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6)
2023(11910)
2022(9705)
2021(9244)
2020(7144)
2019(16902)
2018(16869)
2017(30203)
2016(17545)
2015(20091)
2014(20337)
2013(18852)
2012(17367)
2011(16090)
2010(16837)
2009(15185)
2008(14935)
2007(13727)
2006(12363)
2005(11365)
作者
(47916)
(39793)
(39677)
(37814)
(25460)
(19064)
(18037)
(15444)
(15319)
(14583)
(13495)
(13485)
(12763)
(12671)
(12329)
(12329)
(11826)
(11734)
(11500)
(11457)
(10310)
(9951)
(9853)
(9245)
(9193)
(8948)
(8914)
(8882)
(8165)
(7919)
学科
(70156)
经济(70099)
管理(40905)
(37598)
(29593)
企业(29593)
中国(27070)
方法(25847)
教育(22669)
数学(21956)
数学方法(21377)
地方(20133)
(19711)
业经(17067)
理论(17016)
(15583)
(13663)
农业(13496)
(11998)
教学(11592)
技术(11585)
(11500)
金融(11499)
(11442)
银行(11432)
(11344)
(11178)
地方经济(11076)
(11037)
贸易(11023)
机构
大学(240762)
学院(238768)
(88184)
经济(85897)
研究(85662)
管理(82716)
理学(69902)
理学院(68986)
管理学(67154)
管理学院(66706)
中国(59790)
(54034)
科学(51784)
(43842)
师范(43509)
(43104)
(40907)
(39032)
研究所(38914)
中心(37590)
教育(37564)
(36087)
北京(35606)
师范大学(34703)
业大(32510)
(32058)
财经(31081)
(31057)
技术(31034)
(27994)
基金
项目(150169)
研究(119764)
科学(118634)
基金(101388)
(86523)
国家(85570)
科学基金(72795)
社会(71294)
社会科(67215)
社会科学(67199)
教育(63467)
(63351)
(53757)
编号(52783)
基金项目(51539)
成果(46432)
自然(44097)
自然科(43069)
自然科学(43063)
自然科学基金(42216)
资助(41935)
课题(41217)
(38401)
重点(35648)
(34638)
(33171)
(31989)
项目编号(31597)
规划(31359)
发展(31112)
期刊
(106886)
经济(106886)
研究(82648)
教育(66594)
中国(63541)
(34623)
学报(33313)
管理(33046)
科学(31075)
(30256)
大学(27244)
技术(27100)
农业(24102)
学学(23135)
(21351)
金融(21351)
业经(19098)
职业(17444)
经济研究(16877)
图书(15268)
财经(15163)
(13229)
问题(13092)
(12989)
论坛(12989)
(12724)
(12109)
统计(11654)
技术经济(11134)
书馆(11042)
共检索到385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乐传永  刘兰兰  
将"内生发展"理论引入高校继续教育领域,既是国家和社会对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的外在要求,也是高校继续教育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将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现象和发展方式过程中的问题,还原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要素分析,建构以"认同—参与—资源—组织"为核心要素的高校继续教育内生发展模型。并在遵循高校继续教育内在发展逻辑的基础上,从主体认同、合作参与、资源优化、组织赋权四个向度探讨和推动其内涵式发展、整体能力提升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新路  
随着我国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建设步伐持续推进,终身学习理念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于知识更新速度逐步加快,传统的学校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已难以满足人们的工作需要,高校继续教育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在职人员践行终身学习理念、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选择。因此,为不断提升继续教育质量、充分满足学习者的继续教育需求,高校还需持续推进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毛海英  谢琴  郑玉双  
新世纪以来对转型路径问题的探索与研究,推动了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但总体而论,相关转型发展路径问题的实践与研究,还处于应对性、被动性、试验性的初级层面,虽获得了一些局部成果与阶段经验,但尚未达成行内与社会共识,距普适性、可行性、可操作性要求也间隔甚远。本文试图从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趋势评析着力,在精密设计转型发展基本要素的同时,竭尽所能寻求转型发展的适宜路径,为现时与未来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拓宽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立民  钟宇红  马浩  
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目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加强对目标影响因素及发展过程的分析。由于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目标具备一定的时空属性,以及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目标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还存在缺失,因此重新审视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目标具有现实必要性。整体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目标的应然指向包括多重内容,如内涵发展转变、体系贯通、模式融合、价值观整合等。要实现上述应然目标,必须从前提、要素、动力、切入点、手段等多个方面来实施路径重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管永刚  
社会环境复杂变化,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学历教育市场的萎缩、科技革命所引发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变革以及继续教育应然目标和实际目标的冲突等,都要求继续教育转型发展,以拓展生存空间。继续教育转型有助于其价值使命的完成,避免高校恶性竞争,实现错位发展,促进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继续教育要增强使命意识,坚持职业取向,重视资源整合,进行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子岩  崔亚茹  
继续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自组织系统,为众多社会成员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我国国民素质整体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21世纪以来,信息化及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益迅猛,继续教育发展受到了极大挑战,继续教育发展路径成为教育者们不可回避的课题。在对自组织理论结构内涵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对继续教育发展基础条件、要素构成及演化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宇  
