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1)
2023(7804)
2022(6739)
2021(6296)
2020(5644)
2019(13065)
2018(13330)
2017(24785)
2016(14230)
2015(16596)
2014(17267)
2013(16533)
2012(15428)
2011(14148)
2010(14402)
2009(13339)
2008(13426)
2007(12635)
2006(10715)
2005(9540)
作者
(42611)
(35870)
(35734)
(34101)
(22512)
(17139)
(16572)
(14200)
(13385)
(12736)
(12032)
(12013)
(11433)
(11392)
(11152)
(11117)
(11108)
(10529)
(10486)
(10188)
(9123)
(9046)
(8709)
(8385)
(8208)
(8131)
(7970)
(7897)
(7461)
(7347)
学科
(53137)
经济(53067)
管理(39941)
(34523)
(27724)
企业(27724)
方法(25929)
数学(22551)
数学方法(22339)
(15667)
中国(14713)
(14021)
(13710)
(11623)
地方(10779)
理论(10576)
业经(10449)
(10060)
农业(10024)
(9968)
贸易(9967)
(9651)
教育(9099)
(8781)
技术(8659)
(8628)
银行(8591)
(8194)
(8193)
金融(8185)
机构
大学(208261)
学院(204265)
(77050)
管理(75862)
经济(75089)
研究(68715)
理学(64626)
理学院(63906)
管理学(62591)
管理学院(62233)
中国(50860)
科学(44612)
(44546)
(39575)
(36333)
(36071)
业大(33624)
研究所(32908)
(32779)
中心(32252)
农业(31410)
(29446)
师范(29112)
财经(28320)
北京(27755)
(25969)
(25443)
(24178)
技术(23817)
经济学(22870)
基金
项目(133274)
科学(102537)
研究(98874)
基金(92504)
(80614)
国家(79901)
科学基金(66936)
社会(58679)
社会科(55379)
社会科学(55360)
(53983)
基金项目(49538)
教育(47571)
(45163)
编号(43319)
自然(43013)
自然科(42005)
自然科学(41988)
自然科学基金(41228)
资助(37726)
成果(37701)
重点(30023)
课题(29939)
(29308)
(28221)
(27705)
项目编号(26601)
科研(25906)
创新(25790)
大学(25495)
期刊
(84891)
经济(84891)
研究(58133)
中国(45092)
学报(36012)
(35142)
教育(31392)
科学(30272)
(29738)
大学(26529)
管理(25712)
学学(23912)
农业(23467)
技术(18510)
图书(16718)
(15865)
金融(15865)
业经(14351)
财经(14034)
经济研究(13162)
(12995)
(12079)
书馆(11671)
图书馆(11671)
问题(11567)
(11025)
理论(10367)
技术经济(10224)
科技(10122)
情报(9698)
共检索到307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  罗梅芬  聂瑞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影响高校科研团队个体成员隐性知识隐藏意愿的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理。[方法/过程]从正向促进和负向抑制的双维视角出发,在整合社会交换和心理所有权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研究模型。以中部地区10余所高校100多个科研团队成员为样本,采用调查问卷获取298份有效数据,并利用Smart PLS 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感知情感收益抑制隐性知识隐藏意愿,感知知识权力成本和感知地位权力成本促进隐性知识隐藏意愿;组织奖励和集体主义均正向影响感知情感收益和感知知识收益;感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  吴郁松  霍朝光  
[目的/意义]为探究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从个体意愿、组织制度(领导支持)和群体文化(面子,人情,集体主义)的多重视角出发,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以10多所高校100多个科研团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数据,获得302份有效问卷并利用Smart PLS 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助人愉悦感正向促进科研团队个体成员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知识的个人所有权和感知知识权利丧失负向抑制个体成员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组织制度和群体文化均正向促进个体成员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组织制度和群体文化对个体成员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效果显著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志宏  赖文娣  白雪  
沿用国内外学者对创新气氛维度研究的成果,将团队带头人创新风格作为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的一个新的维度,并结合另外三个维度:参与保障、目标认同、创新追求与支持,更有效地描述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同时,根据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探讨创新气氛各维度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最后,根据概念模型,从创新气氛的各维度出发,提出增强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建议,以期对加强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志柱  周叶玲  
隐性知识共享是增进高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组织行为。要想让高校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隐性知识共享活动,首先必须使其具有强烈的共享意愿。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思路,文章提出了一个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因素整合框架模型。研究发现:影响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态度因素包括人际信任、心理所有权和知识感知价值;主观规范因素包括领导支持感和创新型校园文化,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和条件便利性感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柏洲  赵健宇  苏屹  
