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9)
2023(4780)
2022(3739)
2021(3768)
2020(2777)
2019(6232)
2018(5998)
2017(10800)
2016(6568)
2015(7784)
2014(7853)
2013(7114)
2012(6577)
2011(5652)
2010(6042)
2009(5401)
2008(5365)
2007(5135)
2006(4631)
2005(4448)
作者
(16274)
(13461)
(13396)
(13370)
(8381)
(6435)
(6092)
(5119)
(5095)
(5037)
(4569)
(4544)
(4262)
(4119)
(4107)
(4104)
(3988)
(3921)
(3878)
(3839)
(3478)
(3334)
(3294)
(3221)
(3131)
(3059)
(3035)
(3019)
(2740)
(2732)
学科
(17222)
经济(17195)
管理(16577)
(13279)
(11707)
财政(10103)
中国(9260)
(8757)
企业(8757)
(8613)
(8382)
教育(7380)
(6865)
教学(6002)
理论(5923)
地方(5729)
农业(5377)
业经(5260)
(5093)
(4309)
制度(4308)
(4300)
工作(4188)
体制(3994)
(3887)
银行(3887)
方法(3795)
及其(3738)
(3698)
(3698)
机构
学院(83241)
大学(83183)
(27861)
研究(27239)
经济(26951)
管理(24680)
(21318)
中国(21284)
理学(19739)
理学院(19506)
管理学(18932)
管理学院(18790)
(17570)
科学(15951)
(15599)
师范(15524)
(15034)
(13992)
财经(13007)
中心(12764)
(12485)
教育(11993)
北京(11884)
研究所(11876)
师范大学(11741)
(11558)
技术(11179)
职业(11117)
(10690)
(9937)
基金
项目(46867)
研究(42740)
科学(34910)
基金(28076)
社会(23527)
教育(22716)
(22343)
国家(22035)
社会科(21938)
社会科学(21929)
(21025)
编号(20648)
成果(20130)
科学基金(18164)
(16580)
课题(16289)
(15040)
基金项目(14028)
项目编号(12613)
(12148)
规划(11216)
资助(11125)
重点(11009)
研究成果(10951)
(10812)
(10697)
(10591)
(10556)
阶段(10540)
大学(10338)
期刊
(39958)
经济(39958)
研究(32792)
教育(26647)
中国(25495)
(19035)
(11504)
学报(10462)
管理(10113)
(9096)
金融(9096)
大学(9082)
技术(8868)
图书(8197)
科学(7987)
农业(7684)
职业(7601)
学学(7192)
财经(7054)
业经(6962)
书馆(6256)
图书馆(6256)
(6162)
经济研究(6020)
(5697)
财政(5697)
问题(5275)
(4921)
论坛(4921)
高等(4634)
共检索到14797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隋牧蓉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内在地要求高校着力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育大格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解决各主体对课程思政认识水平参差不齐、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割裂与对立、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课程思政形式化和功利化等问题,加强深入贯彻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与形成课程思政建设合力,以育人为目标导向切实提高课程思政实效,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意识与课程思政能力,求真务实推进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统一、与思政课程的协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杰  常静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党委肩负主体责任、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思政"建设是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各基层单位和各级党组织紧密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红  米丽艳  
坚持问题导向,能够突破学科壁垒,能够转"知"成"智"。坚持问题导向,就要做到问题与专题教学设计诸要素的整体协同。在各专题教学内容具体问题设置上,应集焦点、难点、重点和亮点于一身。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魁鸿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高职院校发展仍面临结构问题、招考问题以及投入问题等体制性问题和涉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操作性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契合度不高,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应紧密关注所在地区的实际需求,从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服务方式、校际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转型为密切联系社会的社区学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德兰  王玉龙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落实教育职责体现教育性的具体内容,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的制度设计、载体选择、融入程度、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推进课程思政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充分结合不同类别课程特点挖掘思政育人元素,不断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实现形式,持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育人能力,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激励机制,保障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伍心怡   何爱平  
现代能源体系是中国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动力支撑,数字技术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从阐述中国现代能源体系的内涵特征入手,揭示数字技术在其中的重要意义。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视角出发,剖析数字技术赋能现代能源体系构建的理论机制:在生产环节促进能源及下游产业效率提升、协作深化、结构优化;在交换环节提高能源市场竞争性、供需动态平衡性与交易安全性;在分配环节改善能源资源空间错配局面,实现公平的能源转型;在消费环节促进绿色能源消费方式的形成,提供多元化用能场景。数字技术赋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现实问题。为更好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需要加强能源数字化顶层设计、加快培育复合型人才、加速部署数字基础设施、消除城乡能源数字化发展鸿沟、出台政策法规保障市场安全竞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安波  
文章就明确《教育学》课程教学必须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道德教学目标,渗透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因素,明确实现课程育人目标的路径与方法,让《教育学》课程能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文俊  蒋芳  
应用技术型高校是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与高等教育系统变革进程中,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已经成为国家教育顶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转型、新建、升格"的方式,一批应用技术型高校逐步由顶层设计进入实践探索阶段。但是,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在办学定位、建设基础及内涵发展等方面依然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鉴于此,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需要在政策安排、特色化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及分类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以便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诉求与教育发展阶段性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雪梅  周斌  
探索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模式,对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影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两个方面。目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有待完善;部分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欠缺;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缺失。通过对部分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协同育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们提出完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全方位+融合”“全员+融合”“全过程+融合”以及“全评价+融合”的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即“四个融合”的独特模式,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育人实践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莉莉  
职业教育推行"课程思政"能够改变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两张皮"的现实窘境,对培养新时代职业人才和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由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是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回应,是对西方国家学科德育的扬弃,符合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构建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四位一体"的同向同行课程体系是基础,"一体化"教学体系是关键,"德能并重"多元评价体系是保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郝玉贵  
会计专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培养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特色和思政融合教育是现实的选择。本文聚焦绿色会计专硕思政与特色融合教育,以马克思会计思想和习近平"两山"理念为指导,探究设计绿色会计专硕课程体系的"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目标和实现路径,对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郝玉贵  
会计专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培养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特色和思政融合教育是现实的选择。本文聚焦绿色会计专硕思政与特色融合教育,以马克思会计思想和习近平"两山"理念为指导,探究设计绿色会计专硕课程体系的"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目标和实现路径,对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郝玉贵  
会计专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培养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特色和思政融合教育是现实的选择。本文聚焦绿色会计专硕思政与特色融合教育,以马克思会计思想和习近平“两山”理念为指导,探究设计绿色会计专硕课程体系的“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目标和实现路径,对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应斌  辜磊  韩佩松  
有偿退出机制是构建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的核心环节,是顺利推进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进程的关键步骤,也是统筹协调退出过程中各方利益的重要手段。基于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发展现状,基于“人—地—钱”视角对有偿退出机制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构建农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实现路径,以期助力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改革进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曜  
"课程思政"的实施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导致大学生缺乏生态信仰、生态文明行为不够理性,教育实效有限。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探讨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