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1)
2023(12474)
2022(10895)
2021(10499)
2020(8650)
2019(20012)
2018(20067)
2017(38656)
2016(21570)
2015(24500)
2014(24514)
2013(23854)
2012(21983)
2011(19658)
2010(19996)
2009(17896)
2008(17465)
2007(15517)
2006(13614)
2005(12030)
作者
(59463)
(49010)
(48773)
(46862)
(31500)
(23448)
(22292)
(19249)
(18608)
(17848)
(16804)
(16386)
(15576)
(15559)
(15233)
(15073)
(14769)
(14724)
(14043)
(13901)
(12219)
(12189)
(11831)
(11249)
(11149)
(11027)
(10987)
(10904)
(9885)
(9656)
学科
(78268)
经济(78178)
管理(62686)
(57629)
(48435)
企业(48435)
方法(34716)
数学(29728)
数学方法(29296)
(26303)
中国(23057)
(22782)
地方(18293)
业经(17977)
(16716)
(15597)
理论(15588)
农业(14834)
(14629)
(14477)
贸易(14470)
(14066)
教育(13982)
(13625)
技术(13241)
(12567)
财务(12502)
财务管理(12476)
环境(12405)
(12205)
机构
大学(296645)
学院(294571)
管理(117911)
(113699)
经济(110964)
理学(101914)
理学院(100809)
管理学(99124)
管理学院(98576)
研究(97062)
中国(70919)
(62959)
科学(59274)
(57046)
(47945)
(43982)
中心(43469)
研究所(43390)
财经(43075)
(43023)
(42117)
师范(41832)
业大(41812)
北京(40169)
(39073)
(35929)
(35523)
师范大学(33341)
农业(33295)
经济学(32517)
基金
项目(198482)
科学(155240)
研究(151761)
基金(140654)
(120343)
国家(119262)
科学基金(102717)
社会(91993)
社会科(86976)
社会科学(86953)
(78312)
基金项目(74554)
教育(71714)
自然(65960)
(65476)
编号(64586)
自然科(64361)
自然科学(64348)
自然科学基金(63177)
资助(58076)
成果(54560)
课题(45169)
重点(43973)
(43842)
(42212)
(41225)
项目编号(39976)
创新(38153)
大学(38096)
教育部(38006)
期刊
(127240)
经济(127240)
研究(92161)
中国(59800)
教育(45920)
管理(44110)
(43404)
学报(42376)
科学(39404)
(38728)
大学(32973)
学学(29910)
农业(27351)
技术(26728)
(24948)
金融(24948)
业经(20821)
财经(20452)
经济研究(19717)
图书(19426)
(17324)
问题(16121)
理论(14866)
科技(14152)
实践(13790)
(13790)
技术经济(13735)
(13686)
现代(13669)
(13291)
共检索到439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飞跃  
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表现,探索与实施课程思政改革行动策略是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保障。要以课程思政"六进"行动策略为视角,探索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目标的实现路径,提出思政教育"进教师心、进教学文、进课堂教、进课改评、进育人境、进学生行"的"六进"行动策略,构建了一套涵盖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路径,旨在为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实践路径研究参考,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重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秀艳  
“课程思政”是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十分重要,但在具体建设中,往往有来自学生、教师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是做好成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文章以在成人高等继续教育学历课程《保险学原理》中的“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经验为背景,基于成人院校分析了“课程思政”的挑战和教学设计应关注的重点,并结合成人学生特点和需求进一步挖掘《保险学原理》“课程思政”元素,探讨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静芳  
高校"课程思政"内化过程围绕"政治立场"与"人才培养"两个维度展开,其重点在于渗透与融合。高校要以革新理念为前提,以整合资源为基础,以师资建设为关键,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深度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学革新,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融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房宏君  郭秀晶  
课程思政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高校人才的有效路径,其也成为当前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模式。文章以高校组织行为学课程为例,从不同方面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为加强我国高校管理学类相关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岩  李新纲  朱秋莲  
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当前,应用型高校存在对"课程思政"建设不够重视、专业教师的认识和课程实施能力不足、学生进取精神不足等问题。因此,要优化顶层设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体化实施;结合自身特点,突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注重多方联动、知行合一,强化"课程思政"的实践育人效果。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凝  周磊  吴丹  
一、研究背景分析新时代新课标新教材敦促基础教育界重新审视育人方式,要求教师努力实现高效教学,实现与传统教学平稳衔接。历史教育从古至今都肩负着思想教化的功能,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提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历史学科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锐  
