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06)
- 2023(6954)
- 2022(6116)
- 2021(5770)
- 2020(5215)
- 2019(12005)
- 2018(12101)
- 2017(22604)
- 2016(13504)
- 2015(15910)
- 2014(16524)
- 2013(15916)
- 2012(15041)
- 2011(13784)
- 2010(14494)
- 2009(13420)
- 2008(13644)
- 2007(12880)
- 2006(11200)
- 2005(10124)
- 学科
- 济(50055)
- 经济(49998)
- 管理(34252)
- 业(31157)
- 企(24439)
- 企业(24439)
- 方法(24376)
- 数学(21800)
- 数学方法(21525)
- 中国(15223)
- 农(14972)
- 财(13516)
- 教育(13360)
- 制(12073)
- 学(11570)
- 地方(10613)
- 业经(9816)
- 贸(9764)
- 贸易(9759)
- 农业(9638)
- 银(9531)
- 银行(9503)
- 易(9443)
- 理论(9416)
- 行(9026)
- 融(8658)
- 金融(8656)
- 研究(8184)
- 和(7997)
- 务(7928)
- 机构
- 大学(197046)
- 学院(190939)
- 济(72625)
- 经济(70549)
- 管理(67261)
- 研究(65339)
- 理学(56689)
- 理学院(55913)
- 管理学(54599)
- 管理学院(54228)
- 中国(48468)
- 京(42507)
- 科学(40390)
- 农(35668)
- 财(35416)
- 所(33910)
- 江(33123)
- 中心(31222)
- 研究所(30491)
- 业大(29864)
- 范(29612)
- 师范(29347)
- 农业(28128)
- 北京(27223)
- 财经(27208)
- 州(26038)
- 经(24361)
- 院(23114)
- 师范大学(22929)
- 经济学(22262)
- 基金
- 项目(118018)
- 科学(90236)
- 研究(89830)
- 基金(80488)
- 家(68896)
- 国家(68212)
- 科学基金(56965)
- 社会(52473)
- 社会科(49401)
- 社会科学(49383)
- 省(48805)
- 教育(45847)
- 基金项目(42280)
- 划(40836)
- 编号(39375)
- 自然(36061)
- 成果(35469)
- 自然科(35168)
- 自然科学(35151)
- 自然科学基金(34510)
- 资助(34124)
- 课题(29095)
- 重点(27110)
- 部(26552)
- 发(25210)
- 大学(24786)
- 创(24431)
- 年(23891)
- 性(23520)
- 项目编号(23431)
共检索到301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侯佳伟
对北京某高校自主招生学生和普考生的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个体特征还是家庭特征,前者都明显优于后者。但进入大学学习和生活后,自主招生学生在学习、体育锻炼、志愿活动、师生交往、恋爱等方面都与普考生非常相近,只是对未来就业的期望显著高于普考生,对专业就业前景比普考生更多地持乐观态度,而且期望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在找工作的渠道上,他们更寄希望于各种亲属关系的介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金远
2003年,我国高校开始在全国统一高考招生之外,进行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当年进入试点的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2所全国重点大学,选拔的对象则主要是重点中学应届毕业生中有特长的学生,人数是招生高校当年招生计划的5%。经过几年的试行,到2007年,自主招生高校已扩大到59所,招生范围则从重点中学向一般高中扩散,对象扩大到所有的考生,有的高校甚至基本不设自主招生的具体门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浩
自主招生制度自2003年实施以来,在破解高考"唯分数论"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成为我国人才选拔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基于中国"985高校"2018年自主招生相关数据以及定量分析、空间分析研究方法,对比"985高校"自主招生在中国各地理区域、各省市、各城市招录质量、招录数量及招录专业的区域差异特征,并对其原因和趋势进行分析。"985高校"自主招生的地区差异违背了自主招生机制的公平性,是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走入困境的内在原因,更是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升级和调整中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化均衡化发展,保障每位考生平等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益,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升级和"强基计划"创新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自主招生 区域差异 公平性 985高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梁斌
自2003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2所高等学校试行自主招生以来,到2010年已有80所进入"211"和"985"工程的高水平大学试行自主招生。自主招生能否打破目前我国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格局?能否更好体现教育公平?本文试通过对几所相关高校的实践分析,反思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关键词:
自主招生 高考 教育公平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岳英
本研究从专业认同的角度出发,利用一项对E大学学生学习体验的实证调查数据考察了高校自主招考生的专业成长过程特征。结果发现,自招生的专业认同明显高于统考生,这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自主招生多元化的选拔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自招生在代表专业投入的持续性认同以及代表个人特长与专业匹配的适切性认同两个维度上仅处于中等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都会对自招生的专业认同产生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自主招生 自招生 统考生 专业认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庆
