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9)
- 2023(11210)
- 2022(9914)
- 2021(9341)
- 2020(7801)
- 2019(17804)
- 2018(17855)
- 2017(33938)
- 2016(18654)
- 2015(21064)
- 2014(20917)
- 2013(20417)
- 2012(18396)
- 2011(16428)
- 2010(16320)
- 2009(14634)
- 2008(13957)
- 2007(12125)
- 2006(10320)
- 2005(8734)
- 学科
- 济(67922)
- 经济(67850)
- 管理(52059)
- 业(47129)
- 企(39552)
- 企业(39552)
- 方法(33437)
- 数学(29007)
- 数学方法(28685)
- 中国(18005)
- 农(17863)
- 财(16552)
- 学(15711)
- 业经(15373)
- 地方(13803)
- 理论(12857)
- 贸(12292)
- 贸易(12287)
- 教育(12262)
- 制(12256)
- 农业(11943)
- 易(11916)
- 和(11501)
- 环境(11300)
- 技术(11166)
- 务(10693)
- 财务(10634)
- 财务管理(10617)
- 企业财务(10078)
- 划(9871)
- 机构
- 大学(259553)
- 学院(254979)
- 管理(103242)
- 济(95040)
- 经济(92651)
- 理学(90521)
- 理学院(89528)
- 管理学(87858)
- 管理学院(87413)
- 研究(81360)
- 中国(57309)
- 京(54749)
- 科学(52098)
- 财(42560)
- 所(39958)
- 业大(39427)
- 农(38818)
- 研究所(36773)
- 中心(36767)
- 江(35950)
- 范(35938)
- 师范(35639)
- 财经(34970)
- 北京(34387)
- 经(31871)
- 农业(30372)
- 院(30138)
- 州(29794)
- 师范大学(28541)
- 经济学(27659)
- 基金
- 项目(182539)
- 科学(142893)
- 研究(135255)
- 基金(130772)
- 家(113095)
- 国家(112126)
- 科学基金(96864)
- 社会(82903)
- 社会科(78444)
- 社会科学(78424)
- 省(72189)
- 基金项目(70556)
- 自然(63855)
- 教育(63525)
- 自然科(62375)
- 自然科学(62361)
- 自然科学基金(61198)
- 划(60315)
- 编号(56278)
- 资助(53406)
- 成果(45801)
- 重点(40256)
- 部(39910)
- 课题(38723)
- 发(38064)
- 创(38009)
- 创新(35220)
- 项目编号(35166)
- 大学(34978)
- 科研(34946)
- 期刊
- 济(100448)
- 经济(100448)
- 研究(73939)
- 中国(48612)
- 学报(41143)
- 科学(36967)
- 教育(36289)
- 管理(36057)
- 农(34346)
- 大学(31474)
- 财(30545)
- 学学(28735)
- 农业(24896)
- 技术(21289)
- 图书(17620)
- 融(17161)
- 金融(17161)
- 业经(16811)
- 财经(15972)
- 经济研究(15667)
- 经(13524)
- 科技(13181)
- 理论(12865)
- 问题(12523)
- 业(12470)
- 实践(12054)
- 践(12054)
- 书馆(11731)
- 图书馆(11731)
- 情报(11615)
共检索到358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丁永斌 王文文 孟崇峥
本研究采用情感错误归因程序(AMP)研究范式,探讨普通高校研究生在不同场景中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实验一的结果表明,研究生被试在道德情景中没有表现出对残疾人更为消极的内隐态度。实验二发现,被试在家庭情境中对残疾人群体做出了更为消极的内隐评价。整个研究表明,研究生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具有情景效应,容易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情感联结,从而不支持类属性思维自动加工的观点。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勇 韩布新
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的研究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发展而不断发展。国内外研究一致表明:社会大众对残疾人所持的消极内隐态度普遍存在于教育、就业、医疗康复领域;这种态度对残疾人发展不利,也造成相关工作人员更易产生职业倦怠。对残疾的认知、残疾人自我形象、残疾类型以及和残疾人的接触是四个主要影响社会大众对残疾人态度的因素。
关键词:
残疾人 内隐态度 心理健康 康复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光华 张治星
为开发和验证残疾人态度内隐联想测验方法的有效性,了解大学生对残疾人的态度现状,使用外显(SADP修订版)和内隐联合测验(IAT),测量99名中国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是消极的,强度中等偏低;外显态度比较积极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之间存在低相关;性别、专业、接触等因素对残疾人的内隐和外显态度影响作用均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中文版的IAT可以有效地测量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大学生对残疾存在负面刻板印象。
关键词:
残疾人 内隐态度 外显态度 大学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肖放 落合俊郎 朴在国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大学生对残疾人的态度进行了综合性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对智力残疾人的态度由"社会性、能力评价、能力以外评价、外向性、温和性"等五个因子构成;对智力残疾以外残疾人的态度由"社会性、评价、希望-期待、亲近感"等四个因子构成;对残疾人的行动倾向态度由"交流愿望、承认-接受、交流自信、拒绝心理"等四个因子构成。调查对象的性别、与残疾人接触程度及人权意识程度等影响对残疾人态度,其中人权意识程度还直接影响对残疾人的行动倾向。
关键词:
残疾人 态度 行动倾向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伟