<正>历史文化学习既要有开放包容的宏观视野,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大势,了解不同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文化特征,也要立足当地,关注区域历史文化特征与演化路径,加深学生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区域历史文化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对学生来说更具亲和力,对唤醒学生民族文化意识、改造思想文化理念、提升历史文化学习兴趣具有突出作用。地域历史文化教学不应是单纯的区域历史分析,应当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阐释区域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使区域历史文化发挥应有的立德树人作用,让学生在学习区域历史文化时能够做到反思、领悟、提升,以史为鉴,以史明志,厚植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晓慧  
优化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以课程化为基本理念,把握课程内涵,避免窄化或泛化;把握课程特征,明确一致性与差异性。基于"金课"标准,以政治性为引领,体现职业性;以标准为共性,注重特色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主导。在行动策略上,须以"三化"夯实课程基础,以"三个融通"打造课程实施格局,以"三个重点"推进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润花  李珊珊  陈文娟  
推进"课程思政"对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要从思想政治素养培育、道德品行素养培育、心理健康素养培育三方面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科四大学科类别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容,从着力加强课程设计、注重提升教师素养、倡导多元教学方法、科学构建评价体系四方面科学实施"课程思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严交笋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应该努力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在实现路径当中,通过多种方式提升专业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是基础;专业课教师明确"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树立科学的"课程思政"思维,寻找专业课程与德育知识的"触点"是关键;将育德作为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监测点是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薛宇  
偏重实操性和理工性的高职院校,带有商科性质的经济法类课程的受重视程度偏弱,如何建设高职经济法类课程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及学院管理内外三方面,剖析了高职经济法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之现状及缘由,构筑教学内容注重两个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三个强化、探究四方面考核形式三层体系的高职经济法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思路与模式,并侧重从构建体现课程思政的智慧课堂、打造高素质专业教师团队、利用案例教学增强课堂互动、突出课程特点与素养等层面,囊括内涵、底蕴、素养、意识、观念的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经济法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与策略,推进高职经济法类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优化升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佳  
在新文科时代背景下,高校有必要坚持“以生为本”“三全育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在教学管理方面的融合,充分发挥教学管理引导作用,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内容、方法,打造教学管理平台,优化教学管理考评,从而提高思政育人的效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国栋  黄永中  林莉  
E-learning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技术上,要想实现E-learning,课程管理系统是一个重要工具。本文以教学信息化为主题,探讨了课程管理系统对于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作者也针对三种不同的课程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进行了分析,分别是:自主开发,购买商业产品和采用开源软件。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外高校的应用经验,研究者认为,从长远角度来说,利用开源软件来建设高校的课程系统,将是未来校园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国城  董必荣  黄中生  
“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要求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凸显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示范效应。如何开展“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以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专业为例,在梳理和评述会计学“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研究态势的基础上,基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思政设计、教材资源开发、示范引领推广等层面探索会计学“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的实现路径,并从师德制度落实、研讨活动开展、网络平台搭建、学术能力培养、奖惩机制构建等视角分析会计学“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的保障策略,旨在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建林  
学院专业课程应该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促使思政教育落到实处,并发挥艺术课程的美育功能,因此,在艺术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需要就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和结构等进行变革。由王莹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从艺术学院教学特点和学生特点出发,根据思政教育工作新形势和新要求,利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定性定量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提出了关于艺术院校思政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思考,笔者结合2021年度江苏省本科教育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声乐(740701/001)》研究,对本书进行评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