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3)
2023(12446)
2022(10954)
2021(10434)
2020(8821)
2019(20444)
2018(20594)
2017(38927)
2016(21902)
2015(24929)
2014(24974)
2013(24325)
2012(21919)
2011(19696)
2010(19679)
2009(18327)
2008(18182)
2007(16302)
2006(14412)
2005(12902)
作者
(61290)
(50532)
(50357)
(48000)
(32331)
(24144)
(22967)
(19806)
(19224)
(18360)
(17362)
(17026)
(16000)
(15997)
(15542)
(15453)
(15355)
(15057)
(14517)
(14423)
(12529)
(12526)
(12084)
(11605)
(11481)
(11310)
(11180)
(11130)
(10219)
(9938)
学科
(77037)
经济(76916)
管理(75338)
(64653)
(57443)
企业(57443)
方法(35841)
数学(29924)
数学方法(29588)
(26070)
中国(20613)
(20373)
(19806)
业经(19033)
(17380)
财务(17303)
财务管理(17258)
(16778)
企业财务(16369)
理论(15429)
地方(14586)
(14453)
(13968)
(13838)
银行(13801)
(13562)
技术(13082)
(12945)
(12937)
贸易(12937)
机构
大学(304591)
学院(299545)
管理(123186)
(113027)
经济(110136)
理学(104879)
理学院(103729)
管理学(102066)
管理学院(101485)
研究(94682)
中国(72474)
(65467)
科学(58274)
(57819)
(46680)
(45440)
财经(44582)
中心(43590)
(43439)
业大(43210)
研究所(42077)
北京(41466)
(40309)
(39892)
师范(39571)
(36993)
(34511)
农业(33756)
财经大学(33134)
经济学(32661)
基金
项目(200908)
科学(157385)
研究(151022)
基金(144011)
(123510)
国家(122458)
科学基金(106054)
社会(92768)
社会科(87778)
社会科学(87754)
(78881)
基金项目(77118)
教育(70435)
自然(68756)
自然科(67092)
自然科学(67080)
自然科学基金(65864)
(65745)
编号(63159)
资助(58978)
成果(53042)
(44314)
重点(44123)
课题(43523)
(42067)
(41150)
(39979)
项目编号(39838)
创新(39114)
大学(38705)
期刊
(128816)
经济(128816)
研究(91004)
中国(63133)
管理(48901)
(47548)
学报(45112)
科学(41371)
教育(40437)
(38980)
大学(35174)
学学(32003)
农业(26836)
技术(26444)
(26263)
金融(26263)
财经(22057)
业经(20207)
图书(20077)
(18696)
经济研究(18513)
问题(16024)
理论(15831)
(15077)
科技(14727)
实践(14598)
(14598)
现代(14208)
财会(14127)
技术经济(14101)
共检索到4512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邬娟  曾靓  
高校科研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越来越重要。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通过划分高校和科研人员的权责边界,尽可能最大限度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不少问题,使改革的预期目标未能完全实现。文章结合近年来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实践,探索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经费管理机制: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出发,将激励相容理论引入分析框架,借助协同理论分析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考核、审计监督、激励、多中心治理等方面设计科研经费包干制管理机制;从政府、高校、科研人员等不同层面设计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的实现路径。旨在推动包干制落地见效,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费使用效率、调动人员积极性和提升科研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章维  
高校科研是国家科技进步的主要"源头活水"之一,是高校经费管理的热点、难点之一,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拉开科研经费"包干制"的序幕。科研经费包干制的目的是尊重科研规律,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高校科研环境,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的热情与潜力。通过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存在管理繁琐等现实问题,难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不利于提升科研水平和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提出"包干制"是相对合理可行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针对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设计了科研包干制的四大目标优化策略,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文精神并结合实际,创新性地阐述了高校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的主要内容。由于我国科研"包干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故文中所提及的有关具体实施方法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汪晶  
国家推进科研“放管服”工作以来,项目经费“包干制”的改革试点无疑是其中一项重要且备受关注的举措,各地区都在积极开展和探索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的实施方法。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同时文件要求项目承担单位要动态监管经费使用并实时预警提醒,确保经费合理规范使用,高校面临法人主体责任和财务监管风险增大的双重压力。文章从内部控制角度分析了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实施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内部控制关键要素和管理提升的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向全珍  齐佳丽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行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工作,科研经费“包干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科研经费“包干制”是科研管理制度的一项创新探索,主要目的在于为科研人员创造更加宽松的科研环境,助力科研创新成果涌现。在“包干制”试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高校作为国家科研的主力军之一,对推动科研经费“包干制”的落地实施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机制的落地,重点在于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如何松绑。基于高校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的重要意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本文提出落实高校科研经费“包干制”财务工作路径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立雨  闫嘉欢  杨可  
科研经费"包干制"对激发科研人员潜能、提升科研绩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中国科研经费政策演变的基础上,采用政策分析法对比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总结中国科研经费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改革的逻辑动因,并从考核、激励、容错、审计监督、防控预警、多中心治理6个方面设计科研经费"包干制"推进机制,以期破除科研经费改革中面临的梗阻,优化科技资金配置,调动科研人员热情,释放科研人员潜能,提升科研绩效水平。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立雨  葛蕊  孙钰  
