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35)
2023(3458)
2022(2882)
2021(2847)
2020(2413)
2019(5429)
2018(5872)
2017(9563)
2016(6230)
2015(7361)
2014(7819)
2013(7027)
2012(6434)
2011(5814)
2010(6223)
2009(5738)
2008(5914)
2007(5845)
2006(5283)
2005(4918)
作者
(16309)
(13276)
(13157)
(12871)
(8472)
(6422)
(6292)
(5373)
(5036)
(5016)
(4575)
(4480)
(4435)
(4328)
(4130)
(4119)
(4020)
(3982)
(3946)
(3866)
(3611)
(3573)
(3335)
(3194)
(3160)
(3143)
(2982)
(2968)
(2772)
(2740)
学科
管理(17442)
(14370)
经济(14337)
(13068)
(11090)
企业(11090)
教育(7510)
中国(6919)
教学(6283)
理论(6030)
(5896)
(5788)
(5652)
工作(4384)
业经(4354)
地方(4191)
(4183)
银行(4180)
(3978)
学校(3977)
学法(3962)
教学法(3962)
(3951)
农业(3785)
方法(3607)
研究(3480)
(3464)
(3431)
财务(3417)
财务管理(3394)
机构
大学(78245)
学院(77275)
管理(24435)
研究(22663)
(22170)
经济(21148)
中国(19481)
理学(18676)
理学院(18430)
管理学(17867)
管理学院(17714)
(17456)
(16904)
(14976)
(14102)
师范(13991)
(13786)
科学(13554)
中心(12291)
北京(11440)
(11352)
技术(11188)
职业(10696)
教育(10568)
(10563)
(10389)
师范大学(10278)
图书(10211)
财经(10141)
书馆(10006)
基金
项目(39342)
研究(35543)
科学(28968)
基金(22962)
教育(19677)
成果(18208)
社会(18198)
编号(18169)
(18065)
(18060)
国家(17774)
社会科(16910)
社会科学(16906)
科学基金(14983)
(14046)
课题(13972)
(12826)
基金项目(11411)
项目编号(11183)
研究成果(10434)
(10014)
资助(9850)
高校(9409)
规划(9384)
大学(9139)
(8944)
(8936)
阶段(8919)
重点(8896)
(8729)
期刊
(34708)
经济(34708)
研究(28655)
中国(26333)
教育(25681)
(14372)
图书(12519)
管理(10616)
学报(10435)
(10024)
书馆(9829)
图书馆(9829)
(9501)
金融(9501)
技术(8632)
大学(8561)
科学(7688)
职业(6970)
业经(6319)
学学(6237)
农业(6073)
(5680)
论坛(5680)
财会(5288)
财经(5017)
高等(4774)
会计(4742)
成人(4612)
成人教育(4612)
情报(4601)
共检索到144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明利  
自2003年教育部首次批准22所高校试行自主选拔录取新生以来,高校进一步扩大了招生自主权。作为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下的一种新的人才选拔方式,它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不足。北京大学自2003年首次进行自主招生,2007年将迎来第一批毕业生,我们专门以首届自主招生的学生为调查对象,组织了一次系统的调查,对自主选拔录取工作本身有了更多深入、客观、理性的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钢  
为了探索优秀创新人才选拔的新路子,2003年教育部批准了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22所高校招生中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试点, 2005年增加到42所。这一改革得到了社会包括在京参加“两会”代表和委员的高度评价。试点高校对自主选拔招收的学生的质量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普遍反映:自主选拔生表现出很强的自控能力和专业钻研精神,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思想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学术活动愿望强烈等特点,初步显示出一些不同于一般学生的潜质。3年来,自主选拔录取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规范,不断完善的过程,正显示其生机和活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光旭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20%以上的适龄青年都可以上大学,去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达千万,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人数超过500万,这些庞大数字的考生绝大多数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如何顺应新形势招收优秀人才,广受社会和教育界关注。加之近年来一些国际一流大学越来越多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朝阳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如何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完善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彩云  张宇  刘洪韬  
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具有科研潜质的博士考生应具备的素质,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某西部地学研究所2012~2017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等竞争性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导师进行访谈调查,并追溯分析这些博士生在招考阶段与其他博士生在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心理素质、报考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总结了在招考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和考查的博士考生素质,讨论了如何通过优化招考工作环节选拔出具有培养潜质的博士考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应朝帅  
高校通过自主招生,加大人才选拔与培养质量的力度,对高考制度创新及人才选拔方式的改革来说,无疑是一种选择路径。一、高考制度改革与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历程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经历了"双轨制"招生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益  李时雨  
单独招生(以下简称"单招")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由于单招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特点以及办学特色招录最有职业潜力、最为满意的考生,并为动手能力较强、职业潜质较好的考生提供了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将在上海市本科招生中开展“深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学校将根据中学推荐和学生自荐材料,通过专家严格筛选,确定参加面试考核人选,综合申请者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尹佳  杨帆  
2011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新政——"新百年计划"正式对外公布。"新百年计划"由"领军计划""拔尖计划""自强计划"三部分组成,是清华大学面向新百年的育人目标,是人才选拔目标与选拔方式上的重要探索。"新百年计划"的实施成效表明,高校应切实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针对不同类型人才不同的选拔方式,才能达到人才选拔和后续人才培养的最优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延保  
中国要从高等教育大国发展为高等教育强国,其标志不仅仅是拥有一批排名前列的世界一流大学及高水平大学,更重要的是中国大学的理念、大学的组织、大学的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路江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发轫于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还要制定各个行业提升干部和使用人才的新要求、新方法。将来很多职务、职称,只要考试合格,就应当录用或者授予。"历经30多年的改革与创新,公开选拔制度经过不断融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既坚持与继承了我们党传统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基本原则,又赋予新的形式与内容,它不仅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11月21日,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7所高校宣布2011年将举行自主选拔联合考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