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1)
2023(5620)
2022(4672)
2021(4340)
2020(3597)
2019(8292)
2018(8353)
2017(14390)
2016(7870)
2015(8711)
2014(8637)
2013(7994)
2012(7006)
2011(6187)
2010(6347)
2009(5911)
2008(5677)
2007(5487)
2006(4564)
2005(3872)
作者
(20668)
(17199)
(17197)
(16292)
(10902)
(8382)
(7771)
(6756)
(6540)
(6208)
(5874)
(5816)
(5437)
(5372)
(5300)
(5235)
(5071)
(5022)
(5000)
(4928)
(4367)
(4182)
(4174)
(3988)
(3903)
(3844)
(3747)
(3731)
(3526)
(3507)
学科
管理(30065)
(28585)
(26587)
企业(26587)
(25635)
经济(25624)
技术(14732)
技术管理(11636)
方法(11599)
数学(9459)
数学方法(9339)
中国(8340)
业经(7774)
理论(6230)
教育(5810)
(5621)
(5610)
(5587)
地方(5585)
(5560)
(4795)
教学(4667)
工作(4501)
环境(4455)
(4441)
产业(4345)
经营(4322)
研究(4278)
(4251)
(4245)
机构
大学(106114)
学院(104282)
管理(45181)
(40291)
经济(39385)
理学(39096)
理学院(38760)
管理学(38140)
管理学院(37958)
研究(30801)
中国(22293)
(21734)
科学(19177)
(17076)
(16578)
(14782)
师范(14672)
业大(14419)
中心(14117)
(13985)
财经(13354)
北京(13335)
(13300)
研究所(12859)
(12489)
(12048)
(12026)
技术(11982)
商学(11908)
商学院(11787)
基金
项目(73886)
科学(59696)
研究(57708)
基金(50929)
(43068)
国家(42675)
科学基金(38501)
社会(36313)
社会科(34580)
社会科学(34572)
(32618)
教育(27917)
基金项目(27480)
(25889)
自然(23839)
自然科(23399)
自然科学(23394)
编号(23302)
自然科学基金(22996)
(22214)
创新(19565)
成果(19053)
资助(18996)
课题(17486)
重点(16577)
(16095)
(15564)
(15498)
项目编号(15083)
(14883)
期刊
(42201)
经济(42201)
研究(30300)
中国(27140)
教育(21369)
管理(20273)
(13722)
科学(12952)
技术(12227)
学报(12003)
大学(10157)
(9688)
科技(9515)
图书(8377)
学学(8356)
技术经济(7415)
业经(7203)
农业(7100)
(6498)
(6258)
论坛(6258)
经济研究(6164)
财经(6076)
书馆(5942)
图书馆(5942)
(5826)
金融(5826)
(5625)
(5419)
职业(5385)
共检索到155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磊  张庆普  
在界定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评价维度,从创造主体、创造过程、创造成果和创造环境4个维度构建了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可拓学的物元方法建立了多级可拓评价模型。最后运用实例说明了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可拓评价过程。结果表明,利用可拓评价法能得出待评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综合水平,评价结果能反映待评高校在科研团队创造力的不同维度上的竞争优势和差距。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磊  马文意  吴羽昕  
目前学术界对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结构的探讨仍很匮乏,缺少实证研究,这阻碍了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的进一步研究。以高校科研团队成员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研究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编制调查问卷,利用所搜集的数据分别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6个三级指标构成。同时,在相关研究和量表提炼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一套高校科研团队创造力评价指标体系测量量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长龙  于淼  
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探讨交互记忆系统、团队心智模型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以及探索式学习与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以33个科研团队为样本的问卷调查表明,(1)交互记忆系统、团队心智模型均分别对团队创造力产生正U型曲线影响;(2)探索式学习、知识共享在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均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团队心智模型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知识共享能力在探索式学习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亚丽  黄涛珍  张燕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创意产业及创意企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创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造力。创造力的大小是衡量创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客观科学地评价创意企业的创造力水平,是提高创意企业创造力的起点。以往对创造力的评价模型少之又少。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意企业创造力的评价指标,然后通过建立一个可拓的物元评价模型,对创意企业的创造力进行了评价,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磊  李翠霞  
通过对73个高校科研团队的432名高校科研团队成员的问卷调查,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跨层次分析,得出实证研究结果:团队任务创新性、团队创新氛围对高校科研团队个体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变革型领导、团队成员异质性对高校科研团队个体创造力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团队内、外部知识整合能力对高校科研团队个体创造力的正向影响显著;团队内、外部知识整合能力在团队特征因素对高校科研团队个体创造力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提出了对提升高校科研团队个体创造力的启示以及研究局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解志韬  王辰轩  
