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52)
- 2023(2738)
- 2022(2244)
- 2021(2224)
- 2020(1974)
- 2019(4362)
- 2018(4514)
- 2017(7961)
- 2016(5099)
- 2015(5805)
- 2014(5844)
- 2013(5179)
- 2012(4768)
- 2011(4316)
- 2010(4483)
- 2009(4045)
- 2008(4266)
- 2007(4033)
- 2006(3618)
- 2005(3153)
- 学科
- 管理(14239)
- 业(12623)
- 济(12229)
- 经济(12202)
- 企(11362)
- 企业(11362)
- 财(6734)
- 务(5536)
- 财务(5532)
- 财务管理(5526)
- 企业财务(5341)
- 方法(5151)
- 教育(4701)
- 中国(4556)
- 学(4429)
- 数学(4133)
- 数学方法(4035)
- 理论(3781)
- 农(3517)
- 工作(3155)
- 教学(2921)
- 融(2788)
- 金融(2787)
- 业经(2754)
- 制(2740)
- 学校(2721)
- 银(2720)
- 银行(2707)
- 行(2589)
- 和(2492)
- 机构
- 大学(70137)
- 学院(65456)
- 研究(22179)
- 管理(20927)
- 济(20479)
- 经济(19839)
- 理学(17805)
- 理学院(17540)
- 管理学(16915)
- 管理学院(16824)
- 中国(16096)
- 科学(14853)
- 京(14789)
- 范(12283)
- 师范(12167)
- 所(11792)
- 农(11771)
- 财(11599)
- 江(11174)
- 研究所(10890)
- 业大(10400)
- 中心(9827)
- 师范大学(9469)
- 农业(9315)
- 北京(9249)
- 州(8949)
- 财经(8874)
- 教育(8435)
- 经(7987)
- 院(7790)
- 基金
- 项目(42364)
- 研究(32574)
- 科学(32532)
- 基金(28817)
- 家(24889)
- 国家(24658)
- 科学基金(20493)
- 社会(18555)
- 省(17474)
- 社会科(17408)
- 社会科学(17400)
- 教育(17024)
- 基金项目(15373)
- 划(14917)
- 成果(14115)
- 编号(14054)
- 自然(13355)
- 自然科(13066)
- 自然科学(13058)
- 自然科学基金(12825)
- 资助(11783)
- 课题(10754)
- 重点(9895)
- 部(9386)
- 高校(9291)
- 年(9138)
- 项目编号(8945)
- 大学(8933)
- 创(8929)
- 发(8863)
共检索到102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庆成 莫蕾钰
运用道德领导的方式引领学术型公共组织成为有责任担当的实体。确立多方参与的民主决策机制,将潜在的伦理冲突的风险最小化。引入专门人才从事专业性极强的高校筹资事业,服务于"双一流"建设。据中国校友会网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累计接收校友大额捐赠总额突破230亿元,突显高校筹资的巨大潜力。高校这一组织的学术性与公共性要求筹资行为必须与其责任、使命和社会形象契合,亦即高校筹资应接受基本伦理准则和共识的调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丁瑞莲 徐婷婷
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深入和公众金融资产的不断增加,金融的社会属性日益明显。金融既是现代社会的核心公共资源,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手段,金融对发展权利、社会稳定、代际公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经济的金融化凸现了金融在社会和谐中的价值指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谢娟
教育大数据是由数据主体、数据客体、教育活动和教育数据四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教育大数据的伦理诉求具体表征为主观上的自我保护需要和客观上的社会保障需要,明确伦理诉求是治理伦理风险的前提条件。教育大数据的伦理诉求是数据主体和数据客体等结构要素对伦理价值的共同追求,即数据主体以"有用无害"为表征的内生性诉求,数据主体以"责任担当"为表征的外发性诉求,数据客体以"数据权利"为表征的内生性诉求,数据客体以"制度保障"为表征的外发性诉求。四个方面的内涵表征相互关联,形成从低到高的伦理诉求层级。教育大数据伦理诉求的最终实现有赖于教育大数据伦理共同体的建立和维系,即以伦理精神共同体促进共识性伦理信念的形成,以伦理交往共同体打破沟通壁垒、明确责任担当,以行业规范共同体实现数据权利的制度保障,以伦理文化共同体增强大数据技术与教育人文的共通。
关键词:
教育大数据 伦理共同体 伦理诉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天源 薄存旭
当前,高校社会服务伦理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对导引精神的偏执动摇着社会服务伦理的取向;对预期目标的盲视拓深着社会服务伦理的偏差;对服务对象的偏好影响着社会服务伦理的基调。因此,确定良好伦理秩序,不但有利于呼唤高校文化自觉,解除高校功利性发展困境,而且还可以合理确定高校社会服务的角色,并正视教育服务的能力限度。
关键词:
高校 社会服务 伦理取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爱玲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合作学习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伦理关怀的缺失,使得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而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从伦理学的视角来透视合作学习使得我们更接近于一种哲学的方式来反省该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其中,教育的伦理品性是合作学习伦理探究的着眼点;学习的本真含义是合作学习伦理探究的契入点;人是目的则是合作学习伦理探究的落脚点。
关键词:
合作学习 伦理 道德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曹辉
公民伦理是公民社会伦理生态结构中的基础性构成,它形成并作用于公民的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呈现了个人以公民身份与其他公民进行交往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作为公民德性核心要素的民主、平等、责任、信任等价值观念,是公民社会伦理生态结构中的主导元素。现代公民教育通过创设有意义的公民生活情境,以交往、对话和协商为主要方式,促进了公民道德理性水平的提升,是公民社会构建伦理生态的重要推动力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霍海洪 戴双翔
