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47)
- 2023(4642)
- 2022(3790)
- 2021(3748)
- 2020(3198)
- 2019(6896)
- 2018(6886)
- 2017(12701)
- 2016(7296)
- 2015(8068)
- 2014(8137)
- 2013(7466)
- 2012(6779)
- 2011(6116)
- 2010(6172)
- 2009(5677)
- 2008(5723)
- 2007(5443)
- 2006(4711)
- 2005(4041)
- 学科
- 济(23670)
- 经济(23525)
- 管理(17102)
- 业(15090)
- 企(13584)
- 企业(13584)
- 方法(11285)
- 学(10460)
- 理论(8091)
- 数学(7737)
- 中国(7710)
- 数学方法(7638)
- 教育(6752)
- 财(6544)
- 和(6091)
- 业经(6054)
- 农(5909)
- 制(4793)
- 工作(4280)
- 社会(4258)
- 务(4152)
- 财务(4145)
- 财务管理(4136)
- 企业财务(4048)
- 教学(3931)
- 技术(3700)
- 银(3693)
- 银行(3680)
- 融(3598)
- 金融(3597)
- 机构
- 大学(102895)
- 学院(96520)
- 济(34319)
- 经济(33459)
- 研究(33218)
- 管理(32689)
- 理学(28026)
- 理学院(27634)
- 管理学(26919)
- 管理学院(26719)
- 中国(22642)
- 科学(21413)
- 京(20997)
- 财(18150)
- 农(16920)
- 所(16863)
- 范(16239)
- 师范(16075)
- 研究所(15434)
- 江(14949)
- 业大(14901)
- 中心(14691)
- 财经(14379)
- 农业(13353)
- 经(13057)
- 北京(12983)
- 师范大学(12613)
- 州(12027)
- 院(11552)
- 经济学(11391)
- 基金
- 项目(64587)
- 科学(50309)
- 研究(48108)
- 基金(45750)
- 家(39811)
- 国家(39437)
- 科学基金(33386)
- 社会(31402)
- 社会科(28439)
- 社会科学(28423)
- 省(25629)
- 教育(24525)
- 基金项目(23893)
- 划(21621)
- 自然(21040)
- 自然科(20599)
- 自然科学(20592)
- 自然科学基金(20260)
- 编号(19504)
- 成果(18600)
- 资助(18493)
- 重点(14753)
- 部(14655)
- 性(14400)
- 课题(14310)
- 大学(13413)
- 创(13406)
- 教育部(12791)
- 科研(12732)
- 发(12712)
共检索到146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贾云鹏 刘青秀
高校校名的变更体现在层次、学科、地域和类型四个方面,并呈现出累进性特点。高校之所以进行累进性更名是因为校名能有效传递本学校的基本信息,累进性更名可提高学校在高校中的结构性网络位置并促进学校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高校累进性更名反映了高校间竞争关系的存在、高等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备以及国家对教育符号资源的控制,它同时也启发我们,只有根植于本土文化的竞争才是最有效的竞争。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高校 更名 累进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樊凡
本文通过对一些与"农村社会结构和特征""农村社会组织""小农化(去小农化)""农村留守人口问题""村民自治问题""乡村教育问题"等有关的文献进行"再田野化"的调查和反思性研究发现,在农村社会学研究中至少存在以下四个没有受到关注的问题:一是有些研究者常常基于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知识偏好对研究对象进行刻意的裁剪和装扮,进而出现了普遍且严重的学术割据现象;二是有的学术表述中不乏"符号暴力"面相;三是有的研究者刻意把农村社会问题话题化;四是有些文献更多展现的是研究者对农村社会的"消费"而非责任。上述问题的存在是部分学者"责任伦理"匮乏的表现。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为了促成学术责任的落实,有必要对农村社会学研究进行重新定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大源
时间作为一种社会建构,旨在将人与世界联系起来,亦即将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联系在一起。职业和教育是将人与世界联系起来的两个重要的社会时间事件,时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时间与职业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存在职业时间由他者支配和职业时间由本己设计这两种职业时间形态。对时间与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存在宏观层面的时间制度、中观层面的时间结构和微观层面的时间逻辑这三个教育时间的层次。
关键词:
职业 教育 时间 社会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心想
本文从社会学的二重性,即科学性与人文性角度出发,尝试分析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首先,通过回顾美国社会学学科发展历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张力,总结出一些经验和特征。接着,对由于范式挑战而引起的对社会学“科学性”的质疑进行梳理,进而从逻辑、实证与有限理性方面对社会学的科学性进行定义。最后,通过对中国社会学可能的“特色”来源与“特色”自觉意识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要扎根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土壤,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下的“人文性”共同发挥作用,发展出中国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俱强且和谐一体的社会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莉
采用社会学理论来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的变革,具有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凸显"人本"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优势。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环节存在诸多弊端,如知识学习与职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冲突、学科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壁垒、僵化的教学体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立等。基于社会学视野,文章从突出人本理念、转变教学思路、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和互动性强的课堂氛围三个方面提出了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
