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6)
- 2023(8152)
- 2022(6820)
- 2021(6783)
- 2020(5537)
- 2019(11674)
- 2018(11723)
- 2017(19559)
- 2016(11916)
- 2015(13549)
- 2014(13339)
- 2013(11324)
- 2012(9928)
- 2011(9329)
- 2010(9475)
- 2009(8372)
- 2008(7656)
- 2007(7052)
- 2006(6198)
- 2005(5592)
- 学科
- 济(30791)
- 经济(30764)
- 管理(24175)
- 教育(23864)
- 中国(16801)
- 业(16332)
- 企(13482)
- 企业(13482)
- 理论(11870)
- 教学(11266)
- 地方(10536)
- 方法(9801)
- 学(8994)
- 农(8226)
- 数学(8217)
- 数学方法(7991)
- 业经(7143)
- 地方经济(6825)
- 发(6756)
- 研究(6691)
- 学校(6629)
- 政治(6477)
- 工作(5977)
- 思想(5934)
- 和(5818)
- 财(5792)
- 技术(5773)
- 贸(5730)
- 贸易(5724)
- 学法(5717)
- 机构
- 大学(148890)
- 学院(139789)
- 研究(48999)
- 管理(44278)
- 济(41715)
- 经济(40303)
- 理学(38172)
- 理学院(37506)
- 教育(36583)
- 管理学(36297)
- 管理学院(35996)
- 范(35479)
- 师范(35335)
- 京(32778)
- 科学(29702)
- 师范大学(28704)
- 中国(27727)
- 江(23144)
- 所(22677)
- 北京(21534)
- 中心(21338)
- 研究所(20812)
- 技术(20588)
- 职业(19799)
- 财(19302)
- 州(18842)
- 院(18284)
- 业大(16790)
- 财经(15305)
- 农(15266)
- 基金
- 项目(93255)
- 研究(80707)
- 科学(75770)
- 基金(61319)
- 家(50986)
- 国家(50397)
- 教育(48065)
- 社会(47534)
- 社会科(44571)
- 社会科学(44563)
- 科学基金(43664)
- 省(40071)
- 编号(37826)
- 划(35551)
- 成果(34942)
- 基金项目(31412)
- 课题(30330)
- 年(26795)
- 自然(24979)
- 自然科(24440)
- 自然科学(24436)
- 自然科学基金(23938)
- 规划(23334)
- 资助(23300)
- 项目编号(23270)
- 重点(22985)
- 发(21987)
- 部(21658)
- 大学(20797)
- 创(20455)
共检索到222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赟 林丹
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晴雨表",能够及时反映其思想动态。高校网络舆情的出现与发展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场域,但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与分析,创新网络舆情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队伍培养模式以及学生培养内容,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睢辰萌 孙晓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迅速的信息传递服务,同时也对人类的思想评价产生了一定的误导作用,所谓“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就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双面反映。网络技术推动了互联网信息交流的跨区域性功能的发展。在媒体交流平台上,社会信息资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大众眼前,以致由于信息资讯鱼目混珠,大众对于新闻资讯的舆情往往容易产生误解、扭曲,科学形态的判断思维受到了网络舆情的蒙蔽,甚至人们丧失了自主判断思维。在未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白璟 安涛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延伸和体现,高校网络舆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高校的突发事件大都与网络舆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舆情信息的研判、引导工作,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特点、发展规律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刚
大学生网络舆情在时间、空间、态度、参与行为等方面呈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性,网络舆情表现出的多元价值观、内容良莠不齐、管理不到位现象已经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遵循大学生网络舆情特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建构系统完备的网络体系,以及改进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方式是新时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网络舆情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嶂 宁锦歌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既受社会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作用于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建设必须深刻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研究因势利导的有效方法,培养青年学生的参与型政治热情,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朝着有利于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政治文化 高校 网络舆情 引导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玉泉
接受理论是研究外界信息对受众与效果的观点和方法,它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接受机理,是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进行信息的获取、融入与内化的过程。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大学生接受效果的障碍因素,应当积极借助接受理论,跨越信息效果不佳的障碍,实现信息传动与信息接受的有效契合,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接受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激励 障碍 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克敏 杨金卫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高职业院校网络文化安全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职业院校网络文化安全现状及趋势出发,分析目前职业院校网络文化安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加强职业院校网络文化安全建设,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网络文化安全 对策 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史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它影响着人们,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对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网络 安全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晴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应用主流"云计算模式"的推广,对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人才最密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最快的地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网络的冲击,它将深刻地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教育主体、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因此,研究这一背景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吸引力,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云计算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丽霞
网络舆情主体的易偏差性、舆情客体的多样性、舆情传播的复杂性的特点,决定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导向性、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的原则出发,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要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手段,增强舆情引导说服力;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和网络议程,提高校园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效能;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和网络评论员队伍,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参与到相关机制建设中去,促进校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四方面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高职 网络舆情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托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和发展,网络已经在我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天都有不同的信息在网络世界中不停地发布与转载。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世界里的一大群体,网络舆论对他们的世界观形成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积极和消极的因素并存,为了促进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其中进行及时、正确的指导。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通过分析网络舆论的正负影响,提出巩固网络舆论正面影响和消除网络舆论负面影响的措施,从而更好地开展网络舆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舆论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禹辛 刘希宁 李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培养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形成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此,由重庆工商大学徐阔编写的《"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版)一书,全面探讨了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总览全书,主要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一、从理论课、信仰教育方面体现丰富的理论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创新方面,该书重点分析了"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芳转
文章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内容、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利用新的传播媒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举措。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晨
在全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在分析"中国梦"主题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为更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高校要搭建"中国梦"主题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要以"中国梦"为依托,改进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关键词:
中国梦 大学生政治思想 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鹏
"95"后的青年大学生视野宽广、思维敏捷、价值取向多元,同时又追求个性、关注自我,对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性并存的需求状态。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方面,还存在教育观念落伍、教育内容固化、教育时效性不足的问题。因此,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知道"供给"与"需求"的互动关系、了解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从提升思政工作者观念和素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用新媒体提升教育者影响力、讲好故事增强教育吸引力这四方面探寻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