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7)
2023(6319)
2022(5025)
2021(4541)
2020(3758)
2019(8223)
2018(8327)
2017(14944)
2016(8302)
2015(9657)
2014(9665)
2013(9172)
2012(8772)
2011(8190)
2010(8554)
2009(7780)
2008(7458)
2007(7302)
2006(6690)
2005(5866)
作者
(22805)
(19271)
(19175)
(18521)
(12273)
(8828)
(8717)
(7428)
(7403)
(7069)
(6813)
(6365)
(6302)
(6041)
(5934)
(5887)
(5625)
(5585)
(5480)
(5261)
(5099)
(4649)
(4623)
(4555)
(4442)
(4349)
(4230)
(4147)
(3944)
(3758)
学科
(56298)
经济(56272)
管理(21792)
地方(17480)
方法(14355)
中国(13894)
数学(12741)
数学方法(12690)
(12679)
地方经济(12209)
业经(9544)
(9293)
企业(9293)
(9173)
(8726)
环境(7136)
(6886)
经济学(6743)
(6739)
(6713)
(6698)
教育(6683)
农业(6429)
(6264)
金融(6264)
理论(5946)
(5849)
产业(5744)
(5552)
银行(5549)
机构
大学(118956)
学院(116089)
(57906)
经济(56741)
研究(44378)
管理(38778)
中国(33475)
理学(31593)
理学院(31200)
管理学(30590)
管理学院(30359)
(25328)
(25216)
科学(23879)
(21506)
(19796)
中心(19751)
经济学(19604)
研究所(19051)
财经(18791)
(17350)
师范(17248)
经济学院(17241)
(16965)
北京(16413)
(16023)
(15543)
(14677)
业大(13590)
财经大学(13588)
基金
项目(68944)
研究(56117)
科学(53596)
基金(46931)
(39128)
国家(38773)
社会(36160)
社会科(34222)
社会科学(34212)
科学基金(33088)
(27859)
教育(26913)
基金项目(24124)
编号(23167)
(22170)
成果(21012)
资助(19017)
自然(17709)
课题(17640)
自然科(17234)
自然科学(17231)
自然科学基金(16911)
(16862)
重点(15726)
(15277)
(14980)
国家社会(14904)
发展(14526)
(14316)
大学(14292)
期刊
(76906)
经济(76906)
研究(44423)
中国(32157)
教育(21468)
(19884)
管理(17666)
学报(14397)
(13612)
经济研究(13075)
科学(12799)
技术(12550)
大学(12470)
(11408)
金融(11408)
财经(10913)
学学(10473)
图书(10092)
(9759)
业经(9700)
问题(9399)
农业(9126)
书馆(7739)
图书馆(7739)
技术经济(7550)
(7007)
世界(6679)
统计(6235)
(6204)
论坛(6204)
共检索到205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厚德  
党的十三大提出,把教育和科技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地位。因此,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高等学校理应做出重要的贡献,这意味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在宏观调控方面,面临着关键性的转折。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有一个改革的“龙头”就是拨款制度改革。不过教育部门除少数研究所外,并未触及这项改革。教育部门的科研活动,并不都以独立的科研机构进行活动,它们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有其自身的活动规律,并不能照搬科技界的政策。但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应该面向经济建设,这是与科技界一致的;并且要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中,取得社会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文修  
工学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张文修等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工学研究生占有一个很大的比重。根据不完全统计,工学研究生在校人数和毕业授予学位的人数都占全国在校研究生人数和毕业授予学位人数的45%左右。对于这部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锡东  李学志  
大学科技工作如何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如何为生产实践服务,作者总结了该校的科技工作,提出要坚持长期稳定的科研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并实现三者的良性循环,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高等学校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必须以三大职能为核心,肩负起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引领知识创新科技新新、推进生产力和弘扬先进文化的重任。笔者结合辽宁高等教育实际,论述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发挥协调创新体系各要素的联系和纽带作用,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完善与和谐,形成优良的创新环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博龙  
1992年4、5月,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闪岛试验场培育的6亿余尾优质中国对虾苗,除1亿余尾用于大海人工放流增殖外,其余被省内外水产养殖场(户)抢购一空,获净利润40余万元;所资源研究室石斑鱼课题组5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长久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动的历史时期。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延续40多年的美苏两极格局终结。从海湾战争到南斯拉夫的分裂和内战,从非洲索马里战乱到独联体内一些国家之间的冲突,大量事实说明.冷战结束后世界仍不安宁。但是,另有许多迹象表明,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已经拉开序幕。经济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各大国的国家战略和国际关系的重点,世界主战场已经转向经济领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林进成  
文章概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院在经济研究面向主战场,为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方面所做的工作,指出这样做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克服关门搞科研,有利于培养人才,有利于学科建设,也有利于课程建设。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群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从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对乡村旅游的表述,此后的十几年间,几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旅游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工作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工作,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范庆平  
新疆的科技系统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长期发展形成的。从它的诞生起,就缺乏与社会经济密切联系的机制。这决定了科技体制改革的长期性和困难程度,也决定了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必然性。一、新疆科研系统的主要特征——新疆科研系统建国40年来已初步形成一支专业比较配套、布局比较合理、具有一定新疆地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庆刚  周杰  刘俊  张春喜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状况,指出中学应该作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学校德育过程中,要注重德育的实效性,根据学生的特点,以中学为主,联合家庭和社区共同构建综合性的学生德育平台。并以清华附中的教育实践为例,描述了该校在德育方面的特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国华  
思考一:要改变基层科委那种一年到头选课题、报项目、争资金、抓计划、搞鉴定的“项目科委”形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上来。这几年,基层科委的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科技工作在地方仍摆不上位置,“科尾”的面貌仍未改观,争几个科技经费仍很艰难。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们的工作重点虽然转移了,但工作内容仍没有跳出以计划项目管理等硬件工作为主的圈子。目标管理的考核也还是以计划项目的是否完成为主要标准,而轻视了宏观的科技体制改革,技术政策制定与实施,促进技术进步的环境创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伯聪  
工程是直接生产力,工程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工程创新是集成性创新,工程创新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本文简要分析了工程和工程创新的性质、特点、作用、意义以及工程理念、工程观和工程人才的若干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宣炳龙  
开发区要成为外向带动的主战场中共昆山市委常委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宣炳龙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十多年的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止96年5月底,累计批办中外企业1000多家,其中三资企业36家,总投资额26亿美元,合同外资24.6亿美元。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开兵  
2014年1月,我加入凯东源,进入物流行业。适逢电商大热,O2O兴起,"最后一公里"也成为物流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三年过去,在烧了众多投资人的钞票,耗费了众多物流英雄的青春后,"最后一公里"依然没有出现清晰的商业模式,甚至没有出现一个像样的创新企业。然而,英勇的物流人,依然对"最后一公里"不离不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