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9)
2023(9081)
2022(7353)
2021(6678)
2020(5384)
2019(11750)
2018(11596)
2017(20464)
2016(11509)
2015(12786)
2014(12721)
2013(11857)
2012(10466)
2011(9403)
2010(9566)
2009(9026)
2008(9023)
2007(8458)
2006(7503)
2005(6879)
作者
(31879)
(26762)
(26516)
(25455)
(16579)
(12607)
(11965)
(10080)
(10054)
(9644)
(9202)
(8908)
(8560)
(8355)
(8354)
(8075)
(7997)
(7871)
(7790)
(7627)
(6725)
(6616)
(6403)
(6215)
(6124)
(5984)
(5972)
(5931)
(5428)
(5231)
学科
管理(38295)
(37531)
经济(37463)
(32054)
(27248)
企业(27248)
(13992)
(13357)
中国(13117)
(12614)
方法(12159)
业经(11383)
数学(10197)
数学方法(9939)
(9718)
技术(8733)
农业(8398)
(8296)
银行(8278)
地方(8137)
体制(8102)
(7931)
(7893)
财务(7887)
财务管理(7866)
(7582)
金融(7579)
企业财务(7441)
理论(7357)
环境(7186)
机构
大学(157325)
学院(156806)
(59189)
经济(57629)
管理(56591)
研究(51986)
理学(47716)
理学院(47229)
管理学(46284)
管理学院(45994)
中国(39213)
(32647)
(32190)
科学(30983)
(25554)
(25374)
(24606)
中心(23987)
财经(23922)
研究所(22529)
业大(22463)
(21462)
(21151)
师范(20952)
北京(20625)
(20402)
(19466)
农业(18930)
技术(18178)
经济学(17871)
基金
项目(103844)
科学(81256)
研究(80969)
基金(71629)
(61618)
国家(61051)
科学基金(52341)
社会(49918)
社会科(47245)
社会科学(47230)
(43399)
教育(38342)
基金项目(37186)
(35567)
编号(33607)
自然(31464)
自然科(30697)
自然科学(30686)
自然科学基金(30111)
成果(29543)
资助(28087)
(25522)
课题(25167)
重点(23751)
(23303)
(23048)
(22367)
创新(21737)
(21165)
项目编号(21151)
期刊
(71726)
经济(71726)
研究(49041)
中国(41107)
(27092)
教育(26482)
(24107)
管理(24051)
学报(23723)
科学(21001)
大学(19385)
学学(17444)
农业(16168)
技术(14997)
(14825)
金融(14825)
财经(12124)
业经(11897)
经济研究(10470)
(10429)
科技(10285)
图书(9193)
问题(8730)
(8189)
(8185)
论坛(8185)
(8006)
职业(7889)
财会(7453)
会计(7231)
共检索到249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盼军   戚湧  
通过对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正当性进行论证,表明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合法、合理且必要的。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归纳,发现目前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存在运行体系受阻、管理体系缺失、考核体系失衡、服务体系不济等实施困境。为应对以上困境,基于超循环组织理论,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健全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运行体系,制定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体系,完善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考核体系,实施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服务体系等,构建“四位一体”的优化实施路径。从而有效地促进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实施推广,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文斐  
基于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变迁的视角,运用经济分析方法,以雇员与雇主的投资成本为分析工具,对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这一新型权属模式进行研究,根据"成本—收益"博弈结果做出最优的制度选择。研究发现: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适用,可产生降低交易成本、避免公地悲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预期效益。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优化,应结合劳动关系,合理界定职务科技成果,健全权属纠纷解决机制,完善具体政策实施细则,以实现社会效用最大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任知洋  梅术文  
国内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试点已开展5年时间,旨在将科技成果部分产权分配给科研人员,通过权利变革改善高校科技创新状况。关于混合所有制试点对高校创新效率的影响,目前缺乏整体定量评价。运用双重差分法计算试点对高校创新效率的整体影响,进而测算产权结构变化对试点与高校创新效率间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试点对高校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因赋权而产生的高校与科研人员共有产权关系没有发挥试点改革对高校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而高校与多元主体共有产权关系正向影响试点改革对高校创新效率的作用。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加快构建精准的混合所有制权利配置体系,明晰主体间产权关系,推动高校与企业等创新主体开展高质量合作,逐步实现试点区域协同管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强  暴丽艳  郝丽  
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通过构建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分配模型,分析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双向委托-代理关系,研究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是否能够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权比例如何分配且受何因素影响等问题。研究发现:在没有相互监督的情况下,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对科技成果转化有积极作用,且职务科技成果最优产权分配比例与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大小有关;当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较强时,会改变职务科技成果最优产权分配比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铭慎  
基于"国资严格管理、高校隶属国有"的现实国情,高校院所面临"专利权等国有无形资产越严格管理越实质流失"的"国资诅咒",严重制约入股型科技成果转化。成都通过承认职务科技成果特殊属性、实施所有权确权激励破除"国资诅咒",实现科研人员和高校在权力与动力上的激励相容。针对改革不合规、细节不完善、政策不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着力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技术入股程序、健全内部转移机构,推动技术创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崇献  
