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04)
- 2023(13240)
- 2022(11457)
- 2021(11351)
- 2020(9113)
- 2019(21342)
- 2018(21501)
- 2017(39338)
- 2016(22998)
- 2015(26316)
- 2014(26843)
- 2013(25206)
- 2012(23085)
- 2011(20688)
- 2010(20742)
- 2009(18094)
- 2008(17102)
- 2007(15003)
- 2006(13099)
- 2005(11203)
- 学科
- 济(73323)
- 经济(73250)
- 管理(56311)
- 业(50620)
- 企(41137)
- 企业(41137)
- 方法(32818)
- 数学(28196)
- 数学方法(27818)
- 中国(25985)
- 教育(24989)
- 农(22459)
- 学(18852)
- 地方(18526)
- 理论(17930)
- 财(17516)
- 业经(17355)
- 农业(15184)
- 技术(13879)
- 教学(13397)
- 贸(13067)
- 贸易(13058)
- 和(12784)
- 易(12605)
- 制(12579)
- 环境(12216)
- 发(11019)
- 务(10824)
- 财务(10762)
- 财务管理(10745)
- 机构
- 大学(299243)
- 学院(299148)
- 管理(111692)
- 济(100738)
- 研究(99211)
- 经济(97848)
- 理学(96755)
- 理学院(95535)
- 管理学(93621)
- 管理学院(93075)
- 中国(66922)
- 京(65967)
- 科学(63859)
- 范(51589)
- 师范(51245)
- 所(49466)
- 财(45862)
- 江(45664)
- 农(45491)
- 研究所(45468)
- 中心(44713)
- 业大(44300)
- 北京(42240)
- 教育(41810)
- 师范大学(41347)
- 技术(40652)
- 州(39791)
- 财经(36771)
- 院(36554)
- 农业(35462)
- 基金
- 项目(206411)
- 科学(161531)
- 研究(161450)
- 基金(141644)
- 家(121616)
- 国家(120338)
- 科学基金(102469)
- 社会(94374)
- 社会科(88796)
- 社会科学(88770)
- 省(85205)
- 教育(82143)
- 基金项目(76138)
- 划(72619)
- 编号(71753)
- 自然(65648)
- 自然科(64038)
- 自然科学(64025)
- 自然科学基金(62811)
- 成果(60664)
- 资助(57217)
- 课题(52598)
- 重点(47212)
- 部(45791)
- 发(45387)
- 年(44076)
- 项目编号(43336)
- 创(43276)
- 规划(40858)
- 创新(39832)
- 期刊
- 济(111263)
- 经济(111263)
- 研究(92689)
- 教育(74657)
- 中国(67634)
- 学报(45778)
- 农(41310)
- 科学(40910)
- 管理(38302)
- 大学(35257)
- 财(33512)
- 技术(31943)
- 学学(30743)
- 农业(29449)
- 职业(21594)
- 图书(21328)
- 融(19949)
- 金融(19949)
- 业经(19416)
- 财经(16220)
- 经济研究(15931)
- 坛(15516)
- 论坛(15516)
- 业(14958)
- 书馆(14600)
- 图书馆(14600)
- 发(14439)
- 科技(14228)
- 问题(14208)
- 技术教育(13803)
共检索到440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昱
通过对常州高职教育园区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和访谈,分析了目前高校红色精神的传承现状,针对学生对红色精神的认知趋于表面化、红色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单一、大学生红色精神自我培育的主动性不强、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挖掘得不够深入、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吸引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从理性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在新时代高校传承红色精神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红色精神 传承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振发 张保伟
实地调查统计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向非常强烈,并且创业目的也很明确,但是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不够,对创新创业教育满意度不高,在校期间对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也不重视等。政府可以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面的保障,学校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社会给予更加充分的肯定,学生自身也应该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型社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华仁
高职教育园区的师资共享面临内部机制瓶颈与外部因素的挑战,应当引入互联网思维,在新的视角下探索互联网时代高职园区师资机制的创新,促进高职教育园区发展。
关键词:
高职 教育园区 师资共享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小明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经济等重大职能。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调查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成效,分析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思想、制度、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深度等层面上探索了高职院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地方社会发展 常州高职教育园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艳 朱剑昌
湖湘红色基因是湘籍革命先驱领导人民群众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出的坚定信仰、精神风范和优良传统等先进思想因子的总称。湖湘红色基因内涵并非固化,而是流变的,其生命力在于绽放新的时代光芒。高职院校是传承湖湘红色基因的主阵地,文章探讨了新时代高职生湖湘红色基因传承的三条路径:丰富湖湘红色基因时代内涵彰显传承时代性,健全湖湘红色基因宣传机制体现传承系统性,促进湖湘红色基因多向融合赋予传承创新性。传承湖湘红色基因,湖南高职教育会更接地气、更有灵气、更富朝气。
关键词:
湖湘红色基因 传承 高职学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晨霞
