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37)
2023(6629)
2022(5804)
2021(5309)
2020(4834)
2019(11310)
2018(11240)
2017(20994)
2016(12592)
2015(14801)
2014(15169)
2013(14509)
2012(13643)
2011(12415)
2010(12705)
2009(11565)
2008(11787)
2007(11032)
2006(9206)
2005(8222)
作者
(35775)
(29973)
(29840)
(28776)
(18877)
(14357)
(13891)
(11851)
(11287)
(10753)
(10079)
(9995)
(9866)
(9410)
(9370)
(9364)
(9348)
(8863)
(8839)
(8605)
(7676)
(7523)
(7343)
(7106)
(6846)
(6724)
(6679)
(6678)
(6155)
(6129)
学科
(45315)
经济(45276)
管理(31522)
(28863)
方法(24041)
(23086)
企业(23086)
数学(21415)
数学方法(21241)
中国(14878)
(12843)
(12312)
教育(11786)
(10184)
理论(9532)
(9198)
(8910)
贸易(8909)
(8642)
业经(8555)
地方(8343)
农业(8201)
(8052)
财务(8039)
财务管理(8016)
研究(7706)
(7592)
企业财务(7555)
技术(6679)
(6269)
机构
大学(178618)
学院(175983)
(66112)
经济(64287)
管理(62304)
研究(58668)
理学(53417)
理学院(52766)
管理学(51652)
管理学院(51315)
中国(40331)
(37702)
科学(36051)
(31341)
(30708)
(30312)
(28714)
业大(27743)
研究所(27555)
(27430)
师范(27203)
中心(26706)
农业(24859)
财经(24323)
北京(23892)
技术(23075)
(22369)
(21881)
师范大学(21178)
教育(21165)
基金
项目(112438)
研究(86980)
科学(86847)
基金(76581)
(65479)
国家(64843)
科学基金(54359)
社会(50531)
社会科(47566)
社会科学(47548)
(46971)
教育(45851)
基金项目(40729)
(39743)
编号(39055)
自然(34404)
自然科(33517)
自然科学(33501)
自然科学基金(32906)
成果(32704)
资助(31579)
课题(28878)
重点(26290)
(25831)
(24788)
(23885)
(23446)
项目编号(22850)
大学(22345)
(22284)
期刊
(71643)
经济(71643)
研究(51254)
中国(41074)
教育(37808)
学报(27913)
(26726)
(25879)
科学(23455)
大学(21036)
技术(20452)
管理(19833)
学学(18737)
农业(17996)
职业(13936)
财经(12262)
(12190)
金融(12190)
图书(11572)
业经(11457)
经济研究(11019)
(10510)
(10488)
问题(9630)
(9484)
论坛(9484)
技术教育(9248)
职业技术(9248)
职业技术教育(9248)
(8808)
共检索到261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尔岚  谢华  
为了把握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指导服务与咨询,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笔者对2006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抽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汇总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的主要特点,并从多层面揭示造成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力  贺香沛  和娟  
本研究对5所高职院校的376名女毕业生进行了择业价值取向和职业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女毕业生择业价值取向在年级、学科、学校、有无兼职经历、是否独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毕业生择业效能感在性别、在校身份、兼职经验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毕业生的择业价值取向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同时择业价值取向对择业效能感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进  韩利君  张暇  周佳宁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涉及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等相关主体和社会各方面。自2006年起,西藏自治区启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开启西藏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进程。就业政策是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导向的风向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西藏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为此,本文以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在西藏建构的过程为主线,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成因和就业政策历史演变及其价值取向三个维度,对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及其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旨在考察西藏高校毕业生就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文跃玲  
我国高等教育现已进入后大众化阶段。在此背景下,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队伍越来越庞大,它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特征,并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获得职业指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通会产生困惑感,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很少获得专业的就业指导,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希望获得毕业院校职业指导的意愿较强烈,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希望获得务实的职业指导。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高校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岳昌君  邱文琪  
基于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本文利用统计描述和计量回归方法,从城际流动类型与分布、就业城市偏好、流动收益与成本和流动影响因素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的城际流动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87%的高校毕业生在求学或就业过程中发生了城际流动,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地的主要选择。人力资本变量和地区经济变量是影响高校毕业生流动模式的重要因素;在求学或就业过程中发生过流动尤其是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收益显著更高,流动对收益的提升作用对于一线和二线城市家庭毕业生的提升作用显著更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永刚  王海英  
利用2015年高校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行业人才需求调查的数据,对毕业生工作流动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工作流动的平均次数为1.19次,在教育背景上呈现出弱者流动多、强者流动少的特征,即专科和本科高于硕士和博士,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高校高于"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在专业类型上表现为硬学科流动少、软学科流动多的特点,即专业技能取向的学科(工科、理科)低于注重通用性能力发展的学科(人文、社科);在制约因素方面,劳动力市场分割、人力资本拥有量和个体能力等变量是影响毕业生工作流动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奇清  乔向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仲文  陈佳俊  
将会计学本科毕业生的能力分为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并通过问卷法调查82名会计学本科毕业生,结果发现:会计学毕业生的行为能力明显高于认知能力,毕业生在正直可信、公平公正方面具有很高的评价,学生的求知欲较强,目标方向的控制能力也很好。毕业生的沟通能力也较强,在理解他人,团队精神,机智、谨慎、周到,取得团队、客户信任,帮助他人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毕业生的分析/设计能力较为薄弱,其中,管理能力,系统分析与设计,预测、风险与评估控制等能力需要加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云华  
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是指其进入劳动力市场后变换职业种类、就职地区或就业单位的过程及结果。实证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的大学毕业生毕业五年内发生过职业流动;大学毕业生先赋性因素越有优势,越有可能向上职业流动;初职人职匹配度越低,越有可能职业流动,但向上职业流动难度大;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共同决定了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流动轨迹,但社会资本相对于人力资本而言作用越来越凸显。为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合理职业流动,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先就业,后择业"政策,高校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本人则应加强各类资本积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义华  徐继燕  
就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对全国50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企业认同程度,提出了全面提升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莹  丁小浩  
本文使用生存分析方法,以普通高中为参照系,研究了我国城镇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工作搜寻时间(文中称待业时间)。通过测算两类毕业生在不同时点的待业率、平均待业时间,以及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教育类型对毕业生待业时间的影响程度,结果是职业教育毕业生与普通高中毕业生在待业时间上差异显著,职业教育是缩短青年待业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同时回应了发展中国家是否应发展学校形态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国际争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向东  
文章以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类型为研究对象,运用列联分析、卡方检验方法研究了个体特征和家庭背景特征对其选择的职业发展类型的影响。分析显示:个体特征中,除了学生会干部经历、学校所属性质外,性别、学习成绩、所学专业均对职业发展类型有着显著性影响;家庭背景特征中,父母任何一方最高受教育水平、父母任何一方最高职业阶层、家庭年均总收入均对职业发展类型有着显著性影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晓明  许秀娟  
高校毕业随着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生就业的供求困境,本文结合广东省出台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进行政策分析,认为政策激励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文东茅  
劳动力市场在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 ,但是 ,由于工资机制不完善、信息不充分、市场分割等原因 ,劳动力市场存在各种“失灵”现象 ,这将导致毕业生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本文在介绍有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 ,对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失灵”现象及其对毕业生资源配置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