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科研团队创新绩效尤其是突破性创造力的产生已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以资源保存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从消极领导行为视角对65个高校科研团队的382名成员进行配对问卷调查,从团队层面探索辱虐管理对科研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的影响,以及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和关系亲密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辱虐管理能够负向影响科研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知识共享在辱虐管理和科研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辱虐管理通过降低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进而负向影响突破性创造力;关系亲密度调节了辱虐管理和知识共享间的负向关系;团队成员之间关系亲密度越高,辱虐管理越能够显著负向影响知识共享,进而对科研团队突破性创造力产生负向的间接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崴  王续琨  
从组织管理理论入手,根据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结构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探讨并确立影响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团队结构要素及其各维度指标,包括个体能力结构、角色配置和异质性结构。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假设和模型,实证研究验证了科研团队结构的三方面因素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负向影响。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指出了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管理的若干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钢  李慧慧  
关于团队创造力的实证研究已产生越来越多不一致的结果,但这种结果不一致的一大重要来源却被忽视,即不同研究者对团队创造力进行了不同的概念界定和测量。内涵模糊性直接导致了测量上的诸多问题,对研究结论的内外部效度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文章总结了界定团队创造力的两种主要视角,并追溯了视角混淆的根本原因,进而详细分析了现有相关研究在构念测量上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最后提供了明确概念内涵、开发相应测量工具的思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崴  王续琨  
从组织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入手,根据团队结构和团队创造力相关研究理论,确立科研团队结构和团队创造力的探索性研究指标。选取来自不同学科领域和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科研团队开展探索性案例研究,对团队结构和团队创造力各指标进行汇总和比较分析,得出团队成员个体能力、角色配置和异质性结构等团队结构因素对团队创造力的正、负向影响结果。根据探索性研究结果,构建了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假设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汤超颖  邢子伟  毛适博  
基于对科研工作中直接或间接作用,创新方法可以分为发明类与管理类。目前,管理类创新方法没得到充分的重视,此外两类方法作用于科研团队创造力的路径机理有待研究。分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342个科研团队的数据发现:两类创新方法均有助于团队创造力,但是作用路径不同。发明类创新方法通过提升团队成员的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团队创造力,管理类方创新法通过提升团队内部创新支持与团队间创新互助作用于团队创造力。最后,讨论了相关理论贡献与管理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学红  阳超群  谭清华  邹佳纹  
通过对329名大学科研团队成员的问卷调查分析,探究心理契约破裂对创造力的影响机制,补充了心理因素对创造力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心理契约各维度的破裂对创造力的不同维度均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并且创造性思维在心理契约破裂与创造性实践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在管理实践中组织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针对创造力展示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类型心理契约的履行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裴瑞敏  李虹  高艳玲  
科研团队成员的个体创造力是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基础,团队领导的行为风格在团队成员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利用全距领导模型研究科研团队中领导风格对团队成员创造力的影响机制,提出并验证了通过建立良好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高质量的LMX)以及激发团队成员的内部动机,提高团队成员创造力的多层次影响模型。本文收集了来自81个科研团队254个配对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验证了内部动机和LMX在领导风格与科研团队成员创造力的关系中的完全中介作用。文章最后总结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丁琳   王海珍  
个体创造力是团队创造力的基石,然而,实践中拥有高创造力的员工却不一定能够引领团队创造力提升。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和压力认知评价理论,构建包含被调节的中介和被中介的调节嵌套模型,打开高创造力员工何以阻碍团队创造力的“黑箱”。结果显示,在地位—权力错位的条件下,高创造力员工引发的创造力差异更易诱发团队地位冲突,团队创造力难以涌现;团队领导的观点采择行为可以化解这一消极作用,通过降低成员的地位—权力错位程度,缓解地位冲突对创造力差异与团队创造力的负向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明晰了高创造力员工导致的消极团队表现的根源,并揭示了团队领导破解上述困局之道,对企业和团队创新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学彬  
文章分析了国家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指出了高校应该从学生科技团队创造力培养入手,并基于对大量数据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高校、团队队长和团队队员在创造力培养方面的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立超  姚昊  
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后的实证调查数据,采用OLS回归、夏普里值分解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高校组织支持体系对博士后科研创造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合作导师指导与科研交流平台的供给相对丰富,但科研经费资助短缺、心理疏解机制欠缺、出站考核要求较高、留任晋升难度过大是组织支持要素的“短板”;组织支持有助于激发博士后科研创造力,其中成果奖励、导师指导对科研创造性思维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导师指导、出站要求也能正向影响科研创造性人格;在组织支持要素中,导师指导对博士后科研创造性思维与人格差异的贡献度最高;科研投入在组织支持影响科研创造性思维、科研创造性人格的过程中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建议完善博士后科研经费资助体系,动态调整课题资助比例;疏通博士后留任与晋升渠道,构建“牵线搭桥”职业保障机制;搭建学术指导系统,提升科研参与内生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