教学是一项富有道德理想和伦理使命的善的活动。从伦理学的角度看,追求优良道德是中国伦理学世纪发展的自觉要求;从教学论的角度看,追求优良道德是现代教学价值引领的应有之义,更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要规约。让教学回归善的本性,使其成为实践优良道德的事业,是教学伦理价值发展的时代使命。
关键词:
优良道德 教学道德 现代教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晶
工具理性职业教育目的带来伦理的困惑:工具化导致职业教育目的的伦理意蕴丧失,理性化致使职业教育目的的人本价值虚无。现代教育目的不能放弃人的幸福之终极追求,追求职业幸福感是现代职业教育目的的应有之义。职业教育目的的伦理诉求最终将体现于职业教育的课程,将职业的文化价值认同作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目的前提条件,对职业活动效能的理解和信念置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职业活动的环境体验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金生鈜
公民是积极参与公共实践、具有公共理性、承担公共伦理义务、促进公共福祉的道德主体,其根本特征是具有公共认同、公共理性、公共风范等构成的公共精神。政治是公民合作的实践体系,其目的是追求公共福祉,政治通过法治与制度实践,提升公民技能;教育通过学校生活形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教育培养伦理型公民,才能把人的健全发展与社会的良好建构统合起来。当代教育需要走出对个人谋取市场化利益的工具性职能训练,在制度、目标、内容、结构的全方位改革中转向公民精神的培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海龙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当代许多人类活动却在极大地破坏生物多样性。要切实有效地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就必须修正错误的伦理观念,树立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伦理观。生物多样化生存具有其内在价值,人类必须承认和尊重其他物种存在的权利。人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义务承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平等性原则、自组织原则。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伦理观 原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廷福
在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引导传统师德向教师专业化时代的专业伦理过渡,成为教师队伍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我国教师专业伦理的建构必须克服传统师德生成方式的不足,实现从身份伦理向专业伦理、从经验方式到理论方式的转换,注重教师专业伦理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才能科学、合理地建构我国的教师专业伦理。
关键词:
教师 传统师德 专业伦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勇 李永山 赵丽欣
从职业道德转向专业伦理,是辅导员专业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经之路。从职业道德观入手,探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下的辅导员职业行为,提出"发展本位"这一核心理念,认为能够将"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合理内核包容于一体,促进辅导员职业道德向专业伦理观念的转变。确立以生为本、群体至上、教育公正、爱教敬业和德福一致等五项基本原则,来规范评价辅导员的专业行为。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专业伦理 核心理念 伦理原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晓梅
公正伦理和关怀伦理作为伦理学领域的"不同的声音"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实践的"武器"。无论是对于大学生的个体发展还是国家社会的群体发展,公正原则和关怀原则都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两个问题上把握好公正和关怀两个原则,并将其应用到学生工作所肩负的德育、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等各项工作中。
关键词:
公正伦理 关怀伦理 学生工作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米川
<正>回溯人类发展史,技术与伦理历来是个“二律背反”式的亘古难题。而在“技术越来越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的人机世或人工智能世代,随着AIGC在“互动本体论”意义上在人类“主体间性”的嵌入,这种难题更是演变为一种生死攸关的社会风险问题。古今中外从来不乏对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深表忧思甚至痛斥。庄子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视“桔槔”之灌溉工具若敝履,宁愿“抱瓮而出灌”。柏拉图《斐德罗篇》中讲到法老萨姆斯对发明文字的塞乌斯说“文字恰恰促进了遗忘,因为人们依赖于外在的符号,疏于用心记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廖婧茜
从八次课程改革的经验来看,课程改革经常从轰轰烈烈走向步履维艰,这不仅昭示着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同时也凸显着课程改革存在结构和规则方面的缺陷。要深刻理解这些矛盾,首先要对课程改革的本质进行剖析。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对课程改革进行解构和分析,课程改革本质上是权力、制度、秩序破除和再造的博弈过程,在这一博弈的过程中,存在权力失约、制度失衡、秩序失范等伦理困境。为解决这一困境,需要做到:优化课程改革的权力配置,彰显课程改革权力的民主与正义;凝结想象的课程发展共识,追求课程改革制度的公平与公正;明晰行政介入的界限范围,维护课程改革秩序的自由与和谐。以上这些应成为课程改革的伦理诉求。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伦理诉求 权力 制度 秩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