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94)
2023(13770)
2022(11833)
2021(11033)
2020(9329)
2019(21180)
2018(21226)
2017(40150)
2016(22306)
2015(24864)
2014(25280)
2013(24358)
2012(22993)
2011(20621)
2010(21161)
2009(19576)
2008(19691)
2007(18473)
2006(16016)
2005(14345)
作者
(64806)
(54472)
(53923)
(51661)
(34752)
(25983)
(24803)
(21060)
(20300)
(19823)
(18309)
(18211)
(17466)
(17301)
(17029)
(16766)
(16708)
(16020)
(15902)
(15511)
(13632)
(13564)
(13227)
(12468)
(12456)
(12342)
(12166)
(12005)
(11187)
(11099)
学科
(82013)
经济(81920)
管理(68326)
(65365)
(53923)
企业(53923)
方法(35889)
数学(31104)
数学方法(30717)
(25080)
中国(24605)
(24137)
技术(20667)
(19287)
(18685)
业经(18244)
地方(17285)
农业(16184)
(16073)
银行(16034)
(15874)
贸易(15867)
(15416)
(15365)
理论(15150)
(14837)
金融(14829)
(14419)
财务(14371)
财务管理(14335)
机构
大学(314047)
学院(313918)
(125140)
经济(122168)
管理(118761)
研究(107378)
理学(101071)
理学院(99967)
管理学(98142)
管理学院(97542)
中国(81664)
科学(66861)
(66306)
(60869)
(56563)
(55228)
(50582)
中心(50175)
研究所(50004)
业大(48001)
财经(46790)
农业(44531)
(42267)
(42043)
北京(41717)
师范(41577)
(40220)
(38799)
经济学(37346)
技术(36037)
基金
项目(204718)
科学(160251)
研究(151990)
基金(144591)
(126204)
国家(125073)
科学基金(106213)
社会(93212)
社会科(88230)
社会科学(88207)
(83364)
基金项目(75949)
教育(71530)
(69633)
自然(68313)
自然科(66752)
自然科学(66728)
自然科学基金(65592)
编号(62922)
资助(59082)
成果(53478)
(46785)
重点(46350)
课题(45395)
(44813)
(44498)
创新(42981)
(39565)
科研(39051)
项目编号(38407)
期刊
(140132)
经济(140132)
研究(93747)
中国(70395)
(51201)
学报(50648)
(48613)
科学(45604)
管理(45229)
教育(43803)
大学(38137)
学学(35166)
农业(34222)
(31562)
金融(31562)
技术(28872)
业经(23511)
财经(23183)
经济研究(22418)
(19954)
(18957)
问题(17972)
科技(17709)
图书(17392)
技术经济(16383)
(15532)
(15285)
论坛(15285)
(15017)
理论(14518)
共检索到480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建国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多要素、进化性、循环性结构体系,其良性运行是高校提高科技创新产出率、转化率的基本保证,是现代优质大学的根本要求。为此,针对高校科研现实表现出的诸多制约因素,就体系特色、队伍优化、注重应用、科学精神、基地建设、团队建设、教科关系、奖励政策、经费拓展、国际合作等诸方面展开对策研讨,以求促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内外双循环的良性运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贝多广   董纪  
<正>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科技创新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力量的时代背景下,科技金融被确定为首篇大文章,彰显了其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科技金融的重要意义当前,第四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大国科技博弈的逻辑更加错综复杂。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宝山  苏慧文  
实现我国技术市场良性循环的对策分析李宝山,苏慧文一、技术成果转化通道问题分析目前,我国技术成果应用率只有10%左右,一方面有大量的科技成果积压,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工艺落后,设备陈旧。阻碍技术成果转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成果供给通道出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维海  
循环经济以统筹人与自然关系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活动规律,以达到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的目的。毫无疑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构建适合循环经济良性发展运行的政策体系,势在必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庄芹芹   王颖   王起健  
“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推动大国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供给侧支撑。从理论逻辑出发,实现良性循环要整合三大体系、畅通六大循环路径。其中,关键核心技术是源头活水,决定了循环质量;产业是核心载体,塑造了循环动力;金融是保障力量,影响了循环效率。针对当前我国循环堵点,借鉴发达国家高效良性循环经验,应完善宏观顶层机制设计,推动政策协同和落地衔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打通科技强到产业强的通道;加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化市场导向的循环机制,构建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以人才链为关键纽带,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循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丁韦娜  吕鑫  马婷婷  王伟楠  
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和融资需求出发,研究科技金融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聚焦新时期科技成果转化对金、产、研融合提出新要求,基于不同类型的金融资本促进金产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展与成效的研究,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经验,阐述金、产、研融合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原理及现行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构建金产研良性循环机制的着力点与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苏素  向亚平  
本文分析了我国安全生产现状,指出其主要问题在于安全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良性的安全生产投融资体系。在借鉴发达国家安全监察网络和安全保险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生产循环投融资体系,该体系通过安监局、生产企业、保险公司、安全投资公司和中介公司在追求各自目标下的行为合力,实现安全生产与保险联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翠兰  
提出了当前中国建筑施工领域的资本循环存在的问题 ,利用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 ,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问题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傅时雨  
谈加强政策性收购资金封闭运行良性循环的建议农业银行四川省绵阳市行代理业务处政策性收购资金主要由政策性信贷资金、政策性企业自筹资金和财政补贴资金等部分组成。其中信贷资金是其主要部分。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政策性收购资金实现良性循环,并提出了收购资金封闭运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尹世用  吴思麒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封闭运行与良性循环尹世用吴思麒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问题,尤其是农副产品由购资金的供应与管理问题,是近10年经济生活中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很敏感的社会“焦点”。多年来,决策层在操作上慎之又慎。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已不是单纯的信贷资金管理,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一、财政经济良性循环的内涵“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经济”。经济实力大小决定财政收入增幅高低,财政支出大小影响经济发展快慢,反之则反。这就是财政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辩证统一关系,两者呈现一种循环状态。各级政府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之一...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华艳  
古籍价值传承是各项古籍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在具体的古籍工作中古籍价值的体现与传承存在着较多不足:缺少一个灵活高效的运转机制,专业人才匮乏与古籍工作对专业素养要求迫切的矛盾尖锐,对古籍的价值属性认识存在误区,古籍开发不够多元化。因此,在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过程中应该完善层级式管理制,责任到人,引进奖励机制;加强知识管理,建立古籍工作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空间;从纵向、横向上扩大古籍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昀  
创新是企业家利用技术发明进入市场并获得利润的经济活动,这一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是发明、创新和创新的扩散,力求实现从科技到市场再到产业的转化,其间需要耗费大量资金。由于创新具有外溢效应,且充满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使得创新资金供给往往低于最优水平,故而需要金融体系为“科技-产业”转化过程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是源头活水,产业创新是主要路径,金融服务是融资手段,三者在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中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需要坚持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准确把握创新发展规律,使得金融资源的动员和配置更好地与企业创新的周期性特征和技术特性相匹配,从而推动科技进步更好转化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经济运行的过程,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相互促进和制约的过程,同时又是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描述的不是一种经济活动,也不是一次经济活动,而是各种经济活动周而复始、不间断的循环过程。经济增长,是经济运行的自然结果;经济结构,则是影响经济运行的关键性因素。但由于经济结构自身对称性破缺以及由此产生的内在矛盾的存在,经济运行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曲折多变、经常波动的。也正因为如此,经济运行就有良性循环与非良性循环之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爱胜  
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然而在我国,作为拥有大量科技资源的高校,其在科技管理上却存在体系不畅、资源整合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