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9)
2023(7655)
2022(6252)
2021(5931)
2020(4819)
2019(10974)
2018(11083)
2017(17893)
2016(11128)
2015(12581)
2014(12606)
2013(10985)
2012(9741)
2011(8851)
2010(9136)
2009(7809)
2008(7533)
2007(7107)
2006(6170)
2005(5318)
作者
(27464)
(22849)
(22714)
(21507)
(14396)
(11007)
(10392)
(8855)
(8683)
(8314)
(7731)
(7500)
(7426)
(7283)
(7092)
(6980)
(6889)
(6803)
(6622)
(6436)
(5940)
(5713)
(5607)
(5406)
(5245)
(5073)
(5066)
(4958)
(4693)
(4657)
学科
管理(29261)
(27338)
(25305)
经济(25293)
(23266)
企业(23266)
教育(22981)
技术(16388)
中国(16005)
技术管理(11430)
理论(11422)
教学(10914)
方法(10715)
数学(9042)
(9040)
数学方法(8911)
业经(7422)
(7390)
研究(6817)
(6482)
学法(6259)
教学法(6259)
农业(6083)
学校(5684)
(5624)
发展(5543)
(5417)
地方(5370)
学理(5333)
学理论(5333)
机构
大学(140867)
学院(135385)
管理(47032)
研究(46825)
(43223)
经济(41926)
理学(40843)
理学院(40297)
管理学(39386)
管理学院(39100)
教育(33353)
(30608)
(30538)
师范(30413)
科学(28163)
中国(25912)
师范大学(24370)
(23104)
(22027)
技术(21683)
(20776)
研究所(20333)
业大(20225)
中心(20194)
北京(19722)
职业(19109)
(18841)
(17887)
(17019)
农业(16116)
基金
项目(92404)
研究(77939)
科学(74869)
基金(60428)
(51460)
国家(50794)
教育(46789)
社会(45588)
科学基金(43795)
社会科(42931)
社会科学(42921)
(41964)
(35968)
编号(34356)
基金项目(32126)
成果(30751)
课题(28985)
(25986)
自然(25941)
自然科(25429)
自然科学(25424)
自然科学基金(25039)
(24482)
创新(23015)
重点(22560)
规划(22418)
资助(22006)
(21741)
(21486)
项目编号(20920)
期刊
教育(63133)
研究(49643)
(45606)
经济(45606)
中国(44603)
学报(19354)
管理(18918)
技术(18565)
(18039)
科学(17408)
大学(16563)
职业(16139)
(13794)
学学(12879)
农业(12862)
(10107)
论坛(10107)
技术教育(9936)
职业技术(9936)
职业技术教育(9936)
科技(9703)
高等(9561)
图书(9391)
高等教育(8063)
(7925)
成人(7920)
成人教育(7920)
业经(7852)
(7532)
书馆(6915)
共检索到212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荣生  眭国荣  李慧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对理工高校的时代要求。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理工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许海元  张占平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生力军和知识创新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应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和推进布局结构的调整,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优势,培养和造就大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做到这一点,高校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申纪云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引起了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高校素质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转变为学校的教育行为,特别是上升为国家的教育行为,成为今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4月24日胡锦涛总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家伦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具体、明确地提出要坚持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指导我国的科技工作,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自主创新,主体是企业,关键在人才。现代大学具有三方面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建平  王萱  
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素质,归根结底,即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成败。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有很多,但逻辑教育无疑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素质的根本方法。面对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职业院校在培养创新精神、开展逻辑素质教育方面责无旁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确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教学改革重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玉波  
2011年11月1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2011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顾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为研究分会揭牌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是大学践行文化育人的根本路径。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历史时期,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凝聚一批关心、热爱、从事高校素质教育的教育家、管理者、学者,深入开展素质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探索,意义重大。对推进我国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学习借鉴世界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大成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起来,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国民素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内高校开展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深度、广度、体制机制上还存在差距。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断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不断推进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眭依凡  
如同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推进遇到困难一样,高校的素质教育进展及其效果亦不容乐观。推而不进及效果不佳的原因除了高校对素质教育未予真正重视外,另就是不少高校走进了素质教育的误区:在教育理念上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或通识教育,人为导致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冲突;在教育措施上把素质教育简单化,等同于开设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余善云  
文章较为深刻地剖析了当前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要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从而建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课程结构模式,建立适应远程开放教育需要的教与学模式,建立能全面反映学生成绩的质量评价模式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眭依凡  
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我国针对应试教育等弊端而提出的"素质教育"概念,揭示了教育的真谛,从而得以从一种流行的教育理念成为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教育行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刁凤琴  喻芒清  
“财富源于人力资源” 的21世纪正带着诱人的机遇和挑战向我们走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已是不可回避的主旋律。高校作为未来人才的摇篮,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当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营造一个全新的素质教育大环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裴钢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说到底,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尤其必须造就一支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他强调:"高素质人才是决定国家和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友生  陈阳君君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那么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全教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纲要的出台与贯彻落实,对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