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60)
- 2023(3381)
- 2022(2924)
- 2021(2767)
- 2020(2565)
- 2019(4849)
- 2018(4827)
- 2017(8575)
- 2016(4886)
- 2015(5798)
- 2014(5608)
- 2013(4925)
- 2012(4164)
- 2011(3732)
- 2010(3724)
- 2009(3570)
- 2008(3443)
- 2007(3175)
- 2006(2631)
- 2005(2331)
- 学科
- 管理(15566)
- 业(12667)
- 企(12542)
- 企业(12542)
- 济(12542)
- 经济(12527)
- 方法(5747)
- 教育(5354)
- 理论(5250)
- 教学(4652)
- 业经(4283)
- 数学(4256)
- 数学方法(4171)
- 中国(4005)
- 技术(3785)
- 财(3771)
- 工作(3614)
- 和(3340)
- 贸(3308)
- 贸易(3306)
- 易(3261)
- 务(3131)
- 财务(3117)
- 财务管理(3114)
- 企业财务(2931)
- 学校(2814)
- 学(2772)
- 研究(2768)
- 政治(2707)
- 技术管理(2685)
- 机构
- 大学(65978)
- 学院(62609)
- 管理(24405)
- 理学(21283)
- 理学院(21075)
- 管理学(20533)
- 管理学院(20429)
- 济(19594)
- 经济(19005)
- 研究(16285)
- 京(13337)
- 范(11623)
- 师范(11548)
- 中国(11023)
- 科学(9844)
- 财(9787)
- 江(9653)
- 师范大学(8752)
- 北京(8357)
- 教育(8094)
- 州(8055)
- 业大(7920)
- 中心(7826)
- 财经(7745)
- 技术(7325)
- 经(7017)
- 所(6888)
- 图书(6867)
- 书馆(6727)
- 图书馆(6727)
- 基金
- 项目(42584)
- 研究(35193)
- 科学(34139)
- 基金(29377)
- 家(24216)
- 国家(23990)
- 科学基金(21734)
- 社会(21239)
- 社会科(19953)
- 社会科学(19949)
- 教育(18815)
- 省(17727)
- 编号(15919)
- 基金项目(15426)
- 成果(14688)
- 划(14366)
- 自然(13466)
- 自然科(13199)
- 自然科学(13198)
- 自然科学基金(12991)
- 课题(11254)
- 资助(11045)
- 项目编号(10695)
- 年(10082)
- 创(9908)
- 高校(9848)
- 大学(9347)
- 重点(9302)
- 部(9298)
- 创新(8906)
共检索到93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发林
网络舆情是新媒体时代网民的重要表达方式,是社会舆情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与高校相关联的网络舆情汇总,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催化乃至引领社会舆情的走向。网络舆情是高校办学实践中的独特文化场域建构,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正视、善待和利用网络舆情,发挥其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是当下高校面临的颇为重要而紧迫的命题。高校应在充分认知和把握网络舆情现状、特质和规律的基础上,以更加主动、更有理性、更为专业的态度来迎接喧嚣网络舆情所带来的风险和机遇。一、高校网络舆情现状考察:两个舆论场并存的现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义浩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参与社会事务、表明态度、发表意见的重要平台,成为社情民意的"集散地"。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高校如何顺应网络舆情发展趋势,把握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引导高校网络舆情良性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柯宁
网络舆情问题已成为影响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问题。高校需要主动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积极开展网络舆情治理。适应舆情事件的多元动态演变特点,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直面事件和问题的新型媒体发言人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国强
为了实现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与引导,防范不良舆情的扩散和演化,牢牢把握网络舆情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需要把握网络舆情的形成要素、生成模式与变动规律,实现高校网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双重提升,必须完善舆情应对机制,打造网络专业队伍,构筑网络舆论阵地,强化主流价值观念,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塑造网络传播精神,才能切实维护好高校网络的安全稳定和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明华 贺超
鉴于网络舆情可能会给社会造成大范围的影响,文章重点针对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5G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相关策略,以期能够为高校更加有效地治理网络舆情和提升治理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网络舆情治理 高等院校 5G时代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玉东
文章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切入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以及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等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引导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润喜 王国华 徐晓林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情绪化、影响广、易控制等特点,目前的控制和引导方式存在响应慢、指令多、投入少等问题;要预防和干预高校网络舆情突发性事件,需要构建包括三级工作体系、两级报送体系和一支高素质团队的快速响应机制及快速收集、紧急应对、迅速联动与及时反馈4个部分的快速响应流程;通过快速响应机制和流程采用事前干预、网上干预和网后干预等方法实施干预。
关键词:
大专院校 网络舆情 控制 引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莉
随着易班网络互动社区在高校的强势推进,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及时研究基于易班的网络舆情新情况,通过网上舆情的监控和引导,能够提高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
关键词:
易班 高校网络舆情 特点 监控重点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于卫红
[目的/意义]为校园舆情信息管理员、校园舆情监管办公室、相关领导等提供舆情信息服务及决策参考。[方法/过程]在Jade平台下分析、设计了基于多Agent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系统。详细阐述了信息采集Agent、信息预处理Agent、舆情分析Agent、舆情简报生成Agent的工作机制。构建了由物理层、语法层和语义层组成的多Agent间的通信模型。为了提高Agent的舆情分析能力与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展示能力,通过Rserve接口对Jade平台与R语言进行集成,使得Jade Agent可以灵活调用R语言丰富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嶂 宁锦歌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既受社会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作用于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建设必须深刻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研究因势利导的有效方法,培养青年学生的参与型政治热情,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朝着有利于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政治文化 高校 网络舆情 引导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白璟 安涛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延伸和体现,高校网络舆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高校的突发事件大都与网络舆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舆情信息的研判、引导工作,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特点、发展规律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陈建华 张彤 张雪
【目的/意义】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对师生员工影响越来越大,高校舆情管理机构必须创新舆情管理机制以适应新形式变化、进一步采取应对策略以提高舆情管控效果。【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系统视角出发,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构建了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创新机制,从管理过程和信息生态系统机制融合角度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结果/结论】本文为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对实践层面的舆情应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创新机制 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碧如 何坚茹 孙福顺
近年来,网络舆情已成为政府、媒体部门研究的热点,但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七大特点的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的探讨,初步研究高校网络舆情三方联动、三种监管、三类报告、三大研判、三级反应、三重引导等干预机制。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网络舆情 干预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赟 林丹
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晴雨表",能够及时反映其思想动态。高校网络舆情的出现与发展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场域,但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与分析,创新网络舆情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队伍培养模式以及学生培养内容,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