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0)
- 2023(7500)
- 2022(6354)
- 2021(6012)
- 2020(4986)
- 2019(11499)
- 2018(11740)
- 2017(20765)
- 2016(12315)
- 2015(14340)
- 2014(14809)
- 2013(13782)
- 2012(13017)
- 2011(12043)
- 2010(12704)
- 2009(11747)
- 2008(11544)
- 2007(10536)
- 2006(10070)
- 2005(9583)
- 学科
- 济(65449)
- 经济(65394)
- 管理(29591)
- 业(22452)
- 企(18255)
- 企业(18255)
- 地方(18067)
- 中国(17455)
- 方法(16971)
- 数学(14835)
- 数学方法(14584)
- 制(13877)
- 地方经济(12938)
- 农(12731)
- 财(12183)
- 业经(12164)
- 体(12035)
- 理论(12014)
- 学(11724)
- 教育(11478)
- 教学(10998)
- 融(9398)
- 金融(9398)
- 银(9232)
- 银行(9218)
- 行(8929)
- 体制(8458)
- 农业(8224)
- 产业(8087)
- 发(7405)
- 机构
- 学院(173570)
- 大学(173530)
- 济(77066)
- 经济(75317)
- 研究(66058)
- 管理(54897)
- 中国(48601)
- 理学(44636)
- 理学院(43990)
- 管理学(42984)
- 管理学院(42636)
- 财(37753)
- 京(37491)
- 科学(36516)
- 所(34422)
- 江(30453)
- 研究所(30365)
- 范(28879)
- 师范(28664)
- 中心(27979)
- 财经(27721)
- 北京(25231)
- 经济学(24957)
- 经(24813)
- 农(24361)
- 州(23952)
- 院(23153)
- 师范大学(22424)
- 经济学院(21940)
- 技术(21135)
- 基金
- 项目(97550)
- 研究(80576)
- 科学(74736)
- 基金(63706)
- 家(53251)
- 国家(52707)
- 社会(47747)
- 社会科(45030)
- 社会科学(45017)
- 科学基金(44232)
- 教育(42450)
- 省(41290)
- 编号(35147)
- 划(33168)
- 基金项目(32417)
- 成果(32210)
- 课题(28180)
- 资助(27363)
- 自然(24543)
- 年(24017)
- 自然科(23903)
- 自然科学(23896)
- 自然科学基金(23436)
- 重点(23358)
- 发(23091)
- 部(21797)
- 性(21591)
- 规划(20515)
- 项目编号(20514)
- 大学(20283)
共检索到303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诚固,于国政,叶宝明
1 人才培养方向及课程结构改革的必要性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的宏观形势下,高等教育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部门也必须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运行机制。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是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人才培养方向及课程结构改革是涉及到高等教育整体改革成功与否的全局性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国平
该文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出发 ,指出经济地理学的教学改革应包括 :第一 ,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反映学科的新进展。第二 ,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是使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经济地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与方法。第三 ,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使之成为创造型人才。第四 ,经济地理学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并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情况 ,提出教学改革的八大原则 ,即内外结合 (洋为中用 )原则 ,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 ,共性与个性结合原则 ,课内与课外结合原则 ,专、博结合原则 ,难易结合原则 ,传统与现代结合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进而分别探讨了教材改革 ,教案改革以及教法改革方向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教学 改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长虹,王兵
文化转向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文章简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地理学对文化与文化转向的理解,分析了文化转向得以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以及经济对社会文化的根植性,提出了我国经济地理学开展“文化转向”研究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 根植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杨阳
随着社会对音乐人才越来越重视,高校音乐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改革。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手段、课程体系、过程及评价五个方面提出了适应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途径和思路。
关键词:
高校 音乐专业 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石祖葆
新经济地理学是继新产业组织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之后出现的第四次"新经济学"研究浪潮。它采用收益递增一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模技巧,对空间经济结构与变化过程重新进行了分析,对传统经济地理学进行改造,将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丰富了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志高 尹贻梅
