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4)
- 2023(11100)
- 2022(9803)
- 2021(9200)
- 2020(7901)
- 2019(18298)
- 2018(18364)
- 2017(35632)
- 2016(19426)
- 2015(22066)
- 2014(21900)
- 2013(21393)
- 2012(19357)
- 2011(17479)
- 2010(17240)
- 2009(15672)
- 2008(15267)
- 2007(13279)
- 2006(11420)
- 2005(9681)
- 学科
- 济(76805)
- 经济(76715)
- 管理(58967)
- 业(53570)
- 企(45813)
- 企业(45813)
- 方法(40782)
- 数学(35672)
- 数学方法(35355)
- 财(19139)
- 中国(18976)
- 农(18377)
- 学(16496)
- 业经(16297)
- 地方(14846)
- 贸(13776)
- 贸易(13771)
- 理论(13652)
- 技术(13327)
- 易(13284)
- 和(12998)
- 务(12717)
- 财务(12659)
- 财务管理(12635)
- 农业(12550)
- 企业财务(12059)
- 教育(11903)
- 制(11709)
- 环境(11297)
- 划(10801)
- 机构
- 大学(276603)
- 学院(270172)
- 管理(112763)
- 济(104104)
- 经济(101799)
- 理学(99122)
- 理学院(98091)
- 管理学(96407)
- 管理学院(95946)
- 研究(83529)
- 中国(59706)
- 京(57688)
- 科学(52204)
- 财(47344)
- 业大(40338)
- 所(40304)
- 财经(39135)
- 农(38915)
- 中心(37790)
- 江(37562)
- 范(37094)
- 研究所(36982)
- 师范(36814)
- 北京(36091)
- 经(35720)
- 州(31334)
- 经济学(30890)
- 院(30528)
- 农业(30507)
- 师范大学(29639)
- 基金
- 项目(191535)
- 科学(151179)
- 研究(142192)
- 基金(139222)
- 家(119626)
- 国家(118631)
- 科学基金(103440)
- 社会(88850)
- 社会科(84232)
- 社会科学(84211)
- 基金项目(74953)
- 省(74447)
- 自然(67670)
- 教育(66632)
- 自然科(66125)
- 自然科学(66110)
- 自然科学基金(64961)
- 划(62292)
- 编号(58607)
- 资助(57512)
- 成果(48197)
- 部(42669)
- 重点(41851)
- 创(40193)
- 课题(39662)
- 发(39175)
- 教育部(37266)
- 创新(37204)
- 项目编号(37112)
- 大学(37009)
- 期刊
- 济(105869)
- 经济(105869)
- 研究(77928)
- 中国(47917)
- 学报(41727)
- 管理(39783)
- 科学(37729)
- 教育(35765)
- 财(34755)
- 农(33417)
- 大学(32205)
- 学学(29297)
- 农业(23785)
- 技术(22696)
- 图书(19545)
- 融(19091)
- 金融(19091)
- 财经(18884)
- 业经(17249)
- 经济研究(16878)
- 经(15919)
- 理论(14215)
- 科技(13733)
- 问题(13729)
- 实践(13222)
- 践(13222)
- 技术经济(13114)
- 情报(13021)
- 书馆(12961)
- 图书馆(12961)
共检索到377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雪芹 周怀营 蔡翔
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共享可以划分为共享意愿、知识贡献和共享效果三个维度;高校科研团队信任也包含组织信任、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三个维度。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校科研团队信任与知识共享的关系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高校科研团队组织信任除对共享意愿有显著影响外,对知识贡献和共享效果影响并不显著,而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对共享意愿、知识贡献、共享效果均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高校科研团队 信任 知识共享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长龙 于淼
自交互记忆系统与共享心智模型的构念被提出以来,两个领域的研究便近乎平行发展。针对共享认知的两个构念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对团队的影响进行研究,以34个科研团队为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表明:交互记忆系统、团队心智模型和任务心智模型分别正向影响团队绩效;交互记忆系统、任务心智模型在团队心智模型与团队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且两个特定中介效应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交互记忆系统和任务心智模型是团队心智模型影响团队绩效的两个同等重要的作用机制。最后讨论得出研究启示与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萍 张筱
以知识共享为中介,构建了信任氛围与组织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广东珠三角地区122家IT企业为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任氛围可以直接或者间接通过知识共享促进组织创新,知识共享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不同维度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存在差异,非正式知识共享在信任氛围影响整体组织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正式知识共享仅在信任氛围促进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霞
在界定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知识共享行为、学习行为及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概念模型,以国内25所重点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检验与修正。研究结果显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资源充足度、认知冲突、信任、变革型领导、成员异质性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正影响;情感冲突对知识共享行为具有负影响;信息获取、信息分布过程对学习行为具有正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对团队学习行为具有正影响;学习行为对团队绩效具有正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升团队绩效的知识共享行为、学习行为优化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少英 齐二石
文章利用皮尔森相关分析及分层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项目团队的领导者行为与知识共享绩效的相关性。实发问卷150份,回收120份,有效问卷110份。结果发现:交易型领导的奖惩分明对于研发能力提升及知识共享满意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转换型领导的关系导向和任务导向,对于知识共享绩效——目标达成程度、知识共享满意度及研发能力提升均呈正向相关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慧
高校科研团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界定高校科研团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科研团队人际信任、知识共享、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构建理论模型,以苏沪皖等地12所重点高校的45个科研团队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高校科研团队人际信任对知识共享和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知识整合的影响不显著;知识共享对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整合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共享与整合在人际信任与创新绩效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最后,提出营造团队信任的人际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轶 曹启龙 毛良虎