全民教育,是现代社会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理念。我国也积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了以全民教育为导向的继续教育体制。但是,从近年来发展状况看,继续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积极寻求继续教育发展的创新路径,是新时期背景下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谷炽辉  
SPOC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融合了在线教学及传统教学的优势,为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路径。因此,本文在分析SPOC教学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框架设计进行了思考,以期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效率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剑青  王小飞  
大学的功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涉及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技术变革时,相关讨论总会再次"升温"。作为世界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运用最为普及、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规模最为庞大的国家,近年来美国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s)技术及其应用的引领性发展,再次引发各国对美国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独特的发展模式及其所发挥功能的新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起民  赵艺凡  霍玉文  
供给侧改革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而提出的发展战略,其理论与实践对高校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同样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高校继续教育供给侧目标为调整供给侧的相关要素,以优化教育结构、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教育质量,具体举措为凝练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特色,打造品牌;树立开放办学理念,构建高校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分离管、办、评等功能,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新型关系;完善市场机制,平衡市场需求等对策。如此,高校继续教育才能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及其变化,克服自身发展积弊,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赖仕贤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以及农村现代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党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这一关键问题的根本决策。校地共生发展背景下,属地高校应当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发挥高校自身科研优势、教育优势、人才优势,提高培训力度,满足更多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需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艳萍  高建军  冯安伟  黄大乾  
本文以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58所普通高等学校的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对广东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办学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广东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进一步科学发展的路径:一是重新定位继续教育地位,加强继续教育管理;二是继续教育由学历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向非学历、高层次教育培训为主的办学模式转变;二是搭建继续教育"立交桥",统一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四是教学手段由传统传授模式向网络教育模式转变;五是由以政府单一办学模式为主向多元化办学模式共存转变;六是建立继续教育联盟,构建继续教育质量监测与保障体系;七是积极探索以终身教育为目标的继续教育新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咏梅  
数字社会的核心要义是运用数字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现代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手段、新模式、新机制融入教育领域,给教育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数字社会,人才培养目标数字化、教学模式数字化、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数字化是高等继续教育数字化发展的主要目标。针对数字化人才培养认识不到位、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重视不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数字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新时代高等继续教育数字化发展应优化数字化素养的培养目标,重构数字化资源建设、教学和辅导模式,健全数字化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涛  
大学后继续教育是在正规高等教育之外的补充教育,其担负着为职业人士提供教育平台,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职责,因而构建完善的大学后继续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大学后继续教育发展中总结的经验与取得的成果,从而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后继续教育模式提供指导。在美国、日本以及法国大学后继续教育发展经验的启示下,我国应当坚持:通过完善教育政策,明确教育方向;通过完善教育环境,提升学习意识;通过增加教育投入,协调社会资源;通过发挥市场作用,强化应用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编者按]高校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长期存在着"普教化"、"学历化"倾向,不仅缺乏对学员进行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应有重视,更没有实质关注高校继续教育在推动学习化社会建设中的应尽之责。本组笔谈以"继续教育转型与发展"为主题展开,旨在讨论转型期的高校继续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发展,并也由此获得自身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