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7)
2023(9994)
2022(8310)
2021(7764)
2020(6646)
2019(15361)
2018(15172)
2017(27247)
2016(16024)
2015(18479)
2014(18058)
2013(17211)
2012(16169)
2011(14811)
2010(14998)
2009(13555)
2008(13711)
2007(12270)
2006(10810)
2005(9879)
作者
(45184)
(37456)
(37417)
(35930)
(24393)
(18126)
(17190)
(14754)
(14373)
(13861)
(12947)
(12865)
(12349)
(12206)
(12012)
(11946)
(11475)
(11133)
(11115)
(11036)
(9598)
(9503)
(9333)
(8662)
(8609)
(8525)
(8428)
(8374)
(7774)
(7553)
学科
(59679)
经济(59608)
管理(38910)
(33403)
方法(29636)
(27662)
企业(27662)
数学(26500)
数学方法(26159)
教育(22269)
中国(21273)
(17142)
(15894)
(13023)
理论(12915)
业经(10631)
地方(10470)
(9789)
财务(9774)
(9755)
贸易(9750)
财务管理(9742)
(9621)
(9425)
企业财务(9282)
教学(8930)
农业(8867)
技术(8397)
(8332)
金融(8332)
机构
大学(225561)
学院(214053)
研究(80269)
(77972)
经济(76173)
管理(69322)
理学(59407)
理学院(58563)
管理学(57031)
管理学院(56639)
中国(53750)
(49928)
科学(49828)
(41435)
(39097)
(39065)
(38893)
师范(38646)
研究所(37566)
教育(36298)
(35567)
中心(34303)
业大(33458)
北京(32316)
师范大学(31503)
农业(30866)
财经(30219)
(29274)
(27565)
(27274)
基金
项目(140925)
科学(110972)
研究(104929)
基金(99400)
(87751)
国家(86919)
科学基金(72646)
社会(63381)
社会科(59736)
社会科学(59717)
教育(58178)
(55789)
基金项目(50668)
(50056)
自然(47262)
自然科(46176)
自然科学(46158)
自然科学基金(45343)
编号(42651)
资助(42025)
成果(39151)
课题(34616)
重点(34178)
(33167)
(30473)
(29077)
教育部(29024)
大学(28355)
(28249)
科研(27813)
期刊
(83287)
经济(83287)
研究(75576)
教育(60774)
中国(56963)
学报(41952)
科学(33474)
(33285)
大学(32795)
(32145)
学学(28627)
管理(27179)
农业(22090)
技术(20930)
(17715)
金融(17715)
财经(16763)
经济研究(14662)
(14443)
职业(14282)
图书(13414)
(13210)
(11468)
业经(11012)
问题(10721)
(10385)
业大(10296)
(10191)
论坛(10191)
书馆(10181)
共检索到342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春生  
针对性、兴趣性、自觉性是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步步深入的关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使党集规律性、时代性、先进性于一身,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只有从矛盾分析法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及价值观的高度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真正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和伟大意义,才能使青年一代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华  
唯物辩证法体现的是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同样适用于思想政治工作。文章总结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认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处处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哲理,正确使用唯物辩证法,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前瞻性和创造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薰华  
经济学体系是所研究物质客体的反映,唯物辩证法分析了它的宏观体系和微观体系,唯物辩证法不是一种教义,而是一种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兴海  陈鹏  
陈云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终生勤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擅长马克思主义哲学,能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精髓,提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等哲学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国化。新中国成立后,他娴熟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处理经济建设中的中央与地方、计划与市场、积累与消费、农轻重比例等"四大"关系。重温陈云经济思想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涵,探析他运用唯物辩证法处理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学习他的经济思想方法和经济工作方法,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兴海  陈鹏  
陈云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终生勤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擅长马克思主义哲学,能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精髓,提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等哲学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国化。新中国成立后,他娴熟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处理经济建设中的中央与地方、计划与市场、积累与消费、农轻重比例等"四大"关系。重温陈云经济思想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涵,探析他运用唯物辩证法处理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学习他的经济思想方法和经济工作方法,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学曾  宗景才  
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朱学曾,宗景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解决许多极其复杂的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在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工作千头万绪,要做的事情很多。目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是要在广大干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卫东  