家族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家族传承不仅守住了本家族的核心技艺,而且家族成员的积极参与也为传承技艺积蓄了宝贵的人才,使得"传承链"历经百余年而没有中断。然而,家族传承固有的血缘关系传承使得传承人数越来越少,这对传承手工技艺本身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高职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校非遗人才的培养可通过家族成员走进课堂传授"核心技艺"、设置课程内容与编写"留青"教材、参与工作室项目及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等一系列途径来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文明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是全国高职教育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与反思其办学历程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2005—2019年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从园区研究者的属性、园区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研究、园区高职资源共享机制研究、园区发展与区域文化互动研究等方面,对常州高职园区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梳理了十五年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研究特征":单兵作战"现象普遍,校际科研合作较弱;研究范围较小且固化,园区办学的核心要素研究不多;协同集约发展得到认可,差别错位发展研究尚不明显。因此,文章提出常州园区研究要发挥科研平台作用,加强园区研究共同体建设;拓宽研究主题内容,坚持宏观与微观的研究路线;提高院校研究能力,共同推动园区协同特色发展。
关键词: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 特色发展 协同育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剑虹
大学生创业面临经验、融资、技术、人才吸引、社会资本等瓶颈。调查显示高职生创业存在着自主创业意识强烈、自主创业领域以低风险行业为主、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缺乏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问题。政府要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提供有利保障措施,学校要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提供实践平台,家庭要在创业过程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从而提高高职生成功创业的机率。
关键词:
高职生 自主创业 现状 常州高职园区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柳飞
传统音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是维护人类文化多元性、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常州工学院参与常州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实践为例,从背景分析、必要性及可行性探究、实践反思等方面探索地方高校参与本土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之有效途径。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本土传统音乐文化 保护与传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夏东民 谭明 臧志军
大学城发展成为区域性高校战略联盟,是我国大学城得以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常州科教城(常州高职园区)形成区域化战略联盟,为联盟高校及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为我国区域性高校战略联盟积累了成功经验。而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打破体制障碍是区域性高校联盟成功的关键,坚持高水平校企间全面合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区域性高校联盟发展的推动力,完善内部机制,促进资源共享是区域性高校联盟发展的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向帅
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作为全国首个省级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已取得较好的建设成效:集群化建设,错位式发展;资源共享,集约发展;工学结合,内涵发展;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面向未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提出新的战略构想和发展目标,实施高职教育集群发展的六大工程项目:专业集聚工程、名师集聚工程、教育质量工程、共享平台工程、机制创新工程、项目保障工程。
关键词:
示范性 高职教育园区 建设成效 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蓓 董裕乾 李洁琦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共青团、学生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及访谈,深入分析了常州科教园六所高校学生干部队伍臃肿原因,阐述了依托"精简与效率原则"开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三条方法与途径:科学选拔,精简源头;培养梯队,避免断层;强化管理,提高效率。
关键词:
精简与效率原则 学生干部 梯队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善江
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关键是创新运行机制和合作机制,核心是强化动力机制。园区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合作的动力源主要来自学校、企业、政府、学生四大方面。政策保障机制、组织领导与协调机制、利益平衡与补偿机制、评估激励机制等"四大机制"给力园区优质教学资源真正共享。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志君
基于人才强国战略影响下,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每逢高考季,我国都有数以千万计的高考学子参加考试。一部分金榜题名进入高等院校,还有一部分落榜学子为求一技之长进入高职院校。以鉴于此,一方面我国面临普通人才过剩局面,应届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另一方面我国又面临着人才稀缺问题,真正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并不多,多数学生缺乏对红色基因的深刻认识,价值追求有待提升。文章主要是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选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人才强国 人才过剩 社会焦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善江
随着产业结构由块状向集群演进,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愈来愈受到关注。着眼区域"产业、专业一体化",常州高职园区建设了18个重点专业群,专业设置覆盖七大新兴产业的85.71%,而与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医药、新能源对应的专业群建设尚显不足。基于提升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的适应性,未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专业群建设宜采取四大发展策略:宏观调控、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