基于对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实地调研和考察,结合激励理论、社会偏好理论、互惠理论以及公平理论等多种理论,从激励的视角研究了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及其调节作用。文章运用投影寻踪法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考虑科研团队成员不同异质性的条件下,这一负相关关系具有高度的稳健性。在考虑到激励因子时,内部激励具有比外部激励更强的激励效果,即内部激励更有利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在调节效应方面,总体而言,激励能够抑制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隐匿行为,增强高校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自我效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轶 曹启龙 毛良虎
基于对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的实地调研和考察,结合激励理论、社会偏好理论、互惠理论以及公平理论等多种理论,从激励的视角研究了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之间关系及其调节作用。文章运用投影寻踪法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知识隐匿与知识共享自我效能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在考虑科研团队成员不同异质性的条件下,这一负相关关系具有高度的稳健性。在考虑到激励因子时,内部激励具有比外部激励更强的激励效果,即内部激励更有利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在调节效应方面,总体而言,激励能够抑制高校科研团队的知识隐匿行为,增强高校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自我效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万迪昉 蔡地
以高科技公司中层管理者为调查对象,研究了组织信任、知识共享与新产品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组织信任有利于提高新产品绩效,其中中层管理者的知识共享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即组织信任促进了中层管理者知识共享,进而提升了新产品绩效。
关键词:
组织信任 知识共享 新产品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洁 施琴芬 李锋 王树乔
基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机制,从知识特性、知识共享个体、知识共享团队层面,分析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以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通过来自江苏省级、校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成员的97份有效问卷,检验研究假设,识别影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绩效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表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知识价值、社会资本、团队带头人显著影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绩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瑞明 叶金福 邹艳
从团队社会网络角度出发,基于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研究了团队社会网络对团队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共享心智模型在社会网络和知识共享之间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并且团队社会网络的一般异质性和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团队社会网络的专长异质性和联系强度与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共享心智模型和知识共享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团队社会网络的一般异质性和知识共享之间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社会网络的专长异质性和联系强度和知识共享之间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团队 社会网络 模型 知识共享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建政 汪克夷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项目管理理论与知识共享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为实例,分析了项目生命周期阶段对知识共享活动与项目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并对25家建筑施工企业从事项目管理及相关工作的750名人员进行实证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项目生命周期阶段的调节作用下,知识共享对项目绩效具有积极的作用。企业如果在项目规划阶段就积极开展知识共享,比在项目施工阶段开展会对项目起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邓灵斌
以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的信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这对于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优化虚拟学术社区平台的运营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文章先对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的信任和知识共享意愿进行变量测量,构建研究模型,接着设计调查问卷,然后针对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化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科研人员对成员的情感信任、对成员品行的信任、对成员知识共享能力的信任、对学术社区的系统信任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共享意愿;而对社区管理人员的信任则影响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东
以国内某行业特色高校的PI制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网络的视角探讨科研团队的知识共享网络结构特性。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整体网络的黏性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是一个"稀疏网络";PI和科研骨干成员居于知识共享网络的核心位置,是整体网络中结构洞的主要占据者,在资源和信息的控制、传递和获取方面具有优势;科研团队知识共享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相互重叠的派系,跨团队的知识共享普遍存在。最后,研究给出了增强高校PI制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的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志宏 赖文娣 白雪
沿用国内外学者对创新气氛维度研究的成果,将团队带头人创新风格作为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的一个新的维度,并结合另外三个维度:参与保障、目标认同、创新追求与支持,更有效地描述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同时,根据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探讨创新气氛各维度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最后,根据概念模型,从创新气氛的各维度出发,提出增强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建议,以期对加强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高校科研团队 创新气氛 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