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05)
- 2023(18544)
- 2022(15538)
- 2021(14541)
- 2020(12203)
- 2019(27943)
- 2018(27707)
- 2017(52180)
- 2016(29289)
- 2015(33204)
- 2014(33348)
- 2013(32420)
- 2012(29956)
- 2011(26882)
- 2010(27307)
- 2009(24866)
- 2008(24477)
- 2007(22055)
- 2006(19611)
- 2005(17717)
- 学科
- 济(119104)
- 经济(118976)
- 业(99558)
- 管理(91835)
- 企(87785)
- 企业(87785)
- 方法(48432)
- 数学(38345)
- 数学方法(37854)
- 农(36798)
- 中国(36364)
- 业经(35685)
- 财(32794)
- 地方(28871)
- 农业(25744)
- 务(23438)
- 理论(23414)
- 财务(23363)
- 制(23359)
- 财务管理(23332)
- 技术(23093)
- 学(22106)
- 企业财务(22080)
- 和(21736)
- 贸(19961)
- 贸易(19942)
- 易(19280)
- 教育(18607)
- 划(18535)
- 环境(18269)
- 机构
- 学院(409185)
- 大学(405946)
- 管理(160644)
- 济(158584)
- 经济(154781)
- 理学(137085)
- 研究(136534)
- 理学院(135490)
- 管理学(133149)
- 管理学院(132398)
- 中国(102790)
- 京(88715)
- 科学(84302)
- 财(73626)
- 所(68956)
- 农(68325)
- 江(64665)
- 中心(62359)
- 研究所(62235)
- 业大(60375)
- 范(58213)
- 师范(57731)
- 财经(57699)
- 北京(56727)
- 农业(52965)
- 经(52294)
- 州(52218)
- 院(49979)
- 技术(46756)
- 师范大学(45789)
- 基金
- 项目(269859)
- 科学(212409)
- 研究(204219)
- 基金(190707)
- 家(164200)
- 国家(162587)
- 科学基金(140474)
- 社会(125481)
- 社会科(118560)
- 社会科学(118529)
- 省(109145)
- 基金项目(101525)
- 教育(96640)
- 划(90560)
- 自然(90187)
- 自然科(88067)
- 自然科学(88044)
- 编号(86668)
- 自然科学基金(86462)
- 资助(77858)
- 成果(70778)
- 课题(61286)
- 发(60636)
- 重点(60392)
- 部(59004)
- 创(57569)
- 创新(53036)
- 项目编号(52704)
- 大学(50901)
- 科研(50633)
- 期刊
- 济(186474)
- 经济(186474)
- 研究(122941)
- 中国(92497)
- 教育(63487)
- 管理(63287)
- 农(62583)
- 学报(60001)
- 财(58908)
- 科学(56805)
- 大学(46320)
- 农业(43468)
- 学学(42458)
- 技术(42139)
- 融(35511)
- 金融(35511)
- 业经(32762)
- 财经(28072)
- 经济研究(27240)
- 业(25086)
- 图书(24388)
- 经(24179)
- 问题(23968)
- 技术经济(21393)
- 职业(19962)
- 科技(19518)
- 现代(19345)
- 坛(18607)
- 论坛(18607)
- 资源(18440)
共检索到628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红雨 闫广芬
伴随着"就业难"问题的日益凸显,毕业生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重要议题。本研究立足于自我反思的视角,通过对企业类已就业学生的调查分析,探讨高校毕业生对自身职业胜任力水平的现实评价及发展诉求。结果显示:就现实评价而言,毕业生对自身职业胜任力整体水平的评价较低,其中角色性胜任力水平最低;就发展诉求而言,毕业生认为自身最需提升五项的职业胜任力依次为: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应变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且其发展诉求受到专业背景、企业类型及岗位性质的显著影响。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提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金丽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探讨了构建全新的着重从内容体系、组织体系、辅导体系及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入手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体系,以期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
关键词:
就业导向 职业发展教育 工作体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柏培文
本文通过对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中144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职业流动和职业成功的有关数据收集和处理,发现在我国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里,就业选择、职业流动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成功产生明显的影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就其根源来说,主要在于我国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不成熟和组织管理缺乏规范化所带来的职业流动风险过大,以及劳动力市场分割带来不同就业选择的职业管理差异。它表明,高校毕业生职业成功不仅与自身有关,也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和制度密切相关,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缺陷和管理缺乏规范化。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选择 职业流动 职业成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艳 田辉玉 王建农
文章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构建了系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调研问卷,并以湖北省高校2012届5,979名毕业生为例,通过数学建模进行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状的定量评价。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海荣
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生不论接受任何层次教育,最终都将会进入社会选择职业,以期实现自身价值。为此,选择何种职业不仅是就业数量的反映,更是就业质量的体现。实证调查发现,"职业定位"和"专业选择"的问题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的保证就业质量,应尽早将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引入教育体系,并将端口前移,尤其是高中阶段。通过系统的职业生涯培养,使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自己、认知社会、合理定位、选择专业、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做出科学规划,提升就业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凌宇 沈文钦 蒋凯
从2015~2018年3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来看,博士毕业生去向仍以直接工作为主,但近年来到境内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比例有所提升。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博士毕业后从事学术类工作的比例约60%,平均15%以上的博士毕业生会进入企业就职,"溢出"效应明显,研发型企业招聘博士毕业生人数突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梦霞
