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33)
- 2023(3138)
- 2022(2597)
- 2021(2488)
- 2020(2177)
- 2019(4906)
- 2018(5022)
- 2017(8756)
- 2016(5627)
- 2015(6674)
- 2014(6673)
- 2013(6084)
- 2012(5846)
- 2011(5386)
- 2010(5785)
- 2009(5202)
- 2008(5288)
- 2007(5109)
- 2006(4487)
- 2005(4017)
- 学科
- 济(16690)
- 经济(16668)
- 管理(10861)
- 业(9021)
- 中国(7668)
- 方法(6570)
- 企(6311)
- 企业(6311)
- 学(6198)
- 农(5291)
- 数学(5233)
- 数学方法(5124)
- 教育(5083)
- 理论(4275)
- 农业(3765)
- 贸(3622)
- 贸易(3620)
- 业经(3536)
- 易(3491)
- 和(3387)
- 工作(3374)
- 地方(3344)
- 教学(3062)
- 制(3038)
- 融(2952)
- 金融(2951)
- 学校(2885)
- 财(2878)
- 研究(2865)
- 银(2764)
- 机构
- 大学(82618)
- 学院(78032)
- 研究(32515)
- 济(26953)
- 经济(26255)
- 管理(23436)
- 中国(22710)
- 科学(22003)
- 理学(19739)
- 理学院(19348)
- 京(19197)
- 管理学(18617)
- 所(18508)
- 管理学院(18482)
- 研究所(17126)
- 农(16683)
- 范(14793)
- 师范(14658)
- 中心(13434)
- 业大(13417)
- 农业(13346)
- 江(13226)
- 财(12478)
- 北京(12392)
- 院(11639)
- 师范大学(11534)
- 州(10328)
- 科学院(10026)
- 教育(9937)
- 财经(9614)
- 基金
- 项目(51009)
- 科学(38956)
- 研究(37366)
- 基金(34773)
- 家(31366)
- 国家(31099)
- 科学基金(25074)
- 社会(20770)
- 省(20172)
- 社会科(19445)
- 社会科学(19437)
- 教育(19168)
- 基金项目(18386)
- 划(17900)
- 自然(16986)
- 自然科(16582)
- 自然科学(16574)
- 自然科学基金(16276)
- 编号(15953)
- 成果(15417)
- 资助(14335)
- 重点(12458)
- 课题(12433)
- 部(11176)
- 发(10945)
- 创(10337)
- 大学(10301)
- 年(10125)
- 高校(10084)
- 科研(9968)
共检索到126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岳昌君 巩建闽 黄潞
本文利用2003年、2005年和2007年三次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就业落实率、就业起薪、就业分布、就业影响因素、求职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在归纳和总结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与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正>2020年-2024年,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从874万增长到1179万人,四年来共增长34.90%。尽管随着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稳就业积极因素不断凸显,但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压力依然存在。本课题组2020、2021、2022、2023年连续四年利用自主研发的就业调查工具,对2020年以来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综合状况展开年度追踪调查,共收集有效学生问卷52478份,问卷调查对象包括“毕业学生”“高校就业服务部门”和“用人单位”,从这一追踪调查中发现了就业变化新趋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十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全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制度,高校毕业生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持续大幅增长,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此,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高等教育必须着力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
“十一五”期间 高校毕业生 就业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马莉萍 刘彦林 罗乐
本文以推拉理论为基础,利用2003-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了毕业生返乡就业中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性返乡就业的热情逐渐高涨,且多在事业单位就业,而返乡就业的男性多在国有企业就业;返乡就业的女性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就业的比例略高,而男性的就业满意度更高。在控制了个人和家庭基本特征及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房价等变量后,女性比男性返乡就业的可能性更大,到生源省和院校省以外的他省就业的可能性更小;中部生源的女性更加倾向于返乡就业,东部生源的女性更加倾向于返乡就业而非他省就业,西部生源的女性更加倾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返乡就业 性别 流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艳 田辉玉 王建农
文章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构建了系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调研问卷,并以湖北省高校2012届5,979名毕业生为例,通过数学建模进行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状的定量评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俊梅 王顶明
根据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发布的2014、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相关数据,文章以就业率、就业地域、就业单位类型及就业结构分布等方面作为观察点,对近两年高校博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综合比较和趋势分析,并对未来博士生培养体系提出了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巍 蔡学军 成龙
为了解我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文基于1995-2008年的毕业博士生信息与就业情况数据,分析我国博士生就业情况与变化趋势。
关键词:
博士毕业生 就业状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岳昌君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无论是北京市和广东省等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还是麦可思公司调查的数据,都一致表明,2013年的就业率明显低于往年同期的水平,2013年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困难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未来就业趋势会怎样?只有摸清情况,找准原因,才能寻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更好出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艳 田辉玉 王建农
本文以高校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背景下毕业生的就业区域与就业部门的流向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在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在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间的自由流动受限,而要弱化这种因为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分割导致的毕业生就业流动性壁垒,需要政府一方面深化就业体制改革,降低毕业生的流动成本;另一方面则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鼓励毕业生实现合理分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荆德刚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2017年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企稳回升,高校毕业生就业随之趋暖,但规模较大、结构复杂、供需失衡等老问题依然存在,并出现了供给"一增一减"、需求"一升一降"、矛盾"一老一新"等新特点。同时,由于新经济迅猛发展和中国经验快速传播,高校毕业生就业又面临绿色发展机遇、新动能机遇、健康服务机遇、丝路机遇和金砖机遇等难得历史机遇。针对新形势新机遇,提出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既要综合施策,又要精准发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特点 机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经忠
判断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必须通过供求分析。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与整体劳动力市场紧密关联。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供给逐渐增加,毕业生需求稳步增长,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逐渐改善并基本平衡,未来几年高校就业形势将持续向好。
关键词:
供求关系 高校毕业生 就业形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孟续铎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多元的就业机会,毕业生人数虽然持续处于高位,但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并且就业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不断改善,毕业生就业形式更加灵活。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和服务措施,保障了毕业生就业平稳有序。但同时,高校毕业生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就业结构性矛盾显现,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慢就业"群体需要密切关注,重点地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 就业质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进 韩利君 张暇 周佳宁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涉及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等相关主体和社会各方面。自2006年起,西藏自治区启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开启西藏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进程。就业政策是体现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导向的风向标。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西藏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为此,本文以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在西藏建构的过程为主线,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成因和就业政策历史演变及其价值取向三个维度,对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及其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旨在考察西藏高校毕业生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建慧
加入WTO之后,我国更加迅速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大量复合型国际型的人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立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对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缓解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软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