随着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科技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科研经费“包干制”对于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于科研经费“包干制”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较为欠缺。基于实验经济学研究思路,构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双重差分(PSM-DID)方法对中国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产生的政策激励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研经费“包干制”政策实施对科研人员工作满意度起正向调节作用和正向激励作用,“包干制”政策初步体现出较强的激励效应。未来在科研经费“包干制”实施中应进一步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适度提高间接费用比例、健全柔性化科研经费管理体系、加强部门间协同与沟通、建立人性化监督审计机制,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对科研人员的政策激励效应,促进科研绩效不断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于晨琦  
文章基于“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的背景,研究两个政策共同实施的原因、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路径以及评价体系。具体而言,改革的原因是形成项目经费统筹管理制度、将激励与监督协同、两个制度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路径包括由委托单位发起“负面清单”绩效管理、政府部门发起“包干制”绩效管理、受托单位是“负面清单+包干制”的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负面清单+包干制”的具体执行者、需要各主体协同合作等;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从“负面清单”“包干制”以及“负面清单+包干制”联动的视角等三个方面设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立雨   葛蕊  
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对于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作用。以科研经费“包干制”为研究对象,结合政策执行主体和目标群体访谈数据,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顶层设计—执行意愿—价值观念—政策环境”4个主范畴构成的“包干制”政策执行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1)科研经费“包干制”政策内涵界定及顶层设计的清晰程度影响政策执行主体和目标群体的执行意愿与政策认同,进而影响“包干制”政策的执行效果;(2)政策执行主体基于自身管理需求和执行态度决定政策执行意愿并作出是否积极推进政策的行为选择;(3)目标群体政策认知构成“包干制”政策的价值观念,表现为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顺应与配合态度;(4)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为“包干制”政策的有效执行提供保障。研究结论对于推进科研经费“包干制”落实、有效发挥科研经费“杠杆效应”、提升“包干制”政策效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星彤  
在“放、管、服”理念指导下,国家不断深化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为进一步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管理自主权,充分激励科研人员创新能力,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文章从科研经费“包干制”的发展历程及实施现状,分析“包干制”下的经费管理“痛点”和财务报销现状,探究真正解放科研人员的高校财务报销制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博文  余郭莉  王和林  黄显官  
目前高校的科研项目多、科研经费额度大,但落后的管理导致大量的弊端存在,而这些问题却在学校激励政策的掩盖下,带有相当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目前所曝出的相关刑事案件来看,高校科研领域已经成为贪腐的重灾区,它不但损失浪费了大量的科研经费,更是毁掉了一大批科研人员,因此强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势在必行。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科研项目从入口到出口的全程严格管理,鼓励踏实严谨的工作者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约束投机取巧、不学无术者,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良性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雪芍  
高校科研间接费用补偿问题一直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关注的焦点。2011年,财政部、科技部颁布《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首次明确了科研经费间接费用的概念,界定了间接费用的内涵和使用范围,并大幅度提高了间接费用的补偿比例。可以说,这一举措在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目前,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项目、"863"项目在申请和结题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定鹏  
科研经费是高校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是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和保证,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的质量水平,影响着高校的正常发展和科研创新,文章针对目前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在科研管理中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李萍  郝金岩  陈洁  
随着高校社会化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高校科研和科研成果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高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也越来越多,有政府性课题经费即纵向经费、社会横向课题经费、校内科研配套立项等。相应地,高校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更复杂,高校科研经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霞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社会资金纷纷涌入高校科技领域,高校横向科研经费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如何提高横向科研经费的总量,加强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及控制,对促进高校科研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有效储备产生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当前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机制、合同、成本、成果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颖  
随着科技驱动战略发展,国家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越来越多,成效斐然,但问题亦触目惊心,主要集中于经费使用和管理方面。剖析其原因,包括认识偏差、导向有误、管理失控、财务松弛、审计缺位。文章提出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明确经费性质和使用管理责任、加强内部控制、从严财务报销、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和违法违纪问责等对策措施,以保障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健康有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