采用龙立荣和彭永新修订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通过整群抽样方法对浙江省民办高校450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民办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均低于对照高校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水平,且差异显著;男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在选择目标、制定计划和问题解决方面高于女生,差异显著;不同生源地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决策 职业决策 自我效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春光 许艳丽 王智丽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平稳,但结构性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力,是新增就业人口的重要载体。在就业政策执行过程中要避免"变通""走样",保证政策有效执行。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教育领域的民生工程。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诠释了"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的重要思想和
关键词:
就业 毕业生 中小微企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就业是国家政治与经济景气的最重要指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当前,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既要研究如何扩大就业规模问题,也要研究提高就业质量问题,而职业稳定性是涉及就业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日前,麦可思研究院(MyCos)向社会发布了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中对2007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本刊节选报告中有关高职高专生的数据与分析,展示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情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生玉
本文基于对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双方在金融危机下对就业形势的不同感知、对就业力的不同认识、在就业信息发布和获得途径及就业期望上的不同看法,提出了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力 调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开宁
文章基于五维教育培养模式的五维企业实习体系,提出其对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自我认知偏差与就业质量影响的相关假设,并通过对广西经济职业学院2016和2017两届毕业生的追踪研究,得出五维企业实习可降低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的自我认知偏差(达克效应),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心理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等结论。基于此,建议民办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实战型多维企业实习、真正实行双主体办学,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改革力度、引导和推进院校实施带薪企业实习制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康小明
本文以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类毕业生为实证研究对象,考察了高等教育阶段积累的社会资本及其家庭社会资本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后的职业发展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阶段积累的社会资本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第1年和第3年时的年薪收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也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第3年时的职位等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毕业生的父母家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则与上述职业发展成就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艳 田辉玉 王建农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决定毕业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关键,而科学地评价与预测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水平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构建了系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北省高校2012届5,979名毕业生为例,进行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状的定量评价,展开了2013年至2018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得到了初步结论,并提出了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就业竞争力 高校毕业生 评价 趋势预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洁 徐莉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从阐述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接企业的现状出发,剖析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矛盾的根源,分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接企业的因素,指出应正视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中的弊端所在,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机制,以促进社会需求和就业良性互动,提升人才素质,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人才需求良好对接。
关键词:
人才需求 就业能力 产学研 校企对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泽厚 黄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哪些博士毕业生在企业就业?——基于2016年13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本土化的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初探——来自4所高校优秀毕业生的叙事访谈研究
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职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大学毕业生的调查
会计学本科毕业生职业胜任能力调查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社会分层研究——基于2012届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调查
大学生就业的自身障碍及对策探析——以三届毕业生调查为基础的分析研究
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对12所民族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成本实证研究——以2014届毕业生顶岗实习抽样调查为例
对高职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