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0)
- 2023(7261)
- 2022(6096)
- 2021(5455)
- 2020(4494)
- 2019(9923)
- 2018(9614)
- 2017(17565)
- 2016(9880)
- 2015(11239)
- 2014(10940)
- 2013(10399)
- 2012(9092)
- 2011(8318)
- 2010(8307)
- 2009(7419)
- 2008(7183)
- 2007(6538)
- 2006(5508)
- 2005(4848)
- 学科
- 济(42090)
- 经济(42070)
- 管理(28757)
- 业(25710)
- 企(19678)
- 企业(19678)
- 方法(19249)
- 数学(17622)
- 数学方法(17499)
- 贸(12796)
- 贸易(12795)
- 易(12570)
- 地方(11193)
- 农(11131)
- 出(11036)
- 中国(10458)
- 财(8597)
- 业经(8196)
- 口(8034)
- 出口(8032)
- 出口贸易(8032)
- 学(7373)
- 农业(7344)
- 地方经济(7212)
- 教育(6872)
- 环境(6761)
- 供销(6518)
- 销(6518)
- 和(5840)
- 理论(5809)
- 机构
- 大学(138316)
- 学院(136186)
- 济(56837)
- 经济(55817)
- 管理(51778)
- 理学(45511)
- 理学院(45000)
- 研究(44395)
- 管理学(44146)
- 管理学院(43912)
- 中国(31861)
- 京(28456)
- 科学(28000)
- 农(23513)
- 财(23171)
- 业大(22005)
- 所(21653)
- 江(20385)
- 研究所(20050)
- 中心(20015)
- 范(19986)
- 师范(19816)
- 财经(18808)
- 农业(18728)
- 经济学(18226)
- 北京(17119)
- 经(17114)
- 经济学院(16686)
- 院(16227)
- 州(16000)
- 基金
- 项目(97981)
- 科学(78354)
- 研究(72378)
- 基金(71012)
- 家(61841)
- 国家(61357)
- 科学基金(53337)
- 社会(47397)
- 社会科(45184)
- 社会科学(45175)
- 省(39600)
- 基金项目(37245)
- 教育(34610)
- 自然(33634)
- 自然科(32888)
- 自然科学(32881)
- 划(32691)
- 自然科学基金(32331)
- 编号(29189)
- 资助(28707)
- 成果(23209)
- 重点(22233)
- 发(21987)
- 部(21566)
- 创(20861)
- 课题(20461)
- 国家社会(20042)
- 创新(19434)
- 科研(19147)
- 大学(18684)
共检索到196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颖
作为科技创新体系主力军,高校高质量科研产出不仅能为社会输出高水平人力资本,还能通过科研产出转让等多种途径对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积极作用。文章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实证检验高校科研产出、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间的内在关联。研究表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显著正相关;高校科研产出与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显著正相关;高校科研产出显著增强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间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龙鹏 张双志 胡燕娟
从技术创新和企业价值链的双重视角出发,基于2007年到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且正向的影响。从技术创新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应用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人工智能应用对大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因而这些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进一步结合企业价值链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价值链环节的应用也均通过技术创新显著地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市场营销智能化的技术创新效应更大一些,从而带来更为明显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对于价值链为生产者驱动型的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环节的人工智能应用更能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于价值链为购买者驱动型的产业,市场营销智能化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这也主要是因为市场营销智能化具有显著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的政策启示是,政府部门要着力构建促进企业全价值链智能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针对不同产业领域企业智能化转型需求的重点,分行业出台企业智能化转型指导方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姜能鹏 陈经伟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中1998-2009年相互匹配的数据,对微观层面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还基于中介效应基本原理构建实证模型,对全球价值链机制下FDI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同时论证了FDI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作用具体异质性特征。基本结论为:(1)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FDI对中国企业作用机制显著,即中国企业可通过FDI促进其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并提升中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2)FDI对国内外资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民营企业次之,对国有企业的作用比较弱。
关键词:
FDI 全球价值链嵌入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泳泽 张莹莹 杨晓章
创新投入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而不同类型的创新投入对一国生产率改善的作用存在差异性。学理上的解释需深入研究创新活动的内部反应机制。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创新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基于研发资本存量的测算,构建反映创新投入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经合组织(OECD)23个国家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创新投入结构对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试验发展活动对当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功效的发挥存在一定时滞,且基础研究的滞后期更长;从影响程度来看,基础研究的偏效应最大,应用研究偏效应短期内为负值,而试验发展的作用虽然非常迅速,但其对生产率的带动效果相对较弱;就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来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分别对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偏效应最大,试验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三部分都有显著的正效应。因此,改善我国创新投入结构时应充分重视基础研究的投入和积累,以发挥其在促进生产率中的核心地位和长效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冬兰 于发辉 张敏
中国的全球分工参与对本国的经济与环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基于2000~2015年中国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和动态EBM-Malmquist指数分别测算了33个行业的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和低碳全要素生产率(TFP),然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了GVC嵌入对中国工业低碳TFP的内在传导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而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整体略有下降;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内在传导路径为规模效率、环境改善效率与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产业结构调整、环境规制及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低碳TFP增长,而能源结构、所有制结构对低碳TFP增长表现为阻碍作用,研发投入对低碳TFP未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玮 金雪 田舒涵
本文选取我国29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可显著提升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价值链协同创新在数字经济与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在经济较落后、小规模以及中西部城市中,数字经济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希冀助力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泳泽 张莹莹 杨晓章
