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8)
- 2023(12385)
- 2022(10723)
- 2021(10038)
- 2020(8365)
- 2019(19358)
- 2018(19394)
- 2017(36147)
- 2016(20550)
- 2015(23339)
- 2014(23830)
- 2013(22655)
- 2012(20604)
- 2011(18368)
- 2010(18297)
- 2009(16591)
- 2008(15914)
- 2007(13979)
- 2006(12047)
- 2005(10303)
- 学科
- 济(73112)
- 经济(73024)
- 管理(57975)
- 业(51078)
- 企(42738)
- 企业(42738)
- 方法(34967)
- 数学(30209)
- 数学方法(29818)
- 中国(21893)
- 农(19781)
- 财(18640)
- 学(18060)
- 业经(16362)
- 地方(15867)
- 理论(14597)
- 制(13753)
- 教育(13357)
- 农业(13249)
- 和(12815)
- 务(12044)
- 财务(11968)
- 环境(11963)
- 财务管理(11942)
- 贸(11907)
- 贸易(11898)
- 技术(11868)
- 易(11511)
- 企业财务(11319)
- 划(10677)
- 机构
- 大学(283313)
- 学院(279760)
- 管理(111273)
- 济(101298)
- 经济(98758)
- 理学(96573)
- 理学院(95497)
- 管理学(93659)
- 管理学院(93186)
- 研究(92429)
- 中国(66068)
- 京(61106)
- 科学(60576)
- 农(47145)
- 财(46569)
- 所(46568)
- 业大(45001)
- 研究所(42863)
- 中心(41495)
- 江(40948)
- 范(39672)
- 师范(39279)
- 北京(38506)
- 财经(37374)
- 农业(37084)
- 院(34460)
- 经(33945)
- 州(33591)
- 技术(32143)
- 师范大学(31330)
- 基金
- 项目(198100)
- 科学(153810)
- 研究(145827)
- 基金(139569)
- 家(121892)
- 国家(120849)
- 科学基金(103071)
- 社会(87831)
- 社会科(82973)
- 社会科学(82949)
- 省(79721)
- 基金项目(74599)
- 教育(68454)
- 自然(67997)
- 划(66730)
- 自然科(66374)
- 自然科学(66353)
- 自然科学基金(65101)
- 编号(61122)
- 资助(57546)
- 成果(50604)
- 重点(44081)
- 课题(43132)
- 部(42582)
- 发(41603)
- 创(40910)
- 创新(37961)
- 科研(37860)
- 项目编号(37809)
- 大学(37162)
- 期刊
- 济(108501)
- 经济(108501)
- 研究(80760)
- 中国(57230)
- 学报(47860)
- 教育(42758)
- 农(41780)
- 科学(41766)
- 管理(39569)
- 大学(35821)
- 财(34854)
- 学学(32715)
- 农业(29552)
- 技术(25351)
- 图书(19292)
- 融(18818)
- 金融(18818)
- 业经(18299)
- 财经(17070)
- 经济研究(16572)
- 业(15290)
- 科技(14603)
- 经(14442)
- 问题(13755)
- 理论(13578)
- 版(13393)
- 技术经济(12985)
- 书馆(12871)
- 图书馆(12871)
- 实践(12690)
共检索到403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陈韶 徐向东 符志刚
为更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应建立科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区域差别。建立该体系的一个可操作方法是: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合理地确定评价各方主体,科学地设置评价指标内容,系统地规范评价信息收集与处理,以取得客观准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质量 评价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新中 董仕奇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评价就业质量的要素多元复杂,未能统一。在综合分析相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形势与要求,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要素,并据此构建了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质量 评价体系 影响要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柯羽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是一个兼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笔者试图通过引入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等五个一级指标和需求单位层次、自主创业率、就业地域等10个二级指标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内涵加以解析。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率 就业质量 评价指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景峰 齐永意 刘治安
阐述了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提出了构建就业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构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就业质量信息管理体系及评价调控体系,对高职院校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睿祺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要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简明实用性、超前性、主客观指标结合等原则,其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就业率、人职匹配率、职业稳定性、毕业生待遇、自主创业率、主客观满意度、工作创新率等指标,对每一个指标都有具体的测算公式和权重划分。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上述七大评价指标不可能涵盖全部,因此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讨和提炼。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质量 评价指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建章 王栋
就业质量评价是毕业生对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及其对高校人才培养状况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价。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本科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关于就业质量指标的数据统计,提取了影响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并从学生、用人单位和高校三个角度展开具体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河北省本科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以及河北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河北省 本科院校 就业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霄 刘宇雷 沈雪萍
文章在综合分析背景因素、知识结构、基本能力、品质素质四个就业竞争力内部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用人单位视角出发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届、2009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就业竞争力分值测算。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较强的可推广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秋梅 罗清萍 江辉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根据2008年一项课题的研究成果数据,对如何在高职院校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体系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建立行之有效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体系和就业质量的年度报告制度,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发现就业质量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推进提高就业质量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质量 调查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丽华 储克森
德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市场就业模式,注重政府,企业及高校的全方位合作,学生毕业即进入市场,尊重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体现市场机制的价值判断,使培养过程与就业需要相结合,形成了由政府依据法规进行宏观管理,学校提供服务及培训,企业等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
关键词:
德国 高校毕业生 就业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冯方盛
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关乎高校声誉和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具有明显的营销组织主体的特征,将市场营销理论应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基于市场营销学中的4P理论,尝试构建市场导向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以期为整合高校资源,改善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状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 4P理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剑
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核心指标。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评估通常由政府专职部门、社会组织和高校自身分别承担。本文试从美国高等教育的特殊背景入手,从以上三个层次结合典型案例分别介绍其就业率的统计评估体系,最后分析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评估体系的特点以供借鉴思考。
关键词:
美国高校 毕业生就业率 统计评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振 黄雪飞
本文是以就业质量评价为主题,以近10年来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就业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梳理,并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阐述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提出构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就业质量 评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瑶祥
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等教育需求主体是多元的,既包括办学主体的各级政府,也包括各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因此,评价一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体也应是多元的。三方满意度评价是指作为高等教育需求主体的政府、毕业生、用人单位等三方共同参与的、把就业满意度作为检验就业质量标准的评价。本研究根据顾客满意理论,分别从政府、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满意度的角度,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对各项指标内涵阐述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因素权重,为科学、客观、全面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建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可以反映一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有利于促进学校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服务。根据现行评估工作存在的评估主体单一、评估过程静态化、评估指标不全面、过分注重评估结果等问题,通过建立多层次就业评估体系、合理确定就业评估时点、建立"质""量"完备的就业评估指标、实训网络就业统计等决策重新构建完善的就业评估体系,包括就业条件保障评估、就业指导评估、就业服务评估、就业管理评估、就业成效评估及就业附加页评估六大方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评估 体系构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建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评估可以反映一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开展就业评估的意义,总结了当前就业评估工作开展的概况与存在的问题,试图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全面、公正的就业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就业评估 体系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