社会学视野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 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肇丰
从社会学角度看,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以非学术性知识重构学业评价标准,使人际交往成为教育的内容和目的,而同质分组又可能强化层际差异。基础教育改革应构建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机制,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学生 发展 社会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储兆瑞
一、西方性革命的由来与发展西方性革命始于19世纪末,革命的对象是西欧北美从17世纪以来建立的基督教新教性文化,尤其是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风尚及其性观念、性伦理。性革命的真正发展是在20世纪,是从西欧最先开始的,并长期以西欧为中心。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初,中心转到了美国。在性革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华
战后,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深入,社会已逐步由传统的物质形态向信息形态转变,原有的以物质创造为目的人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也不能再适应新型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对劳动力资源的观念结构、能力结构进行重组。作为劳动力养成所的教育领域首当其冲地受到这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常亚慧 李永康
传统中作为引导者与价值传承者的"师者"身负多种职能,其中要者乃在于道德和神启,专业能力居于次位。教师专业化则秉持"专业教师"之现代教师观,强调作为专门职业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其根源是现代社会所信奉的工具理性。由此,教学工作变成了一项技术任务,教师则成了"匠人"式的普通职业者。教师专业化在两种不同的教师观之间产生了内在张力,受此影响的教师教育又加剧了这一情况。谨防表层专业化、确立合理教师观、革新教师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 教师观 教师教育 教育社会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樊凡 陈毅
从学科属性上看,农村公共管理研究作为公共管理学科内部的一个分支和领域,是以致用为要、以实践为本的,其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甄别、捍卫和创造公共价值。然而在当前这个无不以“实证”研究为尚的学术形势中,农村公共管理研究普遍或多或少发生了社会学转向,甚至被无意或有意地社会学化了,由此也造成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社会学转向的分析与反思,发现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取向上对以描述性知识和解释性知识的厚爱,很大程度上遗忘了农村公共管理研究应以生产实践性知识为志;二是研究方法上对实证社会学和解释社会学研究路径的偏信,相当程度上弱化了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的责任感和开拓性;三是研究过程中对社会学资源的过度依赖,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的敏锐性和专业性。尽管要更好开展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离不开社会学的参与,但社会学不能因此而成为制约、支配乃至定义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的力量。与此同时,农村公共管理研究学科属性的异化势必会威胁和伤害到学科自身的独特性和必要性。遗憾的是,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界尚未对自身的社会学化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学科属性异化的问题加以关注并形成反思。这意味着,走出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的社会学化、树立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自觉,是有效开展农村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前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有升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式的核心在于其对教育现实的特定的"问题化"的方式,由此确立起该学科相对独到的研究问题领域及基本理论范式。英国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所建构出的研究问题聚焦及由此所形成的理论范式代表着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种方向。对教育获得与家庭背景之显性关联的聚焦;对教育实践问题的深度洞察;对教育治理与教育政策的批判性审视;以及对教育之民主改进与社会重建的总体探讨,是英国教育社会学在发展过程中所确立的主要问题领域。以伯恩斯坦及扬为代表的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社会学洞察代表着教育社会学思想的大成。这可为当今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期刊] 求索
[作者]
何祎金
殖民主义是西方社会学兴起的重要历史情境,不仅加速了社会学在全球的传播,还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核心与边陲的全球知识分工体系。二战之后,民族独立的浪潮催生了亚非拉国家的学术本土化运动。不同版本的本土化计划纷纷提出,致力于打破对西方的学术依附,发展建立与本土社会存在现实关联性的学术研究。发展本土化与自主学科几乎成为今天全球社会学的共识。非西方社会学的多元本土化实践,对自身学科历史的反思与重构,为中国社会学在新时代的学科建设与本土化新探索提供了有价值的镜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东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的课程编制从指导思想、目标设定、内容选择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存在着一种文化性缺失,本文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分析,对当前我国课程编制现状进行了一定的批判与反思,并从社会学角度进行了相应的初步建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蕾
从法社会学的视角看,高校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要根据危机的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危机管理理念,首先应建立全员化的危机预防与控制体系,确保危机管理能够涵盖所有部门和所有环节;二是建立集权化的危机化解与处置体系,确保危机有专门的、对应的岗位来负责;三是建立关联化的危机评估与结果处理体系,通过有系统有秩序地运用高度组织化、专门化的控制形式,达到对危机的社会控制。
关键词:
应急管理机制 全员化 集权化 关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