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4)
2023(6093)
2022(4770)
2021(4574)
2020(3419)
2019(7758)
2018(7385)
2017(12965)
2016(7386)
2015(8341)
2014(8297)
2013(7311)
2012(6392)
2011(5791)
2010(5706)
2009(5017)
2008(4868)
2007(4872)
2006(4279)
2005(3459)
作者
(18110)
(15065)
(14951)
(14327)
(9268)
(7008)
(6788)
(5727)
(5647)
(5418)
(5043)
(4997)
(4697)
(4657)
(4617)
(4492)
(4476)
(4429)
(4330)
(4283)
(3759)
(3709)
(3633)
(3562)
(3465)
(3422)
(3341)
(3266)
(3062)
(3027)
学科
(19339)
经济(19320)
管理(17379)
(13278)
(9783)
企业(9783)
(9501)
中国(8645)
教育(7195)
业经(7061)
教学(7045)
地方(6639)
农业(6585)
理论(6411)
工作(5035)
方法(4851)
(4605)
贸易(4602)
(4520)
(4303)
(4137)
学法(4047)
教学法(4047)
(3998)
学校(3996)
(3948)
数学(3725)
政治(3545)
数学方法(3511)
产业(3487)
机构
学院(90342)
大学(89130)
管理(30235)
研究(27339)
(26822)
经济(25834)
理学(25105)
理学院(24801)
管理学(24085)
管理学院(23919)
中国(19183)
(18618)
(17079)
科学(16976)
师范(16959)
(15254)
(13901)
技术(13885)
中心(13588)
(13217)
职业(13160)
师范大学(12891)
教育(12828)
(12275)
业大(12071)
(11997)
北京(11810)
研究所(11039)
(10397)
财经(10200)
基金
项目(59913)
研究(51455)
科学(45990)
基金(37692)
(31383)
国家(31007)
社会(29283)
社会科(27421)
社会科学(27410)
教育(27039)
科学基金(26882)
(26705)
编号(24699)
成果(22014)
(21265)
基金项目(19546)
课题(18554)
(17037)
自然(15093)
项目编号(15065)
自然科(14729)
自然科学(14729)
自然科学基金(14454)
资助(14216)
(13725)
重点(13604)
规划(13440)
(13095)
(12830)
研究成果(12404)
期刊
(35550)
经济(35550)
教育(29254)
研究(27444)
中国(27122)
(12757)
学报(12141)
管理(11744)
图书(11476)
技术(11231)
大学(10425)
(10383)
科学(9801)
职业(8962)
农业(8898)
书馆(8564)
图书馆(8564)
学学(8354)
业经(7835)
(6751)
金融(6751)
(5912)
论坛(5912)
情报(5194)
经济研究(5186)
高等(5109)
技术教育(5047)
职业技术(5047)
职业技术教育(5047)
成人(4652)
共检索到145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维东  董小玉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教育深化改革,网络课程建设是教育改革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具有网络课程建设的资源优势,但也面临着困境。迫切需要在坚持科学性、主体性、动态性及经济性原则的基础上,开发高质量的网络课程,进而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金东  
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于高职院校优化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高职院校团队建构进程中存在团队构成“陌路人”、团队教学“两张皮”、团队管理“平行线”等现实困境。为了能够使课程思政真正落地到课堂教学一线,高职院校需从四个维度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发展:优化团队协作,建立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育人意识能力;完善教师管理,激发团队发展持久动力;健全考核机制,构建团队建设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华英  
从高校网络课程的现状看,只有设计合理并被恰当运用的网络课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设计和开发优质的网络课程成为热点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中的两个问题重点思考并提出建议。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克东  谢幼如  
为了促进广东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的发展,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中心与中山大学等多所高校共同开展了"广东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该课题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得出网络课程应用的几种模式,归纳了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特征,并总结了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和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希望本研究对推进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海文  
基于Internet的网络课程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开发适用于网络教学的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成了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因此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亟待进行深入的研究。文章剖析了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一些理性的思考与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郎付山   王景琳  
网络治理作为一种现代治理模式有利于解决组织中的复杂问题,是高校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和深化治理体系改革的理性选择。高校网络治理受内外环境影响,具有自身的复杂属性,也面临治理结构失衡、弹性不足、信息不畅、效果不佳等现实困境。本文在分析高校网络治理机制逻辑框架的基础上,从政府、社会、高校等层面提出明确政府职责、强化社会参与、畅通信息渠道、理顺内部关系、完善制度建设等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立玲  刘蕊  
从网络政治学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网络德育主体、客体、媒介和环境四个基本要素,分析网络德育过程的三个环节,找出网络德育基本规律,进而提出高校大学生网络德育的路径选择,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网络德育的实效性进程研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科蓉  周华  吴晓红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课程建设是关键抓手。与学术型本科课程相比,应用型本科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根据工作体系来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课程实施以任务驱动和做中学为主,课程评价强调可视化的成果导向。北京联合大学主要通过专家进课堂、基地变教室、项目转任务、跨界编教材、考核看作品等路径来加强应用型本科课程的建设。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面临着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师能力不匹配、产教融合不深入、政策机制不支持等困境,需要进一步改革与探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玲  黄恒学  樊东霞  
互联网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德育环境,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网络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就应该努力寻求突破以应对困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真安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引起了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也引起了伦理道德领域的相应变革。当代大学生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道德失范的现象也日趋凸显,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困境,并就如何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晓时   李谷成  
乡村教育是积累国家发展和乡村建设所需人才资本的重要渠道,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当前,城乡教育仍然面临较大差距,乡村教育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制度设计缺陷及社会文化引导不充分等现实问题。为应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新挑战,瞄准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乡村教育建设的优化路径应聚焦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政府五大主体,通过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教育建设体系,发挥各方优势和能动性,整合和完善城乡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和改革乡村教育管理制度。同时,从社会和文化层面带动和鼓励各方主体共同参与,补齐乡村教育的发展短板,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中国城乡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佳  谢丹  谢泽慧  
覆盖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的“特岗计划”是民族地区教师数量补充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渠道。民族地区的政策执行受到多元且复杂因素的影响。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出发,采用文本资料查阅、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S省民族地区“特岗计划”政策实施展开调查,从目标达成度、社会影响辐射、利益群体满意度三方面分析其实施成效。研究发现,民族地区“特岗计划”政策实施存在府际网络之间的博弈导致政策执行的低效性、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对政策工具配置的区域特点考量不足、生产者网络与议题网络利益认知与参与水平有限等问题。建议创新民族地区多主体参与的“共治”新模式、分区域分阶段构建灵活多样的政策工具箱、畅通生产者网络和议题网络的反馈和监督渠道,以推动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的优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远慧  
高校网络课程学习资源建设和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在许多方面是共通的, 文章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在网络设备、信息资源、人才等方面可以为网络课程学习资源建设提供充分和有效的支持服务, 为促进这两项工作的发展, 提出了形成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舒刚  
高校智库具备学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独特优势,在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数据是把双刃剑,在对高校智库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对高校智库治理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智库需要克服数据共享意识缺乏、战略定位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成果转化和对外合作机制、激励机制不足等突出问题,并从发展理念、战略定位、运行机制、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变革,才能有效推动我国高校智库的发展路径转型,实现高校智库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娟   胡欣婷   高英  
新时代,高校开展网络生命教育既是立德树人的现实需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互联网+”的发展为高校生命教育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者应在充分研究生命教育学理的前提下,密切联系新时代网络背景下大学生生命观异化现状,探索新时代高校网络生命教育的价值导向,从内容整合、课程开发、载体拓展、师资提升等多方面加强网络生命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