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9)
2023(9035)
2022(7288)
2021(7267)
2020(5836)
2019(13831)
2018(14078)
2017(24775)
2016(14141)
2015(15952)
2014(15947)
2013(14306)
2012(12753)
2011(11607)
2010(12068)
2009(10621)
2008(10265)
2007(9685)
2006(8307)
2005(7358)
作者
(34818)
(28753)
(28736)
(27384)
(18200)
(13681)
(13060)
(11075)
(11040)
(10372)
(9813)
(9487)
(9120)
(8963)
(8934)
(8724)
(8723)
(8426)
(8418)
(8192)
(7340)
(7055)
(6862)
(6780)
(6681)
(6423)
(6407)
(6399)
(5682)
(5657)
学科
(42607)
经济(42574)
管理(40265)
(36213)
(33024)
企业(33024)
教育(22364)
方法(21525)
中国(18740)
数学(18673)
数学方法(18128)
技术(17306)
理论(14706)
技术管理(11892)
教学(11640)
业经(10550)
(10476)
(10050)
(9186)
(7524)
(7483)
(6928)
地方(6926)
(6863)
贸易(6854)
研究(6815)
(6723)
(6706)
(6683)
(6498)
机构
大学(185800)
学院(179885)
管理(68642)
(61219)
经济(59571)
理学(59532)
理学院(58853)
管理学(57357)
管理学院(56983)
研究(55882)
(39796)
中国(35782)
(35107)
师范(34927)
教育(33836)
科学(33090)
(28514)
(28408)
师范大学(28043)
北京(25834)
中心(25557)
(25339)
技术(24769)
研究所(23175)
(23032)
财经(22482)
业大(22448)
职业(21621)
(20486)
(20374)
基金
项目(120022)
科学(97834)
研究(97648)
基金(82554)
(69525)
国家(68797)
科学基金(61018)
社会(59206)
社会科(55865)
社会科学(55850)
教育(55276)
(50647)
(43663)
编号(43054)
基金项目(42533)
成果(38083)
自然(37630)
自然科(36933)
自然科学(36929)
自然科学基金(36281)
课题(33282)
资助(32842)
(30629)
(28008)
重点(27966)
创新(27433)
项目编号(27358)
(27351)
规划(26612)
(25840)
期刊
(63995)
经济(63995)
教育(63107)
研究(60470)
中国(48180)
管理(27997)
技术(23587)
(22021)
学报(21770)
科学(21235)
大学(19084)
(16456)
职业(16098)
学学(15177)
图书(13930)
农业(11558)
(11432)
论坛(11432)
(11006)
金融(11006)
业经(10810)
科技(10675)
财经(10656)
(10279)
经济研究(10249)
技术教育(9891)
职业技术(9891)
职业技术教育(9891)
书馆(9762)
图书馆(9762)
共检索到273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法  
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必须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注重"三贴近",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平等互动,完善教育方法;注重网络道德,狠抓行为引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琦  刘畅  滕皓  
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得以深切运用所带来的全新交流、互动方式,可为高校思政教育创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全新发展环境与模式,以丰富学生对其他思想意识的认知。全力推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改进、优化发展,对提升高校整体思政教育效率有重要意义。基于思政教育与传播学得以深度交叉融合情境下,全方位研究如何利用网络扩大思政教育传播范围,以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意在通过精细的研究成果为人们强化网络思想教育水平提供可靠理论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慧萍  
当前,多元化思潮下学生缺乏鉴别力给高校实践育人带来新的挑战,"实践育人"模式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育人效果。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的社会化,有利于唤醒学生主体的内在需求。据此,文章提出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创新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红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那么模式的创新就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不仅要遵循主体性、创造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同时应在注重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对教育内容进行适当的革新和扩充等方面加大力度,才能真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华  
网络视阈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新课题。文章在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视阈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有效创新模式:建立健全校园网、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充分挖掘网络资源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润  
通过占领网络阵地,唱响网上主旋律。网络思政活泼新颖的形式提升了学生接受度。线上思政与线下思政在融合中互相促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互联网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在此背景下,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引入系统思维,从全局思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琳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要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和感召力,必须构建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应立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立足于网络技术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建立起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机制、监督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黎红友  
为了全面客观反映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相关情况,文章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献的研究力量以及研究热点等进行分析。通过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分析,揭示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特征和发展趋势,并根据已有研究进行反思,以促进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俊清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第三课堂”,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的优势,从“建好网、管好网、用好网”三方面深入研究,做好新时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越  
在信息技术创新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适应网络时代到来的不可逆转的新趋势。文章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将当前高校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作一个完整开放的生态系统,深入研究其结构、特征及生态功能,并以此提出相应对策,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建东  彭宗祥  
该文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进行了研究。指出应优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结构,从政治敏感性、政治预见性、政治坚定性等方面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政治素质,从树立敏锐的信息意识、培养崇高的信息道德、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运用简洁的网络语言等方面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信息素质,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晴  
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应用主流"云计算模式"的推广,对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人才最密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最快的地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网络的冲击,它将深刻地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教育主体、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因此,研究这一背景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吸引力,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文广  
文章阐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分析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式、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叶柏森  林刚  高福营  
互联网与大数据两者聚合,共同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代语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须强化用户至上思维、跨界融合思维、精准高效思维、开放共享思维,构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和全过程的"四全"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军秀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这一教育主题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实施和推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尚欠缺,仍需要深入研究。文章以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核心价值理论为指导思想,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出发,积极探索现存问题,并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模式进行了探索,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