混合所有制具有宏微观两个层面的含义,宏观层面是指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并存,微观层面是指企业的产权结构和资本构成中不仅包括公有资本也包括私有资本或外资资本。混合所有制具有突出的优势,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切忌行政撮合盲目推进。国企改革是贯彻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等不同所有制资本通过联合新建、增资扩股、公开上市、股份或资产转让、员工持股等方式可形成各类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公用事业及公益类、基础资源和服务类、战略性竞争产业等三类国有企业中可以采用国有资本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和参股三种形式,同时国有企业还应承担为国民经济发展铺路架桥的基础服务和保障功能。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辛蔚  和军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通过完善公司治理、促进各资本方优势互补、明确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促进市场有效竞争与提升企业创新效率,从而获得企业改革收益。本文测算了全部行业以及垄断行业的混改收益,发现全部行业中混改收益近年来不断增加,达到20%左右,而垄断行业混改收益相对较小,表明在竞争性领域改革的迫切性急剧加大,垄断行业混改应稳步推进。但混改也可能导致交易成本遽增、改革过程不规范、未形成有效竞争机制、失去对关键产业核心业务规划及掌控能力等改革成本与风险增加。为此,需要通过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制度与政府监管、优化分类实施方式、设计良好的改革方案、把握好改革速度和次序等途径,有效降低改革成本、提升改革收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康治平  付媛  唐旭  肖硕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是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热点和工作难点,学术界和产业界开展了大量实践探索,但仍缺少可复制、可借鉴的赋权改革实施路径,从而阻碍科技成果转化,制约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本文在研究国内外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机制和模式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赋权改革中成果类型、赋权目的、赋权实施等关键问题,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而不单纯考虑所有权存在方式,从赋权形式、收益激励、决策管理、保障服务等方面提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实施路径和对策建议,为中国当前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羽  王伟  
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是对传统公办高职院校组织形态的创新,也是我国深化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产物,具有治理体系多元化、服务面向产业化、教育功能综合化等特征。推动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应以校企共建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以互利共赢为追求,加快构建校企利益平衡机制、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具体路径包括:积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混合所有制办学外部环境;面向产业链建设专业群,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产教资源共享,构建“产—学—研—创”一体化平台;增强产业服务能力,打造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优质品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冰石  马忠  夏子航  
国有资本管理体系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础。针对国有集团企业多层级组织结构、多产业板块布局、多业务模块分布的特征,在构建以管资本为主的新型国有资本管理体制基础上,提出国有集团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融入多层级国有资本优化配置体系中,设计"分层级、分类别、分阶段"的"股权优化配置的公司治理、资产优化配置的业务合作、灵活变通的经营机制、提高竞争活力为目标"四位一体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模式,以多种形式并举来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针对自然垄断业务提出采取在业务子公司层面以特许经营、合资合营为主要形式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突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晓军  孙睿  
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促进社会资源高效整合、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探索。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实践过程中依然面临的政策法规不完善、治理模式不成熟、产权界定不清晰等困境,应以完善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夯实多元主体合作基础;以健全治理体系为关键点,不断激发多元主体办学活力;以加强产权保护为核心点,不断实现多元主体利益共享;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发力点,不断抓实多元主体联合育人;以推动混改试点为突破点,不断探索多元主体协同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在股东层面通过合同协议、"三会"治理结构来履行各股东的决策职能;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则通过经营授权管理、目标责任制考核来发挥经营者的作用。天津贻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贻成集团)地处天津滨海新区塘沽,现在已发展成为以房地产业为主,集船舶制造、港口航运物流、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励效杰  
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是发挥市场在职业教育领域中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其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一是优化职业教育服务供给侧所有制结构,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不同所有制性质职业院校的充分有序竞争;二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领域资本要素市场,加快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法人治理结构,实现对职业院校管理层的有效治理。其实现路径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市场机制;二是更好发挥政府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董华璐  张建刚  
我国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这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深化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提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意义深远。我国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认识已经进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阶段,不再强调单纯的股权混合和国有经济控制,国资管理模式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将体现在资本的控制上,放宽国有资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先锋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可以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激活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