《资本论》之所以能够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就在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的运用。《资本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客观逻辑 (关于客观对象自身发展辩证法的思想形式 )和主观逻辑 (关于思维自身的辩证法的思想形式 )的统一 ,马克思将辩证法作为其逻辑和认识论的灵魂 ,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对一种具体的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 )和一门具体科学 (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 ,不仅使辩证法哲学得到充分而严格的验证 ,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传智  
人们有时会忘记辩证法,但辩证法却从来不会因此忘记光顾任何一个场合和任何一个过程的。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应具有怎样的辩证观点,才不负于辩证法对企业的光顾呢?(一)对立统一观。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它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企业是生产经营的实体,它通过产销活动与市场需求发生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在社会的经济活动中,物质资料的需求与企业的供给之间经常发生着矛盾。矛盾的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从而实现对立之统一。这种层出不穷的矛盾的产生与解决,就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就是企业的生命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仁营  胡月庆  
美中经济冲突的实质,既不能仅从美国领导人个性,也不能从冲突具体内容来确定,而应该以唯物辩证法关于本质决定和本质发展方面的内容为方法论指导,对其做动态而全面的探析。从冲突进展的时态看,美中经济冲突呈现为一种历时衍生而又共时互动的"逐步出场"的冲突;从冲突的规则范围看,美中经济冲突是现有国际秩序规则内部而又超越现有国际秩序规则内部的冲突;从冲突的性质看,美中经济冲突是以霸权主义与反霸权主义为主要矛盾,又超越这一矛盾,向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与反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矛盾转化的"综合"冲突;从冲突的演化态势看,美中经济冲突是"战"中有"和"、"和"中有"战","谈谈打打"呈现为一种"战略常态"的冲突。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复兴的历史坐标来审视这一冲突的必然性、长期性,合理应对美中经济冲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陶江  
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要从基本方法和“基因”层面的变革开始。19世纪的自然科学限制了辩证法的水平和马克思的视野;《资本论》存在“基因”缺陷。马克思不了解商品的“原子核”;没有自觉地分解使用价值概念;没有建立起劳动与需求、效用与价值对称的微观结构;没有发现“需求二重性”。但是,《资本论》的内在逻辑通过自我复制和自我修复,可以将劳动价值论升格为“资源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需要反思。唯物辩证法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就将转化为形而上学。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经验教训与价值理论中的“基因”缺陷有必然的联系。《资本论》的“基因”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夺  
无论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解决在中国这样生产力原本不够发达的国家如何走通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这一逻辑的起点,正是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而庸俗生产力论及"补课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彻底否定,是对中国道路之根本逻辑前提的根本性颠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娟   杨承训  
自然科学中兴起复杂性科学,以更好认识自然界的复杂存在。经济社会也是复杂的,对于经济社会中的复杂成分也应作科学分析,认识和处理的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首先,应认识到经济社会中存在复杂交错的多种成分是一个普遍现象,要用生产力的复杂性决定生产关系的复杂性的基本观点分析多种成分的交织性、经济形态演化的曲线性、相互矛盾的层次性。然后,再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历史经验教训,透视遵循历史分阶段发展规律的必经之路,避免超阶段强求“提纯”的做法。进而,剖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复杂成分的必然原因,全面认识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认识改革开放的规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对新时代特点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会。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走向社会现实,向党和群众丰富的社会实践学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连春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唯物史观的创新理论。“先进生产力”的新提法 ,是对邓小平“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完善 ,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发展 ;“先进文化”是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 ,代表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 ,反映时代“前进方向”的文化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人民利益”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符合新世纪人的全面发展观点。“三个代表”是历史唯物论与唯物辩证法的精妙结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凤英  陈惟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朱书刚  
先进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建理论和实践的根本问题。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对党的先进性做了新的概括 ,全面具体地规定了党的先进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看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前提和基础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精神条件和灵魂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最高标准和宗旨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保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