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42)
- 2023(6286)
- 2022(5141)
- 2021(5049)
- 2020(4241)
- 2019(9798)
- 2018(9693)
- 2017(16830)
- 2016(9905)
- 2015(11862)
- 2014(11366)
- 2013(10762)
- 2012(9782)
- 2011(9166)
- 2010(9068)
- 2009(7990)
- 2008(7861)
- 2007(6869)
- 2006(5891)
- 2005(5262)
- 学科
- 济(36730)
- 经济(36702)
- 管理(20205)
- 方法(17471)
- 业(16817)
- 数学(16360)
- 数学方法(16266)
- 中国(14920)
- 企(11194)
- 企业(11194)
- 农(10286)
- 贸(9853)
- 贸易(9847)
- 易(9710)
- 教育(8966)
- 理论(6734)
- 教学(6607)
- 农业(6532)
- 学(6372)
- 业经(6273)
- 财(6196)
- 制(6144)
- 关系(5720)
- 环境(5681)
- 发(5557)
- 出(5536)
- 银(5478)
- 银行(5454)
- 行(5378)
- 融(5107)
- 机构
- 大学(138207)
- 学院(132610)
- 济(59789)
- 经济(58830)
- 研究(51682)
- 管理(44417)
- 理学(38272)
- 中国(37886)
- 理学院(37792)
- 管理学(37075)
- 管理学院(36851)
- 京(29963)
- 科学(29593)
- 所(25850)
- 财(24436)
- 农(24053)
- 研究所(23930)
- 中心(21707)
- 范(20342)
- 业大(20259)
- 师范(20162)
- 经济学(20125)
- 财经(19833)
- 北京(19523)
- 农业(19085)
- 江(18672)
- 经(18431)
- 院(18269)
- 经济学院(18195)
- 师范大学(15983)
- 基金
- 项目(89774)
- 科学(70320)
- 研究(68710)
- 基金(64479)
- 家(56698)
- 国家(56250)
- 科学基金(46990)
- 社会(43586)
- 社会科(41371)
- 社会科学(41359)
- 教育(34937)
- 省(33543)
- 基金项目(33409)
- 划(29094)
- 自然(28177)
- 自然科(27579)
- 自然科学(27570)
- 自然科学基金(27137)
- 编号(27061)
- 资助(26949)
- 成果(23804)
- 部(21690)
- 重点(21147)
- 课题(20705)
- 中国(20118)
- 发(19478)
- 创(19157)
- 国家社会(19013)
- 教育部(18968)
- 大学(18800)
共检索到204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龚克
将教学放在"优先"地位,既能体现重视教学的原意,又可避免将教学当作人才培养全部工作的偏差,更符合法定的要求。●对学校的管理者来说,千万不要以为强调法治就等于强化管理权,甚至是要制约师生权益,这完全是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大学作为立德树人的专门机构,要把依法办学和以德育人结合起来,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有效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炜江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校园信息化已取得显著成效并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校园信息化有利于创新大学生成长成才环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高校校园信息化建设加快的条件下推进高素质人才培养要尽快做到以下几点: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构建具有较高信息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
高校 信息化 人才培养 师资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华东
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等学校的中心地位,把人才培养作为高校的第一要务,把本科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核心,既是保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促进高等学校回归大学本源的根本。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本科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真华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政治联系越来越紧密,人员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学术知识传播越来越快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向纵深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国高等学校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实际革新办学理念,确立了全球化高素质公民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进
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5月3日上午,在中国政法大学建校6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学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3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法治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进
办好法学教育,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建设对法治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学专业教师队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利
文章从高校旅游专业高素质人才内涵入手,分析了当今高校旅游专业学生在身心素质、思想素质以及人文素质方面的现状,提出了旅游专业高素质人才应具备基础能力、职业能力、综合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并从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和教学内容这三个方向论证了旅游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
旅游专业 高素质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裴钢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说到底,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尤其必须造就一支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他强调:"高素质人才是决定国家和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清泉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科研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培育了一个整体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积聚了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但是,高等学校并未能很好地将这些科研积累转化为本科生培养的优势,科学研究与本科生培养出现了脱节现象。为此,国家和高等学校必须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人才培养观,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将这些科技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和资源。
关键词:
科研成果 优势转换 人才培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莉莉
当代人才 ,必备合群素质。重视人才合群素质培养 ,是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理性分析及实践操作二大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
重视 人才 合群 素质 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将栋 徐丹
在新时代"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人才必须是能够适应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研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分析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三大核心素质,即职业核心素质,专业核心素质和创新核心素质,并提出了坚持以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职业核心素养教育;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职学生专业核心素质;夯实基础、强化实践、培养意识,提高学生核心创新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祺午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探索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高校、科研部门、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协同培养教师和培训教师的机制。搭建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推动人才成长和企业技术变革同步发展。当前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孕育兴起,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抢占以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标志的智能制造产业制高点。面对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新兴国家的产业变革,我国要突破发达国家先进制造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稼琼
培养高素质全球治理人才是落实党和国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总体部署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在制定人才培养长期目标、建设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搭建国际化职业发展平台、推进全方位开放办学、强化责任感和道德感培养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提升全球治理人才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高素质全球治理人才 国际化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明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培养法治人才和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明了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科学论述了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和突出价值,对培养"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以法学教育为优势和特色的中国政法大学,坚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玉波
2011年11月1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2011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顾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为研究分会揭牌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是大学践行文化育人的根本路径。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历史时期,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凝聚一批关心、热爱、从事高校素质教育的教育家、管理者、学者,深入开展素质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探索,意义重大。对推进我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学习借鉴世界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