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00)
- 2023(5059)
- 2022(4152)
- 2021(3671)
- 2020(3001)
- 2019(6649)
- 2018(6283)
- 2017(10616)
- 2016(6590)
- 2015(7435)
- 2014(7448)
- 2013(6519)
- 2012(5869)
- 2011(5084)
- 2010(5242)
- 2009(4780)
- 2008(4816)
- 2007(4559)
- 2006(3910)
- 2005(3402)
- 学科
- 管理(21225)
- 济(20664)
- 经济(20649)
- 业(15639)
- 企(14313)
- 企业(14313)
- 方法(11325)
- 数学(9741)
- 数学方法(9473)
- 财(6525)
- 中国(6077)
- 教育(5597)
- 工作(5168)
- 务(4915)
- 农(4912)
- 财务(4899)
- 财务管理(4883)
- 理论(4810)
- 学(4730)
- 企业财务(4713)
- 业经(4693)
- 和(4385)
- 环境(4073)
- 制(4027)
- 划(4020)
- 教学(3993)
- 研究(3895)
- 地方(3861)
- 体(3483)
- 学校(3418)
- 机构
- 大学(90267)
- 学院(86116)
- 管理(33737)
- 理学(29125)
- 理学院(28840)
- 济(28336)
- 管理学(28026)
- 管理学院(27897)
- 经济(27504)
- 研究(27311)
- 中国(19634)
- 京(19354)
- 科学(17678)
- 财(14530)
- 业大(13561)
- 范(13297)
- 师范(13211)
- 江(13199)
- 农(12988)
- 所(12932)
- 中心(12773)
- 北京(12102)
- 研究所(11819)
- 财经(11402)
- 院(10906)
- 州(10824)
- 师范大学(10242)
- 经(10234)
- 农业(10142)
- 技术(9911)
- 基金
- 项目(60523)
- 科学(47373)
- 研究(45784)
- 基金(41432)
- 家(35756)
- 国家(35472)
- 科学基金(30949)
- 社会(27591)
- 社会科(26162)
- 社会科学(26150)
- 省(25043)
- 教育(23008)
- 基金项目(21012)
- 划(20702)
- 自然(19800)
- 自然科(19353)
- 自然科学(19349)
- 编号(19147)
- 自然科学基金(18944)
- 资助(17345)
- 成果(17065)
- 课题(14431)
- 重点(13805)
- 部(12996)
- 项目编号(12390)
- 创(12290)
- 发(12092)
- 科研(11906)
- 高校(11774)
- 大学(11744)
共检索到128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军文 刘念才
质量是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定性。科学研究质量既有包括问题选择、研究方法、理论运用、结论新颖性、推理过程、书写表达等内在要求,也有可以用被引次数等定量指标测量的外在表现。高校科研评价的定量指标具有质量属性。定量指标在使用中偏离质量属性的原因包括评价实践中允许用定量指标的数量标准替代质量标准的规则导向、定量指标对科学家科研行为的误导、容易定量评价的成果对不易定量评价成果的"挤出效应"和指标自身缺陷等。加强高校科研评价定量方法与质量导向的兼容性,需要实行以定量评价指标为参考的代表作同行评价制度;适当减少定量评价使用范围;实施定量指标质量标准对数量标准的单向替代;加强个性化数据平台建设,提高定量评价指标基...
