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8)
2023(8447)
2022(7264)
2021(6791)
2020(5754)
2019(13661)
2018(13624)
2017(25907)
2016(14945)
2015(17287)
2014(17944)
2013(17270)
2012(15914)
2011(14467)
2010(14842)
2009(13774)
2008(14002)
2007(13319)
2006(11342)
2005(10243)
作者
(43732)
(36595)
(36193)
(34873)
(23071)
(17602)
(16852)
(14178)
(13683)
(13351)
(12336)
(12274)
(11594)
(11531)
(11383)
(11352)
(11328)
(10729)
(10663)
(10622)
(9132)
(9006)
(8840)
(8402)
(8260)
(8256)
(8231)
(8161)
(7515)
(7348)
学科
(60208)
经济(60149)
管理(41123)
(37835)
方法(30439)
(29930)
企业(29930)
数学(27416)
数学方法(27116)
中国(17323)
(16855)
(16406)
(12189)
(11795)
贸易(11788)
(11743)
业经(11458)
(11386)
地方(11376)
农业(10713)
(10565)
财务(10525)
财务管理(10490)
理论(10203)
(9955)
银行(9928)
企业财务(9857)
(9668)
金融(9666)
(9390)
机构
大学(216713)
学院(215194)
(87063)
经济(84988)
管理(79329)
研究(68807)
理学(67124)
理学院(66403)
管理学(65125)
管理学院(64731)
中国(53674)
(45283)
(42112)
科学(41810)
(37363)
(35629)
(34755)
财经(33073)
中心(32968)
业大(32430)
研究所(31764)
(29786)
农业(29535)
北京(28804)
(28767)
师范(28479)
(27873)
经济学(27387)
经济学院(24916)
财经大学(24276)
基金
项目(133608)
科学(103016)
研究(99782)
基金(93514)
(80028)
国家(79330)
科学基金(67546)
社会(60263)
社会科(57002)
社会科学(56977)
(54483)
基金项目(49465)
教育(48638)
(44758)
自然(43266)
编号(42954)
自然科(42234)
自然科学(42220)
自然科学基金(41485)
资助(39500)
成果(36212)
课题(30198)
重点(29940)
(29725)
(28552)
(27600)
大学(26806)
科研(25969)
项目编号(25680)
创新(25663)
期刊
(97634)
经济(97634)
研究(64706)
中国(46502)
(35532)
学报(33385)
(32785)
教育(30283)
科学(28373)
管理(27772)
大学(25357)
学学(22947)
农业(21594)
(21488)
金融(21488)
技术(20545)
财经(17279)
业经(16249)
经济研究(15524)
(14883)
图书(13623)
问题(13120)
(11898)
技术经济(11585)
理论(11173)
(10862)
商业(10797)
(10572)
统计(10562)
财会(10213)
共检索到328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金剑  陈春晓  
本文界定了高校就业市场沟通就业信息、促进劳动关系达成的双核功能,提出应当从就业市场的直接效率与间接效率、即时效率与长期效率、显性效率与隐性效率等方面来衡量高校就业市场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高校就业市场显性效率偏低的归因分析,提出构建高校就业市场信息协作体系,进而构建让企业、毕业生、高校、社会等多方合作共赢的多主体、多形式、多时空、多层次协作组合的高校就业市场协作体系的新思路,以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效率不断优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魏新  李文利  陈定芳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机制探析魏新李文利陈定芳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是关乎一国政治、经济、科技及文化诸方面事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的大问题。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分配是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节工作的好坏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伟  易九桂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成为地方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学校就业工作实践,全面分析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三桂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场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但由于市场的社会客观环境体系尚不配套,以及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常小芳  
毕业生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国家和高校关注的重点,通过分析这一群体的特点及就业困境,探讨了将NLP教练技术引入就业指导中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融入课程、解决普遍性问题和精准指导、解决个性化问题等有针对性的应用策略,力求完善高校对特殊就业群体的指导机制,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郭卫平  贾仲益  
通过对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发现西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呈现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较高、捧"铁饭碗"的毕业生所占比例高、毕业生"内销型"就业比例极高、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极低、面向企业等主要就业市场的比例低以及毕业生中继续升学深造的比例极低等特点。同时存在就业计划经济色彩浓厚、毕业生及家长就业观念保守、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面狭窄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由就业政策改革滞后与主要就业领域的非市场性因素浓厚、整体改革滞后和现实困境不利于养成进取心态、办学模式和办学条件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就业政策联动性不强且落实不到位等成因造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霄  刘宇雷  沈雪萍  
文章在综合分析背景因素、知识结构、基本能力、品质素质四个就业竞争力内部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用人单位视角出发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届、2009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就业竞争力分值测算。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较强的可推广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丽妲  
目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已日益趋向成熟。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和现状,明确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调查的研究意义,还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钱强  周芸  王瑾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建立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然而目前对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研究不够深入,在理论层面上储备不足,在实践层面上更是欠缺。建立就业预警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包括人才需求预警、人才供给预警、专业数据预警、就业趋势预警、供求数据系统和就业信息系统等多项数据,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众多部门的共同协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宗伟  
我国台湾技职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力,主要措施有:依据办校理念和特色确立校就业力指标;依据教学目标制定系就业力指标并与校就业力指标建立对应关系;建立课程与校、系两级就业力指标的对应关系,并分配每门课程所具备的指标权重。其对大陆高职院校的启示是:要将学生就业力培养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结合学校办学风格打造体现本校特色的就业力模块,形成具备一定区分度的学生就业力风格;要将对在校生的就业力培养同教学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课程来量化就业力指标,实现知识能力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要以更广泛的角度定义就业力,除专业能力外,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通识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虎  张记超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事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尚可,但就业形势及质量现状仍不容乐观。高职院校应采用"内外兼修"的思路:即提升毕业生的内在素养,同时为其顺利就业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整体上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党竹青  
国家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及具体措施等,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分析,指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出路在于广阔的基层地区和单位,大学毕业生要抓住机遇,积极就业,大胆创业,成就事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耿永志  
内部市场排斥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把劳动力市场分为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内部市场的存在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我国更多地表现为对外部市场主体进入的排斥,排斥的原因主要来自转换成本过高和社会资本不良影响两个方面。从建立就业保障的角度来看,降低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之间的转换成本、消除社会资本的不良影响等是解决问题的较好途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应松宝  徐瑞堂  
毕业生就业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进行的。毕业生就业环境是与毕业生就业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密织而成的网络,它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毕业生正是在与其息息相关的就业环境里,形成了自己的就业观。从毕业生的每一个就业意向中,均可以看到就业环境因素对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立俊  王克强  
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形势之下,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社会各界不断为解决这一问题展开广泛调研和讨论。为进一步明确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上海地区为例采集大量毕业生数据,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展开了分析,希望能够为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