近年来,演化分析方法在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尤其是欧洲日益受到重视,这可能是因为演化思想为分析产业空间集中的出现和经济的空间差异提供了有益的模型和解释。一些经济学家虽然分析了产业创新和技术变化演化,但却忽视了其空间特性,这正是经济地理学者所关注的领域。经济地理学吸收演化经济学的有关养料后,分析了这些空间特性对企业竞争力和学习能力的影响,并富有成效地将本地生产系统、根植性和区域学习过程等与演化思想结合起来,用演化思想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现象及规律,试图在经济地理学中全面引入演化思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胁田武光 ,沈象仁,张豪禧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现代国外地理学界对经济地理学性质和方法的看法,但个别提法值得商榷,供大家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兆量
研究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任务。反映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按照经典的办法,可以用实物劳动生产率,如每个职工每年或每日、每时生产所得的粮食或钢、汽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提供粮食9~17万斤,肉6千到1万3千斤(不包括禽类)。印度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平均提供粮食1,700斤,肉8斤,对比十分明显。实物劳动生产率的缺点是不同的产品不能相加,无法反映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综合水平。要反映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必须借助货币指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M.C.布揚諾夫斯基 梁元博
经济地理学方法论基础问题在我国成为争论和著述的题材已经超过四分之一世纪了。苏联经济地理学的任务是从一定的角度去研究我国的生产。我们亲眼看见我国地理正在异常迅速地、甚至可以说是飞跃地改变着。但是说起来很奇怪,许多经济地理学家虽然专门研究苏联经济地理,却很少参加或者可以说完全不参加我国新地理的建设工作。由于某些经济地理学家的科学工作脱离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因而他们的理论体系就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脱离生活的、教条主义的性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建法,黄叶芳
由经济学家倡导的“新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兴起使西方经济地理学面临重大挑战。也揭示了西方经济地理学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目的是评述当前关于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动向、问题与有关争论
关键词:
新西方经济地理学 全球化 世界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分析了地理学中的尺度概念及其类型,强调尺度在经济地理学研究框架/范式中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地理学中的尺度变化,具有从早期微观尺度研究转向宏观微观结合以及宏观精细化研究的特征。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宏观研究传统应该继续发扬,但同时应加强其微观研究。其微观研究可沿着三个层面展开:①在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上从小区域或点位入手;②对研究对象进行分解,抓住其中最基本的单元,借助微观研究解释、揭示宏观现象;③对宏观(中观)对象的研究中,注意微观视角,即利用相关技术,构造精细的宏观模型。
关键词:
尺度 微观研究 经济地理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乐育
我国经济地理学在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曾逐步形成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或生产力)布局规律的科学这一看法,此观点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地理工作者与生产(力)布局实践相结合,从而发展了生产(力)布局的应用研究;而另一方面,则由于它混淆了学科研究对象(理论问题)与具体工作任务(实际问题),模糊了经济地理学的主攻方向,从而削弱了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胡兆量、陆大壮《区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一文指出了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荣生
一、经济地理学不完备问题研究的意义不完备问题是指存在于一定层次科学系统中,利用本层次的科学知识(包括理论和方法)无法解决和证明的问题。它强调其不完备的“科学层次”和“解决的不可能性”。不完备问题事实上就是一定层次科学系统中的“不可能点”即“限制点”。进行不完备问题的研究就是要寻找和解决学科中的这些“限制点”,为学科的飞跃发展找到突破口。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承萍
为应对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提高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在经过实地调研、认真反思的基础上,从培养机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与中小学的关系、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着手改革,加强学生英语专业技能和英语教育技能训练,重构英语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荣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流产业的快速兴起,我国各大高校开始兴办物流管理专业,积极探索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要探究物流管理创新性人才培养理论,通过外适质量、差异化培养与创新教育等理论,创新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当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教育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需求高校教师运用更多的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