创新投入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而不同类型的创新投入对一国生产率改善的作用存在差异性。学理上的解释需深入研究创新活动的内部反应机制。从创新价值链视角将创新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基于研发资本存量的测算,构建反映创新投入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经合组织(OECD)23个国家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创新投入结构对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试验发展活动对当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功效的发挥存在一定时滞,且基础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灿灿
文章基于不同价值链视角构建省级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并据此探究数字经济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的赋能效应。不同价值链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存在差异,其中业务链和服务链数字经济的影响显著为正,而管理链数字经济的作用不显著。数字经济对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在各分位点处的效应不同,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能产生更高的边际贡献。基于影响机理的研究发现,业务链数字经济能促进企业业务多元化,服务链数字经济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上述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数字化转型程度较高的企业和高新技术行业更显著。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价值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梦卓 朱顺和 孙穗
本文利用2012-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也呈现“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指数以及全球价值链进口指数、全球价值链出口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我国仍困于集聚拥挤效应、陷于价值链低端锁定,要不断优化我国产业布局、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加强全球价值链中先进技术的学习、内化,才能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集聚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仁月 马海涛 张晨
由于技术异质性,企业会面临不同的生产前沿,具有不同的要素产出弹性和技术效率,而减税如何通过影响要素产出弹性进而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企业效率研究的新视角。本文构建了潜类别随机前沿模型,以几种典型的税率式减税和税基式减税为条件类别变量,探究不同减税方式对企业要素产出弹性、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样本企业可以归属于两个技术类别,类别一具有更高的要素产出弹性、技术效率值和技术进步率,而类别二的技术效率增长率较大;二是税率式减税和税基式减税表现出不同的强弱效果,企业所得税减税优于增值税减税。因此,本文建议扩大企业所得税税率式减税和税基式减税的适用范围;根据企业规模和年龄确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增加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的产出要求;减并和下调增值税税率以提高要素产出弹性、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展 崔雪
本文采用KLEMS方法并遵循理论核算产出和投入指标,测算建筑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在1978-2018年的增长状况,揭示其在建筑业总产出和增加值增长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建筑业总产出的增长主要源自于中间投入增长,资本和劳动投入贡献较小,TFP起抑制作用;建筑业增加值的增长主要源自于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两者发挥同等促进作用,TFP同样起抑制作用,且其较强的波动性导致增加值增长率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建筑业TFP在整个时期总体上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建筑企业仍需改善技术水平和提高要素投入使用效率以促进其TFP增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彤彤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我国36所"985工程"高校2005-2010年科研活动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情况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我国高校科研活动生产率年均增长2.9%,发展势头良好。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是高校科研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动因,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9%和1%。随着时间的推移,科研生产率波动趋势明显;不同高校间科研生产率差距较大;东部、中部和西部"985工程"高校科研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阳军 汪传旭 俞超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2007~2016年中国省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并引入空间Durbin计量模型分析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效率的改善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动因,而技术变化起着负面影响;省级区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作用,并且这种空间溢出作用在逐渐加强。同时,各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本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外商直接投资、污染治理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本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一个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除本省市外的其他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对除本省市外的其他省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面效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泳泽 容开建 苏丹妮 张为付
区别于现有文献在企业和行业层面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测度,本文测算了2002-2013年中国230个地级市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并检验了城市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层面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呈现东高西低的典型特征,并且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基础上,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会显著促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虽然中西部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相对较低,但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却更为明显。在考虑到环境因素后,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虽然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明显小于未考虑环境因素的情形。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随时间逐渐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全球价值链嵌入会通过FDI外溢效应、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以及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等路径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笑雷 刘贤宁 李新奥
本文基于2013-2022年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与我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我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对这一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科技创新具有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东部地区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效果较差。本文结合现阶段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我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成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