关键词:
高校 科研评价 质量导向 定量指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段洪波
高校科研评价应积极探索以质量为导向、以服务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机制,加强教学部门与科研部门的协同,在教学评估中提高科研创新融入教学的考核权重;在科研评价中加大对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成果的引导,鼓励并推动各层次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在教师职称评定上不断探索科研促进教学、教学推动科研、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制度设计。这对促进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保证科研可持续发展,提升科研成果的育人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能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黎明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高校的科研评价制度及其运行现状进行系统阐述,指出高校在科研评价制度构建与运行过程中缺乏教师、学生和学术共同体等利益主体的主动参与,科研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权力存在一定的越位现象。美国作为高校科研评价的肇始之地,重视科研评价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利益表达,其倡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念和多方参与机制对改进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胡咏梅 段鹏阳 梁文艳
自法雷尔以来,效率和生产率分析方法取得了诸多新进展,参数与非参数方法各具特色。高校科研生产具有典型的多投入、多产出的特征,将效率和生产率分析方法引入高校科研评估领域,对于高校科研发展制定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效率和生产率分析的理论方法及其实证研究,讨论了高校科研评价实践应用中存在的局限,分析高校科研效率和生产率研究进一步深入和扩展的空间,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方法论和研究设计方面的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张甫香 张健
文章探讨了高校预算绩效偏离度评价指标设计的路线,以及指标口径、指标选取、评价标准、指标转换、指标赋权、指标计算、值与定级等实质性问题,给出了可操作可考评可追源的22个偏离度评价指标。
关键词:
高校 预算 绩效 偏离度 指标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朱军文 刘念才
科研评价虽以科研成果或科研表现为基础,但评价的结果必须与科学的本质规定性相一致。本文根据科研成果在评价中角色的不同,将科研评价分为"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和"以科研成果为指标的评价"两大类,在系统梳理"同行评议"和"科学计量学评价"两种方法的合理性及缺陷基础上,对现行各具体类型科研评价的方式进行了综述,根据评价对象、评价目标与评价方法契合的原则,提出了同行评议与科学计量学方法在不同类型评价中相互协同的改进框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慧芝 刘振天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进行了系统规划。有效推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改革,在评价内容上,要注重"分类"评价和"贡献"引领;在评价手段上,要着力建设负责任的同行评议制度;在评价实施上,要做到积极稳妥、分步到位,引领高校教师提高科研水平。
关键词:
高校教师科研评价 同行评议 分类评价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成 李连喜
读者的偏离行为是指那种同图书馆所确认的社会价值观念及其相应的读者行为规范相互脱离甚至发生冲突的社会行为。由于偏离行为对社会影响具有负面性质,必须予以控制和纠正。从一定意义上讲,图书馆的读者管理工作实质上就是不断克服和控制读者偏离行为的过程。一读者的偏离行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根据其行为对象来划分,可区别为4种类型。1 破坏性偏离行为。这种行为将造成图书馆物质环境恶化,公共设施和备品破坏或丢失。具体表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杰远
一般而言,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某一个时代的教育水平往往通过受教育者达成的基本素质和创造力来判识,这一鉴别的过程和结果也从另一个角度验示其国民受教育偏离的程度。对受教育者所达成的基本素质和创造力的表现有许多复杂的要素,其核心表征当属语言文化与数学的习得、传承与创新,原因有二:一是受教育者个体及群体的基本素养以及社会人文与理性由此发端而衍生;二是如同哲学家所言,语言文化和数学是科学创造的一对翅膀。任何国家民族在任何时代的科学探求以语言文化和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华生 傅捷 汲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引入国际上通行的等级期刊论文评价体系,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科研水平的提升与科技发展,然而也带来“唯论文论”等问题。针对科研产出活动的特殊性,由于论文的发表与科研成果真正价值与贡献的显现存在时滞,现行基于期刊的科研成果评价激励体系或将引致系统性偏差。研究表明:跨期激励合约能有效弥补由于认识时滞所引致的激励机制偏差,从而构成对现有制度的帕累托改进;在跨期激励合约的具体设置上,后验科研成果价值与贡献所需要的时间越长,跨期的激励效应越大。进一步,跨期合约基础上引入门槛在劳动力市场异质化程度较大时可缓解逆向选择问题,而这正是科研领域人力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据此,应建立科研成果的跨期再评价体系,吸引相关专业者参与,优化以论文为基准和标识的科研成果评价激励体系。
关键词:
跨期合约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 科研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志利 魏慧敏
中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是调整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增加社会积累的客观要求。中职教育出现以就业为导向和以升学为导向的"双向裂变"状况,主要是由于受到中职学校生源、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追求高学历思维和部分地方政府功利思想的影响。"矫正"中职教育办学导向的"偏离"倾向,需要坚定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积极拓展招生领域,不断改革教育模式,推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加强规制建设。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办学导向 偏离 矫正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以西南地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精准扶贫实践为分析对象,考察了精准扶贫实践的偏离问题,并从基层治理的角度对偏离的原因进行了阐释。从精准识别来看,横截面识别、标准化、僵化的指标与村民生活的动态变化、村庄现实的不规则性以及村庄道义相偏离;而在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中,偏离主要表现为扶贫资源投入的内卷化和人力投入的内卷化。研究从基层治理的角度阐释了精准扶贫实践偏离的原因。在村庄层面,精准识别的"去政治化",即未能形成对大多数村民的政治动员,是导致实践偏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县、乡层面,精准扶贫实践中"行政吸纳政治"的逻辑也是实践偏离的影响因素,以专业化、标准化为特征的技术治理、将"树典型"作为目的而非手段、事本主义逻辑,都是构成精准扶贫内卷化的原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光钦
科研评价是大学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有效的评价实践是促进大学学术发展的支撑力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众多大学愈来愈关注和强化科研评价对促进学校发展的特殊作用。特别是,以资助性奖励为主要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已经引发了一些大学学术目标的偏移和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