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73)
- 2023(4042)
- 2022(3125)
- 2021(2889)
- 2020(2323)
- 2019(5118)
- 2018(4963)
- 2017(7957)
- 2016(5054)
- 2015(5901)
- 2014(5828)
- 2013(5429)
- 2012(4998)
- 2011(4609)
- 2010(4841)
- 2009(4372)
- 2008(4234)
- 2007(4068)
- 2006(3548)
- 2005(3108)
- 学科
- 济(17320)
- 经济(17306)
- 农(10094)
- 管理(8789)
- 中国(8765)
- 业(8343)
- 教育(8016)
- 农业(7569)
- 业经(6201)
- 研究(5686)
- 方法(5511)
- 地方(5180)
- 企(4756)
- 企业(4756)
- 数学(4697)
- 数学方法(4664)
- 农业经济(4381)
- 工作(4310)
- 制(4294)
- 生(4271)
- 发(4168)
- 财(3942)
- 发展(3694)
- 展(3693)
- 研究生(3590)
- 理论(3435)
- 建设(3372)
- 教学(3290)
- 度(3158)
- 制度(3154)
- 机构
- 大学(71671)
- 学院(67436)
- 研究(27014)
- 济(25097)
- 经济(24214)
- 管理(21230)
- 理学(17806)
- 理学院(17542)
- 管理学(17007)
- 中国(16961)
- 管理学院(16888)
- 京(15708)
- 科学(15071)
- 所(13314)
- 范(13121)
- 师范(13032)
- 农(12974)
- 研究所(11954)
- 江(11616)
- 中心(11458)
- 财(11110)
- 业大(10521)
- 北京(10085)
- 院(10013)
- 师范大学(10006)
- 农业(9798)
- 教育(9445)
- 州(9233)
- 财经(8267)
- 省(7902)
- 基金
- 项目(43721)
- 研究(36040)
- 科学(33623)
- 基金(28898)
- 家(24308)
- 国家(24030)
- 社会(21597)
- 科学基金(20260)
- 社会科(20219)
- 社会科学(20215)
- 教育(19076)
- 省(18785)
- 编号(16037)
- 基金项目(15185)
- 划(14938)
- 成果(14894)
- 课题(12705)
- 自然(11350)
- 资助(11332)
- 自然科(11099)
- 自然科学(11095)
- 自然科学基金(10889)
- 年(10745)
- 重点(10207)
- 发(9981)
- 大学(9676)
- 高校(9617)
- 部(9591)
- 创(9266)
- 性(9157)
共检索到113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马莉萍 刘彦林 罗乐
本文以推拉理论为基础,利用2003-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了毕业生返乡就业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性返乡就业的热情逐渐高涨,且多在事业单位就业,而返乡就业的男性多在国有企业就业;返乡就业的女性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就业的比例略高,而男性的就业满意度更高。在控制了个人和家庭基本特征及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房价等变量后,女性比男性返乡就业的可能性更大,到生源省和院校省以外的他省就业的可能性更小;中部生源的女性更加倾向于返乡就业,东部生源的女性更加倾向于返乡就业而非他省就业,西部生源的女性更加倾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返乡就业 性别 流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曹星 岳昌君
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严重问题,表现为总体就业状况恶化及性别差异显著。本研究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在考察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状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大学生就业的性别差异。本文从就业率、起薪、工作满意度三个角度分析了高校毕业生总体及各学历层次、学科和类别、学校类型的就业性别差异,并对2003-2007年性别差异的发展趋势进行比较,从而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状况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缩小性别差异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性别差异 高等教育 就业率 起薪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敖山 丁小浩
本研究基于北京大学2009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抽样调查数据,针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高度复杂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征,运用复杂性科学研究中的神经网络拟合仿真方法,较好地分离出性别差异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征和流动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性别因素将会导致10.89%的薪金差距;男性获得就业地户口的机率比女性高出9.27%;从整体上看,男女大学生就业单位性质的差异并不明显。相对上述就业工作特征,毕业生流动特征的性别差异较为显著:男性毕业生比女性具有更强的流动性,除了就业流动以外,上学流动、毕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度分别是19.5%和23.77%,全流动差异更是达到了40.57%;而男女毕业生就业流动概率...