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办法的实施,是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多元化选拔人才的改革举措。加强对这部分以特殊方式入学的学生的关注与研究,有利于纠正自主招生录取方式中的各类偏差,不断完善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的机制,更有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大潮中的改革和发展。本文以天津市多所自主招生试点高职院校为研究重点,对2009级部分自招生与统招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多角度比较研究,对自招生在学业上的优劣势进行了剖析,提出促进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学生扬长避短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魏玉亭 宋向楠 高长完
"一考定终身"的高考特征助长了课外辅导市场的繁荣,更衍生了学生和家庭负担过重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因此,韩国教育部不断深化高校入学制度改革,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多元化评价学生。在此过程中,政府还持续优化制度、人力、实践和意识驱动策略,基于此,以"学生簿综合招生"为主的自主招生制度逐步得到推广。尽管该政策推行后暴露出教育公平问题依旧堪忧、大学获得"伪自主权"、学生和家长负担依然沉重等问题,但是此项政策有利于优化高校招生制度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郝媛媛 金宝成 余涛 花立民
本文以国内草学专业已实施“申请–审核”制博士招生的15个单位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招生实施细则中有关申请条件、申请材料、考核形式、考核成绩构成比例等相关因素,归纳共性和特征,探究草学专业“申请–审核”制博士招生的改革情况,并从硕士学业阶段重点提升的能力与素养、现行体系下申博择校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博士“申请–审核”招生制度的思考3个方面进行讨论。为改革创新草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提出以下建议:1)优化组合模式下的积分准入制;2)创新形式多样的复试考核内容;3)探索多方监督的异议申诉机制;4)发掘科研志向坚定的优秀生源;5)打破传统制约公平的隐形屏障,促进草学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叶赋桂 李越 史静寰
高校自主招生自2003年试行以来发展迅速,政策也在不断完整和完善,但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自主招生改革并没有完全实现促进中学素质教育、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政策目标,却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因此,需要对自主招生乃至整个高考重新进行制度设计。笔者认为,"统一考试、自主招生"方案比较可行。
关键词:
高校 高考 自主招生 统一考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晋
近年来,高职招生竞争日趋激烈,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高职招生宣传的信息渠道和考生填报高职志愿的取向进行了归纳分析,旨在为做好高职院校招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职招生 宣传渠道 填报志愿 调查分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进 杨一平 陈海春
94级学生是实行"上学缴纳部分培养费,毕业后大部分自主择业"这一政策措施的第一届大学生。全面评价这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与政策预期相符的程度,还为时尚早。为了及时了解这项政策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以及执行政策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为学校制订更为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我们在1995年4月组织了一次调查。本文以此次调查为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国庆 王宏伟
本文通过对预期本科生偏好的实证研究,分析出不同细分市场的预期本科生对高校属性的不同偏好,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高校招生营销工作的主要着力点。
关键词:
考生需求 招生营销 实证研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英宰
反歧视行动追求的目标已从个人机会的平等转向种族集团间的平等,种族偏向已经成为美国高校招生中的优先考虑因素。许多人认为,这一政策帮助更多的少数族群学生进入高校并增加其未来利益。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看法是一种误解。实际情况却是,种族偏向的招生对少数族群学生有意想不到的后果,其中包括辍学率增加、预期表现低、对成功的质疑、自我怀疑、成绩差、不信任和敌意。由于种族偏好,对亚裔学生坚持采用更高的入学标准,甚至高于白人,减少了亚裔学生就读大学的机会。种族偏好的高考政策会给那些有着各种背景的学生增加社会、心理和经济等负担,应予以废除。考虑到学生的父母收入、父母职业、父母所受教育、家庭结构、财富或净资产状况、...
关键词:
高校招生 少数族群学生 反歧视行动 美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华
印度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入学考试两考合一,由社会化考试机构组织实施,考试内容全面综合,考试成绩主要以等级分呈现。印度高中招生以初中毕业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招生录取过程公开透明,并为弱势群体等安排招生配额。印度高中入学考试及招生制度对我国中考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红光 许锦 王林霞
文章通过对我国适龄人口变化趋势的考察和2013-202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的预测,分析隐含的问题,寻求高考人数见拐点后的高职办学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考人数 高职招生 预测 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