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5)
2023(9989)
2022(8869)
2021(8649)
2020(7266)
2019(16787)
2018(16916)
2017(31712)
2016(18153)
2015(21122)
2014(21221)
2013(20075)
2012(18134)
2011(16244)
2010(16249)
2009(14505)
2008(13883)
2007(12086)
2006(10347)
2005(8785)
作者
(49733)
(40989)
(40682)
(38871)
(26163)
(19664)
(18655)
(16310)
(15667)
(14716)
(14158)
(13578)
(12826)
(12822)
(12713)
(12520)
(12270)
(12251)
(11694)
(11582)
(10250)
(9984)
(9785)
(9481)
(9296)
(9156)
(9085)
(9017)
(8290)
(8250)
学科
(61750)
经济(61678)
管理(49400)
(44490)
(37594)
企业(37594)
方法(30998)
数学(26737)
数学方法(26394)
中国(19384)
(16191)
教育(15045)
(14650)
(14435)
业经(14002)
理论(13782)
地方(12965)
(11184)
技术(11090)
农业(11066)
(10386)
贸易(10381)
(10057)
环境(9918)
(9717)
财务(9654)
财务管理(9638)
教学(9633)
(9586)
研究(9294)
机构
大学(249629)
学院(241911)
管理(97394)
(86092)
理学(85371)
理学院(84388)
经济(83889)
管理学(82670)
管理学院(82264)
研究(76522)
(53402)
中国(52642)
科学(49832)
(38454)
业大(37570)
(37338)
(36873)
师范(36566)
(36137)
研究所(34451)
(34383)
中心(34205)
北京(33945)
财经(31564)
师范大学(29235)
(28744)
(28628)
农业(28329)
(28100)
技术(27003)
基金
项目(171521)
科学(134394)
研究(129676)
基金(121041)
(103796)
国家(102849)
科学基金(88921)
社会(77691)
社会科(73339)
社会科学(73318)
(68990)
基金项目(65439)
教育(62852)
自然(58358)
(57869)
自然科(56981)
自然科学(56970)
自然科学基金(55916)
编号(55263)
资助(49456)
成果(46471)
课题(38978)
重点(37979)
(37568)
(36190)
(35572)
大学(34721)
项目编号(34466)
创新(33294)
科研(32759)
期刊
(89594)
经济(89594)
研究(72961)
中国(49808)
教育(46802)
学报(38874)
科学(34533)
管理(34407)
(31946)
大学(30763)
(27836)
学学(26662)
农业(23254)
技术(21674)
图书(18992)
业经(14895)
(14753)
金融(14753)
财经(14524)
经济研究(13526)
科技(12946)
书馆(12836)
图书馆(12836)
理论(12279)
(12249)
情报(11863)
(11638)
实践(11570)
(11570)
问题(11528)
共检索到345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秋萍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高校学生社团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功能,已成为挖掘学生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了社会沟通、就业服务、就业观导向、素质拓展、凝聚激励、自我教育、校企文化对接、社会服务和校际联谊等功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陈怡  刘晓婕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将有利于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实现收益,有利于高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有利于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因此,微观个体、中观环境和宏观政策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其就业能力应是一个由个体、家庭和学校、政府参与的系统过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亮  黄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全社会都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大学生最大限度的就业,成为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文从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构成以及就业质量与就业能力的关系,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现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玮  许锦民  
文章从职业发展的视角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模型,采用自主开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及就业质量问卷为研究工具,通过对64所高校2571份有效样本的分析,考察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就业能力结构中一些稳定性、内隐性的能力或要素不仅影响就业能力整体水平,也会影响就业质量,并将影响个体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安立峰  
高等学校在其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三项职能。针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充分发挥高校职能促进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亟待探索的新课题。高校要发挥教学职能,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发挥科研职能,开辟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发挥服务社会职能,搭建大学生就业的新平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亭亭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与高校发展息息相关,如何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就业途径已经成为高校重要工作之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玮  黄珺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利军  管静娟  
全面系统地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不仅是加强就业能力应用与开发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加强高校就业工作、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必要途径。本文提出求职者的就业能力结构由社会兼容度、就业人格和准职业形象三个维度构成。在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框架下,进一步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评估策略及其培养框架,注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类培养,探索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刻不容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宗强  尹洁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就业能力不足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认为应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夯实专业能力,强化实践能力,重视求职技能、技巧指导工作,加强就业资源利用能力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洁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贫困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尽管导致这一现象有多种因素,但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无疑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更好地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文章从政府、高校、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即政府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健全就业法律法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贫困大学生增强就业能力培养的主体意识,提高综合素质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鸣  潘红  张日新  
大学教育不仅仅关注大学生的学业,同样也要关注他们的就业以及职业的发展。开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是通过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使之与学生未来工作有关的能力得到培养,并形成各种与工作相关的品质,以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仔细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并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均土  
美国高校把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念融合在课程设置之中,确立学校课程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目标,构建培养学生文化基础与实践能力并重的课程模式,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课程设计,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美国高校课程设置理念与策略对我们的启示:落实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使课程设置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实践课程的分量,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贵生  
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有利于集体观念的磨合、精神文明的陶冶、内容的健康性和道德规范的养成,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当然,这种思想教育相对于正式群体活动具有明确的教育灌输性和导向性而言,更多地体现于学生的自发要求,隐伏于具有学生乐意接受的生动形式之中,具有潜移默化的效用。因此,本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德育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就构建健康校园文化、促进体育社团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超  杨顺起  马永旭  
为探究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结果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测量量表,对467名残疾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整体水平低于普通大学生;(2)不同残疾程度的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且在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的差异显著;(3)残疾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结果存在显著正相关;(4)就业能力中的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和人力资本对残疾大学生的工作满意度具有预测作用;就业能力中的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和人力资本均对残疾大学生的月收入具有预测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余新丽  刘建新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实际就业关系密切,是影响就业指导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问卷”调查结果的因素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四个因素:应聘能力、团队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用四维结构的就业能力衡量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效果时发现,参训学生的应聘能力和团队能力方面得到显著改善,而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则没有发现明显改善。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2006届毕业生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就业能力中三个维度———团队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特征对就业满意度有显著的贡献。最后对研究结论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