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89)
2023(17638)
2022(15378)
2021(14493)
2020(12444)
2019(28851)
2018(28636)
2017(54651)
2016(30174)
2015(34603)
2014(34852)
2013(34048)
2012(31360)
2011(28286)
2010(28258)
2009(26122)
2008(25946)
2007(23165)
2006(19895)
2005(17591)
作者
(87641)
(73228)
(72874)
(69550)
(46561)
(35211)
(33300)
(28731)
(27652)
(26165)
(24933)
(24558)
(23163)
(22990)
(22645)
(22582)
(22479)
(21672)
(21011)
(20997)
(18218)
(17914)
(17863)
(16603)
(16505)
(16401)
(16201)
(16153)
(14921)
(14560)
学科
(117889)
经济(117730)
管理(88910)
(82277)
(67992)
企业(67992)
方法(58558)
数学(51499)
数学方法(50835)
(32274)
(31994)
中国(31386)
(26371)
业经(25091)
地方(23340)
(22636)
农业(21548)
(21393)
贸易(21382)
(20718)
(20353)
财务(20268)
财务管理(20219)
理论(20058)
(19256)
企业财务(19174)
技术(19059)
环境(18204)
(17938)
银行(17882)
机构
大学(431658)
学院(427518)
管理(168871)
(165759)
经济(161911)
理学(146380)
理学院(144764)
管理学(141956)
管理学院(141191)
研究(138591)
中国(103975)
(91523)
科学(88622)
(77501)
(71847)
(70431)
业大(66390)
中心(64912)
研究所(64127)
(63235)
财经(61933)
北京(57775)
(57328)
师范(56758)
农业(56561)
(56261)
(51533)
(50371)
经济学(49741)
财经大学(46102)
基金
项目(293363)
科学(228934)
研究(212678)
基金(210823)
(183818)
国家(182293)
科学基金(156170)
社会(131245)
社会科(124220)
社会科学(124186)
(115549)
基金项目(112090)
自然(103296)
自然科(100813)
自然科学(100786)
教育(99207)
自然科学基金(98984)
(97231)
资助(88067)
编号(87728)
成果(71406)
重点(65427)
(64665)
(61409)
(60464)
课题(60369)
科研(56650)
创新(56379)
大学(55268)
教育部(55100)
期刊
(175944)
经济(175944)
研究(120469)
中国(85196)
学报(70808)
(63517)
科学(62820)
(60424)
管理(59249)
大学(53136)
教育(51082)
学学(49096)
农业(43867)
技术(37951)
(34403)
金融(34403)
财经(29919)
业经(29305)
经济研究(27310)
图书(26769)
(25452)
问题(23144)
(23102)
科技(21162)
技术经济(20837)
理论(20787)
(20483)
统计(20367)
资源(20000)
实践(19137)
共检索到621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兴国  吕建秋  黄俊彦  叶李  程雄  蒋艳萍  孙雄松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基于高校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科技资源配置的状况,对比不同特征下的高校科技工作者对科技资源状况满意度评价差异。结果表明,高校科技工作者对目前科技资源配置状况不满意,科技资源配置存在过度"行政化"、资源重复分配以及共享率低等问题。提出下列政策建议,建立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学科特色与高校科技资源配置大局相协调配置模式;建立节约和共享相一致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创新评价和人才激励相配套的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改革途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健  张再生  
利用天津地区实地调查数据,进行了工作满意度的总体分析和基于人口变量的差异分析。研究表明:科技工作者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工作本身、工作报酬、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与整体工作满意度显著相关,并且工作报酬满意度指数最低;女性、年轻、未婚、低职称和低行政职务的科技工作者工作满意度水平较低。根据以上实证结论,提出了提高科技工作者工作满意度的具体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希和  张戌凡  
为了解我国科技工作者工作状况、生活状况、流动状况、管理状况以及思想状况,以江苏省科技工作者为研究对象,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近万名科技工作者进行专项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完善科研项目评审与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改善创新创业环境、为科技工作者解决创新创业后顾之忧,完善管理制度、为科技工作者提供稳定通畅的职业发展通道等八项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华静  王玉斌  
本文以县域科技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国206个县的县域科技工作者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全国县域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较低,工作满意度较高的县域科技工作者仅占15.63%。在截面数据层次上,运用有序Logit模型构建并确定了县域科技工作者工作满意度的实证模型:"年龄"、"能力发挥情况"、"月收入"、"工作环境"、"食宿条件"、"晋升空间"、"人际关系"对县域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作用。"职称"、"学历"和"工作压力"对县域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有显著负向作用;在面板数据层次上,通过对比有序Logit模型结果,12个解释变量在随机效应模型中仍然显著,并且"保险情况"和"单位奖惩制度是否公...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姝  何光喜  赵延东  
本文利用"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参与各类科普活动的现状,发现半数以上科技工作者2007年参加过某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但参与水平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同行,其中3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及低学历、低职称科技工作者的参与水平更低。分析结果还显示,参与渠道、时间精力、相关经费、科普能力和激励动力的缺乏是制约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活动的主要障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参与科普活动的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政  
