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50)
2023(4077)
2022(3248)
2021(3041)
2020(2544)
2019(5478)
2018(5775)
2017(9349)
2016(5943)
2015(6803)
2014(6847)
2013(6257)
2012(5842)
2011(5309)
2010(5757)
2009(5365)
2008(5446)
2007(5392)
2006(5001)
2005(4340)
作者
(15870)
(13133)
(13003)
(12666)
(8253)
(6286)
(5924)
(5047)
(5015)
(4937)
(4519)
(4483)
(4339)
(4106)
(4063)
(4046)
(3928)
(3866)
(3765)
(3681)
(3506)
(3334)
(3327)
(3184)
(3099)
(3052)
(2985)
(2960)
(2794)
(2663)
学科
管理(16762)
(16190)
经济(16167)
(8621)
中国(7830)
环境(7668)
(7248)
地方(6787)
教育(6699)
(6583)
企业(6583)
(5417)
生态(5260)
业经(4827)
(4782)
理论(4756)
工作(4613)
农业(4597)
(4470)
教学(4386)
(4096)
资源(4086)
(4020)
学校(3982)
(3953)
(3464)
银行(3461)
(3349)
方法(3109)
(2995)
机构
大学(74228)
学院(72368)
研究(25895)
管理(23366)
(22041)
经济(21131)
中国(20351)
理学(18098)
理学院(17850)
管理学(17305)
(17212)
管理学院(17183)
科学(16222)
(15291)
(13856)
师范(13762)
(13276)
中心(13255)
(12600)
(12190)
(12088)
北京(11415)
研究所(11074)
(10830)
业大(10610)
师范大学(10366)
教育(10190)
(9900)
技术(9534)
图书(9040)
基金
项目(43568)
研究(37232)
科学(32824)
基金(26709)
(22457)
国家(22173)
社会(20696)
(19419)
社会科(19311)
社会科学(19305)
教育(18932)
科学基金(18424)
编号(17088)
成果(16497)
(15684)
基金项目(13836)
课题(13777)
(12223)
自然(10396)
重点(10390)
资助(10387)
自然科(9985)
自然科学(9984)
(9929)
项目编号(9927)
自然科学基金(9762)
规划(9761)
高校(9743)
(9250)
研究成果(9186)
期刊
(34625)
经济(34625)
中国(26168)
研究(25980)
教育(22789)
(11374)
图书(11177)
(10905)
学报(10842)
管理(9393)
书馆(8887)
图书馆(8887)
大学(8820)
科学(8705)
(7917)
金融(7917)
农业(7529)
技术(7208)
学学(6721)
职业(6109)
业经(5929)
(4920)
论坛(4920)
高等(4894)
资源(4740)
(4299)
财经(4261)
问题(4051)
高等教育(4026)
(4024)
共检索到134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克斌  
生态文明本质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涉及到人类的观念、制度、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负有特殊使命。高校应制定清晰准确的生态化发展战略,从管理、教学、科研等高校的基础任务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展开。高校在实现自身生态化的前提下,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继瑞  黄潇  田杰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作为与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社会文明并存的"五位一体"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至少要从自然观、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四个方面来把握。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关键要抓好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统筹兼顾、使之相得益彰。文章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抓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以及良好的生活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克昌  
关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思考袁克昌(江苏省环保局,南京,210013)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而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的环境保护工作应该责无旁贷地成为加快两个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炜  廖婴露  
生态文明不仅是理念创新,更是现实任务。文章在探索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新思路,即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明确基本任务、弘扬和转化传统文化、适时跟进制度安排,并从公民参与、管理体制创新、产业生态化转型、智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四个方面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秀芳  苏宝梅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相应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的支撑,而生态教育将生态的理念融入教育,增强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深度。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等教育就需要建立多维的生态教育体系,开展生态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合格的生态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与世界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诸多因素制约着生态教育的深入开展,需要社会多层面、多维度的协调与合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海荣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需要的建设人才,同时也担负着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所需人才的重任。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使之有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这对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与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彭斌  周吉林  
通过对林业高校的战略地位与面临形势的分析,阐述林业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下面临的办学资源、办学水平等困难;提出林业高校凸显生态特色,强化人才培养特色,努力构建特色学科体系,引进和培养并举,造就高层次人才队伍,协同创新提升科研水平等举措,坚持走符合自身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继瑞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已形成了"三大增长极",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圈,无论从经济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还是从产业规模、利用外资总额来说,上述三个经济区被认为是产业集聚效应发挥最好、周边经济带动能力最强的三大经济区。这意味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珊  
目前,我国农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较严重的污染问题,如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污染、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在农村推广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文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并从根本上探讨了其制约性的因素,从而找出解决的措施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樊信友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以生态文明观为依据,科学界定了旅游公路的概念,回顾了我国旅游公路的建设实践历程。根据生态文明对旅游公路建设的要求,构建了旅游公路内部建设体系、外部"引景空间"和实施"保障体系"。在内部体系建设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景观融合、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等措施,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昌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已势不可挡,然而在生态文明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转变传统粗放式的城镇化模式已迫在眉睫,建构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与生态发展相适应的格局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文章主要研究如何贯彻生态文明的理念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探索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寻找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可行举措,为未来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于少东  蒋洪昉  薛正旗  
近年来,北京山区以依托优质的生态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山区沟域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文从生态文明沟域建设战略出发,阐述了生态文明沟域建设的背景,即开展首都山区生态文明沟域建设是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北京山区已经具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文明沟域建设是当前北京山区发展的迫切需求,生态文明沟域建设是沟域经济发展转型的内在需要等4个方面。同时,该文梳理了生态文明沟域建设的理论基础,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系统论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论等。特别是从理论高度对生态文明沟域建设进行了战略思考,提出了生态文化引领战略、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区域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建云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既是高职教育的历史责任,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将会反哺高职教育,助推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高职教育具有"高效育人、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理应积极作为。创建绿色学校,普及生态文明教育,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志愿者、监督者和践行者,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娟  方燕  
基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与结构内容的解读,以湖南省衡阳县为例,剖析了该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了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衡阳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体现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接近全省第一方阵;生态产业加速升级,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项目建设强力推进,201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45亿元;节能减排凸显成效,生态环境明显改观;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普惠受益。然而,还存在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缺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生态文明建设氛围不够浓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因此,提出了衡阳县生态文明建设应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确立生态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