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8)
2023(6852)
2022(5834)
2021(5446)
2020(4611)
2019(10195)
2018(10319)
2017(18234)
2016(10819)
2015(12654)
2014(12659)
2013(11584)
2012(10354)
2011(9387)
2010(9747)
2009(8970)
2008(9066)
2007(8552)
2006(7407)
2005(6771)
作者
(28755)
(24064)
(23936)
(22931)
(15281)
(11454)
(10985)
(9164)
(9092)
(8942)
(8152)
(8065)
(7810)
(7568)
(7531)
(7501)
(7223)
(7185)
(7077)
(6893)
(6207)
(5986)
(5868)
(5690)
(5483)
(5430)
(5311)
(5296)
(5012)
(4824)
学科
管理(38017)
(30860)
(30003)
经济(29931)
(28163)
企业(28163)
(12786)
(12547)
方法(11494)
中国(10724)
理论(9589)
教育(9188)
数学(9049)
(8951)
业经(8932)
数学方法(8900)
(8620)
教学(8121)
(7939)
财务(7916)
财务管理(7894)
技术(7735)
体制(7513)
企业财务(7511)
(7043)
(6691)
银行(6670)
(6325)
(6263)
(6035)
机构
大学(145894)
学院(144444)
管理(52307)
(52233)
经济(50843)
研究(45279)
理学(44304)
理学院(43851)
管理学(43022)
管理学院(42768)
中国(33151)
(30243)
(29582)
科学(26070)
(24087)
财经(22024)
(21971)
(20818)
(20806)
中心(20731)
师范(20600)
业大(19867)
(19740)
研究所(19482)
(18942)
北京(18851)
技术(18223)
(16695)
财经大学(16099)
农业(16017)
基金
项目(93454)
研究(74952)
科学(73368)
基金(63744)
(53545)
国家(53011)
科学基金(46238)
社会(45124)
社会科(42576)
社会科学(42565)
(39501)
教育(38964)
基金项目(33528)
编号(32802)
(32110)
成果(29504)
自然(27988)
自然科(27363)
自然科学(27357)
自然科学基金(26870)
资助(25282)
课题(24587)
(23554)
重点(21516)
(21226)
(21042)
(20805)
项目编号(20726)
(19842)
创新(19602)
期刊
(60504)
经济(60504)
研究(45420)
中国(40242)
教育(33359)
(26176)
管理(22178)
学报(21046)
(19196)
科学(17716)
大学(17293)
学学(15097)
技术(14906)
农业(12739)
(12341)
金融(12341)
财经(11653)
职业(10363)
(10035)
图书(10027)
业经(9419)
经济研究(8689)
(7836)
论坛(7836)
财会(7723)
科技(7466)
问题(7314)
书馆(7225)
图书馆(7225)
会计(7161)
共检索到228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念年  何波  
组建科研团队是高校提升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科研团队的建设已成为全面提高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科研团队要实现自身特色并具有竞争优势必须培养团队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科研团队要保持这种核心竞争力,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爱辰  林琳  王海艳  
激励就是通过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使其朝着预期目标前进。高校青年教师不仅需要自我激励,也需要来自他人,尤其是上级部门、各级领导给予的鼓励。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发挥其激励职能,建立青年教师科研激励机制,将管理目标与青年教师的需求相结合,将有助于实现高校科研的长足发展。文章从构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激励机制的五个原则出发,探讨了如何有效构建青年教师科研激励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岳敏  
高等学校作为国家事业单位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 ,虽然几经改革 ,取得一些成效 ,但人事管理中表现出的缺乏竞争活力的惰性仍然十分突出 ,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发展 ,本文着重阐述高校现行人才激励机制的缺陷 ,深入分析其根源 ,并提出一系列健全和完善高校人才激励机制的措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广俊  张林海  
人才兴税战略是"十二五"时期税务系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如何更有效地培养与激励税务人才、特别是税务高级人才,对于税收事业的蓬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税务高级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的新突破,分析了有碍税务高级人才培养与激励的不利因素,提出了优化培养与激励机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硕亮  
科技园区工作团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团队。它是由两个以上相互依赖、共同信任、技能互补的员工组成的正式群体,通过沟通、合作和承担责任形成成员之间的高效协作。文章探讨了采取组织上的支持、确立适当的目标、制定科学的奖酬制度、建立员工沟通渠道等具体对策,对工作团队施加激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小宁,田大山  
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下讨论了非营利科研组织的激励机制。文章指出,在无法利用利润分享机制进行激励时,依靠声誉激励机制可以使得研究者为长期利益而努力工作,但是研究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对产出评价的不完全性会降低激励效果。以研究兴趣为代表的“利他主义”可以实现研究者的自我激励,从而提高研究者的努力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严维石  
通过建立数理经济模型分析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行为。当科研与教学内容之间紧密联系时,激励科研的分配政策将可以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当科研成果认定不规范时,激励政策可能是适得其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雅萍  黄美娇  
科研团队是高科技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本,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动力,保证企业持续创新的关键。文章分析高科技企业的契约特性及其人力资本价值,根据科研团队的特性,提出相应的激励机制设计,以期实现最优的激励效果,从而提高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丽梅  
采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模型研究科研团队成员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强化主体创新参与意识和知识贡献精神。在团队知识创新个体成员角色划分的基础上,论述团队知识创新中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进而分析双重关系中的知识创新激励机制,并提出基于人力资本价值差异的激励措施。团队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表明,个体成员的拟线性效用令有效努力水平与其收益独立分配,符合科斯定理的"行动有效,与利益分配无关"的思想;个体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表明,实施基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差异化激励合约,其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结果验证了知识贡献者的产出份额、努力程度以及确定性等价收入明显得到优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国兴  
文章在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构架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高校场域与高校教师惯习之间的关系透析,提出应在薪资与福利激励机制、加强高校人文气息的建设、高校教师自主权利的构建、构建高校场域与教师惯习的良性关系五个方面逐步完善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新  卿松  
高层次人才集中、知识技术密集是高等学校的鲜明特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支撑高等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当前,高校收入分配机制不健全,薪酬激励导向和作用不明显,已经成为制约高等学校人才引育和内涵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从内外因角度剖析高校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不足的主要表现与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并以高校绩效工资考核及分配方案设计为例,开展相关实证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田里  
教师是高等院校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资源。对现阶段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单一的形式、缺乏公平及效率和不完善的高校考评机制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对高校薪酬进行科学设置,建立合理、有效的高校教师等激励机制,对发展现代高校制度极具现实意义与理论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奔波  王冠甫  
人力资源开发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本文阐述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分析了激励机制对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提出了构建和谐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主要途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邓春  
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教师激励机制存在严重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激发教师的热情和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民办高校应把构建教师激励机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各种科学合理的手段更好地激发教师的热情,从而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支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广福  
分析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现状,提出了360度反馈评价的激励模型,并通过7个要素的结合,构建了具有反馈评价激励机制的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模式,对新时期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