在建立团队知识共享意愿、非正式隐性知识交流与知识创造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个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分别与知识社会化、知识外显化、知识组合化和知识内隐化呈正相关关系,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对知识社会化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明显;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分别与非正式隐性知识面对面交流、非正式隐性知识虚拟对话交流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对非正式隐性知识面对面交流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显著;非正式隐性知识交流的两个方式分别是团队知识共享意愿与知识创造4个流程的中介变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  唐国庆  张艳  
[目的/意义]结合中国文化情境,从使能和抑制双重视角探究影响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方法/过程]整合计划行为理论、面子理论和激励理论,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采用问卷访谈的方式收集来自中部10余所高校科研团队的297份有效问卷为研究样本,利用Smart PLS 2.0验证理论模型。[结果/结论]助人愉悦感正向促进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感知优势丧失负向抑制隐性知识共享意愿;集体主义倾向和组织奖励对助人愉悦感有正向影响作用,而感知面子威胁对助人愉悦感有负向影响作用;感知面子威胁和感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才唤  
通过内部专家与外部专家之间的文献引用关系构建隐性知识地图是组建和管理虚拟科研团队的一种有效策略。文章以某科研机构为例,以"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中的文献引用数据为基础,应用Ucinet和Netdraw等软件工具进行研究,得出虚拟科研团队组建管理的具体步骤和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认为,在应用合著、引文、博客等各种策略构建隐性知识地图的过程中,应主辅结合,综合运用,扬长避短,适时调整,以达到虚拟科研团队组建管理的最优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峰  施琴芬  于娱  
知识流具有流体的性质,文章结合流体力学中流量调节阀的公式,借助结构性类推,构建高校内部隐性知识流的流量公式,结合相关研究,构建高校内部隐性知识流的流动模型,确定了影响隐性知识流的因素:知识节点的学习能力、隐性知识的属性、知识势差、隐性知识粘性、隐性知识的流动范围,并分析这些因素对隐性知识流的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为促进高校内部隐性知识流高效流动提出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赟  
以社会网络结构(网络密度、结构洞与网络桥和网络中心性)与社会网络互动(交流频度、亲密程度、联系强度)为测度指标,探讨培训、完全导师制、虚拟网络式和学习型社区4种不同的共享模式对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这种实践性、内隐性和复杂性较强的共享的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东升  朱雪东  周健明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隐性知识越发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本文选取我国环渤海经济区213个高科技企业研发部门员工为调查对象,使用逐步多元回归法探讨了人际信任与员工隐性知识分享意愿的关系,以及知识分享动机如何对其产生干扰效应。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熊维勤  
青年教师培养是高等院校教学团队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经验和诀窍等隐性知识的共享和转移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必经途径。文章从隐性知识转移的特征和条件出发,从教学团队形成、激励机制设计和合作精神培育等方面分析了促进团队隐性知识共享和转移的主要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民选  
隐性知识是当代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中探讨的重大问题。本文力图通过文献研究,归纳隐性知识的本质与特性,阐明隐性知识的生成依据,探讨隐性知识的显现可能,提出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育知识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林  高恩  
隐性知识是创新的关键源泉,有效实现研发团队内部隐性知识的转移进而提高新产品的创新水平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然而,实现研发团队内部的隐性知识转移并不是没有困难的。本文认为通过培育合适的团队环境能将这些困难降低到最小,在此研究中,我们分析了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及克服此障碍的组织主动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卫未  施琴芬  
文章针对隐性知识的特征和隐性知识主体在交流共享中决策的特点,建立了基于理性选择的团队隐性知识共享长期性状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动态仿真,根据团队成员微观类型的改变,实现了对知识型团队长期合作过程中隐性知识共享性状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团队成员将会对团队长期发展产生影响,隐性知识共享过程中合理的控制和激励机制是保证团队长期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晓敏  汪永智  陈丽君  
科研能力是研究生隐性知识的应用能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培养隐性知识的获取能力。基于美国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生态系统理论中的微系统,对影响研究生科研隐性知识构建的家庭、同辈群体、网络、学校、企业等微观系统环境进行深入探讨,进而提出构建研究生科研隐性知识的有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