帮助他们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尽快摆脱贫困,并健康地成长,本文以增进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为立足点,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从经济资助艺术化、心理援助积极化、休闲途径多样化、社会环境人性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培养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常香
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公认的社会焦点,而主观幸福感是反映其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心理指标。本研究以高职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主要影响因素自尊为中介,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自尊水平来提高主观幸福感。通过实验后测,干预组自尊得分发生显著变化,主观幸福感显著提高,对照组前后测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 主观幸福感 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力 沈坤荣
摆脱相对贫困,既是民心所向,又是施政所指。本文基于CFPS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当"等效家庭规模"加权的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或分城乡)中位数40%时,国民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下降,以此标准识别相对贫困具有政策有效性。相对贫困是一种主观感受,其参照系一般是同类户籍的群体,这种相对剥夺感会给国民的生活信心与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相对剥夺感来源于公共产品匮乏和社会不公经历,相对贫困群体融入社会的努力不能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治理相对贫困,不仅需要强调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在供给层面的均等化,更要强调可获性及可获质量的均等化。摆脱相对贫困,应以人民的幸福线为指南,以人民的获得感为评判。
关键词:
贫困 相对贫困 幸福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澜 林良夫
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群体现象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能否建立合理的助学体系,做好贫因生的资助工作,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保障社会公平的瓶颈。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应依靠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其中加大政府的投入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根本。此外,要确立国家助学贷款在资助工作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通过高校自身的制度建设及多种形式的助学模式构建合理的助学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玉威
贫困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殊群体,一些贫困生存在严重的自卑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分析贫困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即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出发,需从国家、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解决策略。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贫困生 心理问题 预防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钋 金红昊 刘海骅
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提供支持性的制度环境,学生资助体系是其中关键一环。在"后扶贫时代","双一流"建设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依托于对学生贫困状态的准确判断,但是学界缺乏对相对贫困学生群体的科学识别。基于相对贫困理论与可负担性原则,对研究型大学贫困生常用认定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并采用"全国高校学生教育支出调查"数据比较上述识别方法的效果。研究发现收入法、支出法、收入-支出双指标差值法和比值法在高校贫困生认定方面都存在一定局限。模拟分析表明,通过调整相对贫困线标准,有望提升双指标比值法的识别精度,从而更为科学地认定"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相对贫困学生群体。
关键词:
相对贫困 贫困生识别 “双一流”建设高校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明 骆福添
本文从医生主观幸福感的视角,通过设计相应的量表对当前医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并就影响医生主观幸福感的医院公共人力资源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提升现代医院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问题。
关键词:
现代医院 公共人力资源 主观幸福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洪宝玲 刘丽红
近年来大学生生活质量备受人们关注,而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将影响其学习生活和未来预期。本文将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的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高校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进行探析,为高校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飞 王钰 张勇
高等学校贫困生群体是大学生群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贫困生因其"贫困"而"问题化",也因其"贫困"而倍受各方关注。从角色理论的研究视角,聚焦"身份"话题,发现贫困生存在多元期待与角色紧张、角色生成与角色自卑、角色刻板与角色冲突的困境,需要从优化贫困生认定、合理定位贫困生期待,以及破解贫困生刻板印象等方面促使贫困生更好地认同自我、发展自我和成就自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佳燕 刘文庆
为了解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真实情况,筛选了21篇用SCL-90量表测查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用元分析方法对报告的数据进行了重新处理。结果显示:(1)与非贫困生相比,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在人际敏感维度上差异显著,以往研究说明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发是值得商榷的;(2)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受研究年代和样本量大小的影响。最后,对改善高职贫困生的人际交往敏感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高职 贫困生 SCL-90 元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桂兰 周艳华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制度设计,指出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着认定标准难以界定、认定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认定结果的公示和核查受主、客观条件制约等现实困境,从而提出加强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对策思考,即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认定标准、构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工作理念、提高认定参与者的责任意识和法纪意识、兼顾认定过程的公开透明与贫困生的隐私保护、结合学校的整体工作开展认定结果的核查督导。
关键词:
贫困生认定 困境 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宝琰 王双双 柳玉姣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135名藏族高职生的民族接触、文化适应策略及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民族接触对"整合"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分离"和"边缘化"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对"同化"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民族接触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整合"和"边缘化"在民族接触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中起中介作用;"分离"和"同化"在民族接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3)"整合"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分离"和"边缘化"对主观幸福感的大部分维度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同化"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民族接触 文化适应策略 主观幸福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