关键词:
复杂系统仿真 性别差异 高校毕业生 就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岳昌君 巩建闽 黄潞
本文利用2003年、2005年和2007年三次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就业落实率、就业起薪、就业分布、就业影响因素、求职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在归纳和总结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与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楠 谭娅 封世蓝
本文从男女毕业生在不同部门的就业机会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问题。基于某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统计的2012届-2014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男性毕业生和女性毕业生在不同部门就业的概率的因素,并对男性和女性在不同部门的就业机会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得到男性和女性进入不同部门就业的影响因素是相似的,主要是学历、户口所在地、及专业等。总的来看,女性毕业生在国有部门的就业环境呈改善趋势,但是,并非所有专业都是如此,法学专业和经济学专业的女性毕业生在国有部门的就业机会连续三届低于男性毕业生。此外,本文结合研究成果和具体实际,从国家、高校、用人单位三方面提出了相应...
关键词:
就业机会 性别歧视 国有部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直 孔令海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乡村经济逐渐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毕业生的返乡就业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乡村人才振兴和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为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只有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通过培养和引进大量优秀人才,才能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此外,乡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还能为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影响力,改变村民们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和态度,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占国
基于全国17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高校毕业生起薪的影响因素,并着重检验了各因素的影响效应是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起薪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等相关变量对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学校层次、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实习和家庭经济条件对起薪的影响效应存在性别差异,重点高校的学历对女生起薪的正向影响更大,而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实习和家庭经济条件对男生起薪的正向影响更大。此外,工资决定机制的性别差异是高校毕业生起薪性别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起薪 影响因素 性别差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敏 陆根书
根据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层次的14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高校毕业生起薪的性别差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起薪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起薪的平均数只有男生起薪平均数的90.2%。人力资本变量、家庭禀赋变量、劳动力市场就业特征变量,尤其是人力资本变量对高校毕业生起薪的性别差异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也是导致高校毕业生起薪存在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缩小高校毕业生起薪性别差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毕业生起薪 性别差异 性别歧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正>2020年-2024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从874万增长到1179万人,四年来共增长34.90%。尽管随着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稳就业积极因素不断凸显,但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压力依然存在。本课题组2020、2021、2022、2023年连续四年利用自主研发的就业调查工具,对2020年以来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综合状况展开年度追踪调查,共收集有效学生问卷52478份,问卷调查对象包括“毕业学生”“高校就业服务部门”和“用人单位”,从这一追踪调查中发现了就业变化新趋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十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全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制度,高校毕业生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持续大幅增长,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此,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高等教育必须着力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
“十一五”期间 高校毕业生 就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瑞林 张银
我国的就业模式正在从正规就业逐渐转向非正规就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运用劳动经济学原理,构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失业模型,指出必将有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得不非正规就业、甚至非自愿性失业。在此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开展实证分析,指出非正规就业是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可逆转的趋势。最后提出了转变就业观念、完善就业制度、加强引导教育、构建支持体系四点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艳 田辉玉 王建农
文章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构建了系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调研问卷,并以湖北省高校2012届5,979名毕业生为例,通过数学建模进行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状的定量评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贺凌 岳昌君
基于2013年和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落实情况、就业起薪的专业和性别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结果的性别差异高于其他专业,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深化,经管、人文、社科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结果上的性别差异不断缩小,相关专业的女性毕业生落实工作和获得高收入的优势有所提升。另外,2015年女性毕业生整体的就业状况相对于2013年也有一定改善。建议深化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制定和完善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政策,保障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权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俊梅 王顶明
根据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发布的2014、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相关数据,文章以就业率、就业地域、就业单位类型及就业结构分布等方面作为观察点,对近两年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综合比较和趋势分析,并对未来博士生培养体系提出了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继东 闫媛 岳峰凯 尹春兰
文章以求职类电视节目《非你莫属》的361名工商管理类毕业生求职选手为研究样本,调查毕业生在求职成功率、起薪等求职绩效的性别差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线上求职成功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线上求职成功率高于男生,且学历和社会实践对线上求职成功率的性别差异具有一定影响;工商管理类毕业生起薪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本研究结论肯定了人力资本理论对求职性别差异的解释作用,并发现了专业和求职渠道也是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绩效性别差异的重要因素,为工商管理类学生尤其是女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供了丰富的依据。
关键词:
工商管理类毕业生 性别差异 人力资本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