近年来,上海非公企业的发展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非公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但是,非公企业从诞生到后来的发展,其自身也有存在着一些先天性不足,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和环境压力实现自我改造,形成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基础。非公企业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就是重要的方面。为了深入了解上海非公企业科技工作者队伍的基本状况,准确把握非公企业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难题和瓶颈问题,我们进行较大规模的实际调查,在调查数据基础上,对非公企业科技工作者状况进行分析评估,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孔令英  郑涛  刘追  
基于对新疆兵团598位基层科技工作者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基层科技工作者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龄、政治面貌、月收入、职称、每月阅读电子期刊时间、2011—2013年所获科技奖励、单位对科协或学会的参与、进修学习的需求认知、知识产权受侵时向科协或学会反映变量呈显著正向影响;成果转化收益、科技奖励的社会示范效应、科研资源分配过程公平性、学术道德与诚信缺失变量呈显著负向影响;性别、学历、工作年限、每年单位组织培训时间变量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明贵  马慧  
基于对301名安徽省科技工作者的调查研究,试图分析当前科技工作者需要与人际关系状况。研究发现:科技工作者发展需要优于尊重需要,95%以上的人员不存在人际问题上的困扰,但尊重与发展需要越强烈的人,人际问题较易凸显。由此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激发科技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创建和谐的人际环境,以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叶李  田兴国  吕建秋  黄俊彦  程雄  蒋艳萍  孙雄松  
在对全国61所高校503位高校科技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科技团队组建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改革取向。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高校科技工作者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认知度和满意度较低,但参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创新科技团队改革应从制定科学合理的团队考评体系、给予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充分的自主管理权、打破学科体制壁垒、健全选拔和引进人才机制、优化适应市场的成果转化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和科技平台等方面考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锋亮  吴帆  肖为群  
目前国内关于研究生教育收益率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而比较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收益率的文献更是缺乏。本文利用一项针对北京市科技工作者的大样本调查数据,采用明瑟收入方程的OLS回归和利用倾向分数匹配(PSM)控制样本自选择对不同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收益率进行估算,并进行分学历和分性别的比较。实证结果显示:(1)在控制了学科和性别后,每增加一年研究生教育,能给学习者显著提高4.9%的收入。控制自选择偏差后,研究生教育整体能为个体多带来24.6%左右的收益。(2)理学和工学的研究生教育收益率都是显著为正。(3)经济学的研究生教育收益率很高,但这有可能是样本自选择偏差的结果,无论如何这表明在研究生教育层次有“逃离工科”的现象,值得高度警惕。(4)除了个别学科外,硕士的教育收益率均高于博士的教育收益率。(5)女性研究生教育收益率显著低于男性研究生教育收益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兴国  吕建秋  黄俊彦  程雄  叶李  蒋艳萍  孙雄松  
基于全国61所高校503位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高校教师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认知情况,并对比不同特征下高校教师参与创新型科技人才改革意愿。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投入不足是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科技工作面临的最突出问题,科技管理体制机制障碍是制约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的最主要瓶颈,提高收入是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亟待解决的最现实需求,科研激励是影响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提升的最关键因素,晋升是激励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最有效方式,政府和用人单位科技项目资助是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最有效途径;最后提出大力加大对高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石长慧  黄莎琳  张文霞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个体由于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而出现的一种身心消耗过度、精力衰竭的综合症状。本研究采用修订的MBI职业倦怠量表,对2759名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科技工作者整体工作状态良好,职业倦怠程度低;中老年人,博士学历,正高职称,有过流动经历的科技工作者,职业倦怠程度更低;工龄在5年以内的科技工作者存在"工龄两年倦怠现象",即工作2年左右的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程度较高,需要特别关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世勇  许向阳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该研究发现非公有制企业与民办非企业单位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压力较大,而且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群体的工作压力状况不同。研究还发现,知识技能不足和工作量较大是造成科技工作者工作压力过大的两个主要原因。该文针对工作压力的现状和诱发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国祥  
本文对科技工作者的定义和社会责任实证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分为"个体责任与社会责任"、"社会权利与社会责任"、"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等,并在此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分层模式"、"发展模式"等相关的理论模式,为该领域深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亮  
身心健康是保障科技工作者进行高效、持续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障。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之下,文章对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883名科技工作者的身心健康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基于健康促进理论和健康信念理论的理论框架,对科技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基于调查结论,系统地提出了提升科技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