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92)
2023(3123)
2022(2536)
2021(2461)
2020(2104)
2019(4922)
2018(4782)
2017(8385)
2016(4771)
2015(5296)
2014(4865)
2013(4233)
2012(3733)
2011(3226)
2010(3380)
2009(2940)
2008(2751)
2007(2752)
2006(2297)
2005(2082)
作者
(9974)
(8294)
(8259)
(8002)
(5351)
(4006)
(3788)
(3182)
(3061)
(3010)
(2792)
(2615)
(2579)
(2523)
(2519)
(2511)
(2462)
(2457)
(2422)
(2297)
(1982)
(1972)
(1944)
(1922)
(1862)
(1833)
(1832)
(1724)
(1698)
(1671)
学科
(13746)
经济(13731)
(10614)
贸易(10613)
(10554)
(10475)
管理(8318)
出口(7759)
出口贸易(7759)
(7759)
(7653)
中国(7078)
(5649)
方法(5335)
数学(5059)
数学方法(5024)
(4531)
教育(4216)
农业(4139)
(4046)
企业(4046)
关系(3599)
对外(3130)
工作(3102)
财政(2982)
外经(2837)
对外经济(2819)
经济关系(2804)
(2801)
学校(2751)
机构
大学(56205)
学院(53328)
(22957)
经济(22494)
管理(17174)
研究(16074)
理学(14655)
理学院(14512)
管理学(14136)
管理学院(14054)
中国(11806)
(11145)
(10999)
(9197)
师范(9158)
财经(8569)
(8369)
经济学(8340)
科学(8148)
(7830)
经济学院(7784)
中心(7607)
(6961)
北京(6844)
(6834)
师范大学(6818)
业大(6722)
(6475)
财经大学(6259)
研究所(6224)
基金
项目(35650)
研究(30977)
科学(27728)
基金(24299)
(19611)
社会(19555)
国家(19409)
社会科(18552)
社会科学(18549)
科学基金(16788)
教育(16039)
(14452)
编号(13651)
成果(12632)
基金项目(12479)
(11310)
课题(10015)
资助(9718)
(9143)
高校(8933)
大学(8543)
项目编号(8492)
(8435)
自然(8405)
(8276)
自然科(8245)
自然科学(8243)
国家社会(8116)
自然科学基金(8093)
(7742)
期刊
(23163)
经济(23163)
研究(18287)
中国(15401)
教育(15202)
(8476)
学报(6623)
图书(6319)
大学(6291)
(6252)
(6199)
管理(5926)
国际(4965)
科学(4957)
书馆(4799)
图书馆(4799)
学学(4765)
经济研究(4521)
农业(4391)
技术(4276)
财经(4166)
(3923)
金融(3923)
(3713)
职业(3682)
问题(3677)
业经(3579)
高等(3479)
成人(3204)
成人教育(3204)
共检索到86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栋  
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供需矛盾、结构性矛盾、心理矛盾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解决的出路在于整体设计,通盘考虑,破解系统工程难题,体制机制引导和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兰芬  
通过多年的毕业生分配工作,我感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困境在于:一方面是人才奇缺,一方面是人才浪费;一方面大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甚至远涉重洋招聘人才,另一方面却将送上门的毕业生拒之门外。这到底是为什么?我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以下4个方面。第一,社会大环境问题。由于过去国家长期实行指令性计划分配,学校无招生自主权,用人单位无选才自主权,毕业生无择业自主权,这就造成了行业、地区、部门间人才的不平衡,有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朝霞  张安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自2006年实施以来,在政府、见习基地、高校等教育机构、见习高校毕业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目前还处于建设初期,其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使其积极作用不仅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甚至一度停滞不前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力图找到解决途径从而走出困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持续有效运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晓芬  
海外就业作为高职毕业生就业新路径,在实践中已初见成效。鉴于海外就业的复杂性,高职毕业生的海外就业依然面临着制度与政策的制约。高职毕业生海外就业事业的发展,需要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和高职院校突破现有的制度和政策瓶颈,创新制度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高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助推毕业生海外就业的顺利实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平  杨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体能等两性的先天差异将不再是阻挡女性进入男性主导的一切传统领域的障碍,女大学生的队伍必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同时要看到,当下的中国"女大学生就业难"。作为高等女性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和社会思想变革的前驱先导,我国的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男女两性在高等教育中的宏观平等与微观差异,抛却传统的教育模式,寻找出可行性路径,使制度赋予的"性别平等"的教育原则得到充分兑现和有效实施,以培养出能在与男性的职场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高能力、强素质的女性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娜  崔征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中处于劣势的工科女生一般学习踏实、成绩比较优秀、专业知识掌握比较牢固,但在抽象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和男生相比显得相对较弱。文章通过分析工科女生的就业现状来深挖其原因,并提出如何引导她们树立健康的就业心态,如何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鼓励与支持实现顺利就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立功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体现在生源结构和就业空间的单一性矛盾、高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错位、就业期望值与岗位需求的差异等几方面。基于这些困境,从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为缓解当前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凤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影响着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近年来,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随着国内新冠疫情突发,高校毕业生面临市场需求萎缩与人才供给增加的“双重压力”,就业形势复杂严峻,“稳就业”“保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如何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比例提升,是每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思考的问题,在顺应当前政府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就业困境,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合力突破就业困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党竹青  
国家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及具体措施等,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分析,指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出路在于广阔的基层地区和单位,大学毕业生要抓住机遇,积极就业,大胆创业,成就事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艳婷  
文章通过对高职法律类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总结导致其目前就业困境的深层原因,并结合社会需求探究其就业路径,即推行分层分类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自身能力、积极干预学生就业心理、构建有效的就业指导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创业、鼓励学生边缘行业或跨专业就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苏敏  
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择业、报考机关事业单位、晋升、落户等方面面临诸多政策限制和不公平待遇,主要包括学历歧视、户籍迁入限制等,致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很难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就业,难以在一二线城市落户。就业不公平将导致社会不稳定与不和谐,进而影响社会的整体进步。占据教育体系半壁江山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与落户困境必须引起重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夏仕武  连溪  
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因受汉语水平、专业设置和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较为突出。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出台政策,要求机关事业单位和基础服务项目拿出不少于15%岗位,央企和国企拿出不少于20%岗位以及公共服务类岗位专门招聘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同时为蒙古语授课学生辅修专业提供财政支持,为招录蒙古语授课毕业生的单位提供补贴。经过1年多的政策实施,蒙古语授课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但就业率仍然偏低,需要扶持政策的持续推进,方可达到预期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志贤  靳婷婷  宋丽娜  
文章首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困境的主要表现与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介绍了心理资本增长法则,并对其在预防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困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征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已成为经济生活中颇具生机、富有活力、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型经济单元,为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实力的壮大作出了贡献。——改革十年,乡镇企业不仅平均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缓解了市场供应长期严重匮乏的局面,促进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1987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764亿元,占社会总产值的1/5,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1/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