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90)
2023(3767)
2022(2837)
2021(3129)
2020(2498)
2019(5728)
2018(5843)
2017(8031)
2016(6464)
2015(7916)
2014(8200)
2013(6420)
2012(6000)
2011(5534)
2010(5880)
2009(4930)
2008(4814)
2007(4643)
2006(4185)
2005(3905)
作者
(13323)
(10966)
(10845)
(10782)
(7000)
(5243)
(5206)
(4479)
(4355)
(4277)
(3834)
(3759)
(3619)
(3565)
(3487)
(3475)
(3341)
(3295)
(3291)
(3167)
(3109)
(2988)
(2816)
(2624)
(2596)
(2514)
(2505)
(2467)
(2380)
(2288)
学科
教育(23095)
中国(11762)
教学(9772)
管理(8618)
理论(8283)
(6598)
经济(6593)
学校(6277)
研究(5443)
思想(5431)
政治(5264)
思想政治(5094)
政治教育(5094)
治教(5094)
德育(5062)
学法(4964)
教学法(4964)
(4949)
高等(4427)
(4012)
改革(3878)
学理(3761)
学理论(3761)
工作(3737)
(3606)
发展(3386)
(3259)
(3066)
计算(2953)
教育改革(2910)
机构
大学(78958)
学院(66041)
教育(33671)
研究(27426)
(25559)
师范(25482)
师范大学(20855)
(19715)
科学(15823)
北京(14042)
职业(13703)
管理(13488)
技术(13166)
(12872)
(12863)
教育学(12687)
(12666)
经济(11854)
研究所(11734)
中国(11446)
理学(11111)
理学院(10756)
中心(10753)
(10493)
管理学(9963)
(9950)
管理学院(9811)
职业技术(9503)
教育学院(9479)
技术学院(8676)
基金
研究(40885)
项目(39460)
教育(31856)
科学(31781)
成果(22798)
基金(21188)
编号(21063)
课题(20302)
社会(20088)
社会科(18498)
社会科学(18493)
(18213)
(18089)
(17812)
(16466)
国家(16077)
规划(13869)
研究成果(13187)
项目编号(12854)
科学基金(12734)
(12700)
大学(11745)
(11589)
年度(11467)
(11209)
高校(11117)
重点(10918)
(10806)
(10428)
教育部(10425)
期刊
教育(64613)
研究(37349)
中国(31226)
(14335)
经济(14335)
职业(14232)
技术(10620)
高等(10573)
大学(10525)
学报(9646)
高等教育(9104)
图书(8859)
技术教育(8215)
职业技术(8215)
职业技术教育(8215)
成人(8003)
成人教育(8003)
书馆(6833)
图书馆(6833)
科学(6796)
(6335)
论坛(6335)
(5972)
学学(5694)
(5547)
教研(5272)
高教(5272)
发展(5002)
(5002)
(4978)
共检索到124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争春  
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高校开展荣辱观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扬荣弃耻,做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要提高师德建设水平,以教师示范作用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抓好环境育人,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良好氛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一斌  
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人才,这是每位大学生及其家长的美好憧憬。为了成才,无数大学生渴望多学专业知识,这并没有错。问题是,成才先成人,不成人无以为才的道理,不少大学生未必真懂,致使少数学生滑向缺德泥沼而不能自拔。这正是大学教育必须坚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深义真情所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玥  
荣辱,是社会对个人是否履行一定社会义务所做的褒扬或谴责的社会评价。荣,会带给个人自我肯定的心理体验及情感满足;辱,则带给个人否定的心理体验及羞耻感。大学生的荣辱观不仅关系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途和命运。通过对荣辱观内涵、大学生荣辱观现状的分析发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良好,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归属感,他们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崇尚公益、乐于奉献,知法守法、理智健康,但同时,大学生中也有一部分人出现重个人、轻集体,轻视劳动,缺乏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等负面倾向。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加强师德建设、课堂教学建设、社会实践、外部环境建设和制度建设,希望为大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公铭  魏崇红  
本文以某高校为例,通过对我国女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分析,提出新时期我国女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创新思路,更好地加强对女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进一步提升女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桂兰  
新形势和新要求,彰显当代大学生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应健全教育机制、修养机制、评价机制、示范机制、管理机制,促进大学生树立和坚持“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本刊约请有关专家撰文,就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了研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志鹏  郭君  
"90后"学生群体是极具时代特点的一代,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尤为必要;"90后"学生荣辱观教育应坚持"三个统一"即学思统一、知行统一、内外统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义  
大学生群体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的精英群体,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希望,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柱,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当代大学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诚信意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对大学生进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势在必行。文章探讨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大学生培养"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章清  金劲彪  
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全新阐述,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体现了我党一贯倡导的青年学生应遵循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对于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安利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指引,在价值取向、发展理念、促进手段等方面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现代荣辱观教育为导向,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现代荣辱观教育为动力,创造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以现代荣辱观教育为内涵,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纪宝成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本刊约请有关专家撰文,就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了研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振国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本刊约请有关专家撰文,就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了研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林希森  兰孝慈  
图书馆职业精神,是一种至善的工作态度以及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本文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内涵入手,探析了近年来图书馆职业精神缺失的原因以及再造的途径。同时以我馆为例,阐述了树立职业荣辱观、强化职业精神,在实践中取得成效的具体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