残疾人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更好地保障残疾人基本的受教育权,我国新修订实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能否满足其需求?本文以《残疾人教育条例》为核心,将之与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特殊教育法律进行了比较。通过研究发现,在教育理念上,各国法律都遵循着融合教育的思想,追求公平和正义,并从全纳到高质量进行转变;在对残疾人和特殊教育的认识上,都以特殊需要为核心要点,在具体实践层面各国和地区则有所不同。英国从分类走向了不分类;美国的残疾类型则越来越多,与之伴随的是干预措施越来越精细;日本则对极重度儿童实施免去就学义务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曦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初步了解残疾人态度量表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结果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残疾人的态度结构可以分为乐观—人权,行为误解、悲观-绝望三个因素。在乐观人权因素上存在性别差异,是否与残疾人有过接触的经历与其对残疾人的态度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关键词:
残疾人态度量表 残疾人 大学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嘉秋
探讨师范生对残疾学生的内隐刻板印象有助于了解其形成背后的原因,并为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工作提供启示。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法对62名师范生被试的内隐刻板印象进行了测量。研究分别设计了2个分测验。积极刻板印象分测验中的属性词由代表了外显积极刻板印象的形容词对构成,消极刻板印象分测验中的属性词则由代表了外显消极刻板印象的形容词对构成。研究结果显示,在积极或消极内隐联想分测验中,师范生对残疾学生均持有消极的内隐刻板印象;但积极刻板印象分测验中的内隐联想测验效应弱于消极刻板印象分测验,说明外显层面的积极刻板印象会减弱内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佘丽 黄珊
与科技融合的慕课驱动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创新了教育教学模式,扩展了学习者学习路径,引发残疾人高等教育领域深度变革。但同时也带来了教师能力受挑战、学生学习效果不显著、课程资源可访问性与交互性受限等问题。亟待通过丰富在线学习资源与支持手段、加强教师专业培训与技术支持、推进无障碍网页建设、完善慕课运作机制等途径深化慕课在残疾人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确保残疾大学生享有优质的在线教育。
关键词:
慕课 残疾人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卢茜 雷江华
美国高校残疾人服务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渗透到残疾大学生生活、教育、康复和就业等方面,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文章选取美国若干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大学和社区学院,综合分析其高校残疾人服务,总结出了美国高校残疾人服务具有制度化、个性化、系统化和多样化的特点。文章最后从服务保障、服务理念、服务体系以及服务内容等四个方面提出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高校 残疾人服务 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丁相顺
残疾和残疾人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二战后,残疾人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并最终于2008年由联合国制定了《残疾人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从法律上正式确认了世界残疾人运动的成果,实现了国际社会在解决残障人士问题上从"医学模式"到"社会模式"的转换,强调将残疾人作为权利主体加以看待。《残疾人权利公约》第24条规定了包容性教育的新理念,明确了残疾人享有参与普通教育、融入社区、接受终身教育等权利并规定了缔约国必须提供合理配置的义务。本文重点分析了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在贯彻和落实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光华 王奉娟 李爱秋
本研究基于联合分析法的理论架构,以沈阳市某师范院校和某医学院两所大学的305名大学生为被试,在社区生活辅助活动的情境下,要求被试对联合分析法所发展的22张卡片进行排序,探讨了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残疾类型、年龄、残疾程度、教育程度;接触经验在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的影响因素相对重要性排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邢芸 汪斯斯
为促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本研究从劳动供给的视角探讨个体特征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使用CHIP(2013)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不同特征的残疾人选择就业的发生概率。研究发现,教育对残疾人,尤其是女性残疾群体选择就业的概率有显著促进效应;影响日常生活的残疾程度会显著抑制残疾人选择就业。拥有医保和婚姻伴侣的残疾人更倾向于选择就业;而农村户籍抑制残疾群体选择就业。由此提出政府对残疾群体在政策优惠和鼓励就业之间应寻找新的平衡。
关键词:
教育 残疾程度 女性残疾人 选择就业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庞文 于婷婷
提升能力、激发潜能是增权的核心,也是残疾人教育的最高目标。增权理论与残疾人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可作为残疾人教育又一新的指导性理论。要实现残疾人的教育增权,需建立能力本位的教育、重视教育的结果公平、突出残疾人的主体性,同时强化政府职责、加强学校建设、引导社会各方参与。另外,要完善相关法规,营造无障碍的社会环境与和谐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残疾人教育 增权 实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术
随着教育民主思想的发展 ,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当今学人的关注。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中一个规模大的群体 ,他们在行使和享有教育权利上是否受到公平的对待 ,反映了一国的民主化程度。本文试图从入学机会、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三个不同层面来论述残疾人的教育公平问题
关键词:
残疾人 教育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