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5)
2023(9630)
2022(7695)
2021(7057)
2020(6026)
2019(13898)
2018(14184)
2017(26588)
2016(15522)
2015(18177)
2014(18869)
2013(18039)
2012(16607)
2011(14902)
2010(15397)
2009(14190)
2008(14462)
2007(13748)
2006(11858)
2005(10879)
作者
(45915)
(38354)
(38123)
(36880)
(24344)
(18401)
(17716)
(15019)
(14451)
(13968)
(12999)
(12831)
(12367)
(12351)
(12050)
(11951)
(11903)
(11300)
(11186)
(11132)
(9669)
(9668)
(9427)
(9089)
(8682)
(8655)
(8649)
(8559)
(7902)
(7858)
学科
(60340)
经济(60282)
管理(39598)
(37320)
(28496)
企业(28496)
方法(26431)
数学(23057)
数学方法(22831)
中国(20337)
(19402)
(15176)
业经(13761)
(13046)
(13025)
地方(12989)
农业(12882)
教育(12200)
理论(11286)
(11068)
贸易(11063)
(10712)
(9482)
(9465)
银行(9432)
(9307)
财务(9276)
财务管理(9239)
(8872)
(8717)
机构
大学(224103)
学院(221451)
(85220)
经济(82944)
管理(77709)
研究(75051)
理学(65595)
理学院(64795)
管理学(63349)
管理学院(62934)
中国(55230)
(48370)
科学(46854)
(40934)
(40355)
(39006)
(37282)
研究所(35120)
中心(34784)
业大(34452)
(32398)
农业(32146)
师范(32062)
财经(31506)
北京(30653)
(29673)
(28296)
(26858)
经济学(26569)
技术(25848)
基金
项目(138567)
科学(105921)
研究(104971)
基金(94815)
(81710)
国家(80969)
科学基金(67855)
社会(62223)
社会科(58599)
社会科学(58579)
(57118)
教育(51378)
基金项目(50092)
(47008)
编号(46218)
自然(42391)
自然科(41328)
自然科学(41312)
自然科学基金(40543)
成果(39677)
资助(38871)
课题(33176)
重点(31785)
(30572)
(30175)
(28447)
大学(27374)
项目编号(27182)
(27044)
(27031)
期刊
(99670)
经济(99670)
研究(68216)
中国(52722)
教育(38301)
(37400)
学报(36349)
(33633)
科学(30854)
大学(27459)
管理(26761)
农业(24858)
学学(24643)
技术(20899)
(19023)
金融(19023)
业经(16784)
财经(15706)
图书(15418)
经济研究(15202)
(13848)
问题(13667)
(13581)
(11740)
书馆(11085)
图书馆(11085)
技术经济(10974)
(10388)
理论(10342)
商业(10336)
共检索到341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延洲  
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宽泛的“工作”概念,广义的就业观念,指出了高校毕业生应该走多元化就业之路,并就此着重对五种就业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妙英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千方百计发展经济扩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容量,并发挥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作用。同时,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建功立业,以及引导和帮助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惠  
以生涯理论分析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其原因包括生涯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职业准备之"慢"、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就业决策之"慢"、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视角下有效行动之"慢"。预防高职毕业生"慢就业",需要普及生涯教育,将生涯发展目标贯穿学生学业阶段;建立协同机制,将生涯教育责任赋予利益相关群体;调整教育理念,将生涯适应能力纳入终生教育目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卿石松  梁雅方  
基于201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分析了中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去向及就业质量状况。结果显示: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未就业比例很低,但其中超过20%的博士从事临时性的博士后工作、灵活就业和合同就业;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和行业分布呈现多元化特征,在高校或教育行业之外,企业、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已成为博士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从地区流向看,博士就业具有属地化和向北上广等东部地区集聚的特征;博士毕业生工作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性较高,但部分学科薪酬回报不如硕士毕业生。在供需结构转变、博士就业多元化背景下,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博士生教育目标和培养机制,加强博士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追踪调查,重视博士生就业及就业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小满  罗英姿  
通过对2014—2016年27所部属高校博士生毕业质量报告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博士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比例在降低,进入企业、其他事业单位、中初学校的比例在增长,就业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为此,运用劳动力信号发送理论对博士毕业生就业趋势的转变进行分析,进而探寻博士毕业生就业多元化的原因,提出相关建议,为今后博士生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魏新  李文利  陈定芳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机制探析魏新李文利陈定芳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是关乎一国政治、经济、科技及文化诸方面事业能否健康顺利发展的大问题。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分配是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节工作的好坏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金剑  陈春晓  
本文界定了高校就业市场沟通就业信息、促进劳动关系达成的双核功能,提出应当从就业市场的直接效率与间接效率、即时效率与长期效率、显性效率与隐性效率等方面来衡量高校就业市场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高校就业市场显性效率偏低的归因分析,提出构建高校就业市场信息协作体系,进而构建让企业、毕业生、高校、社会等多方合作共赢的多主体、多形式、多时空、多层次协作组合的高校就业市场协作体系的新思路,以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效率不断优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伟  易九桂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解决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成为地方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学校就业工作实践,全面分析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乃锋  朱柳单  李治国  
惠州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年毕业生超万人,但受生源结构、专业结构、地域文化、地区产业结构、广深莞人才“虹吸效应”的影响,惠州高职毕业生留惠工作比例较低,惠州产业发展所需专业技术人才本地供给不足,应从优化专业布局、调整生源结构、深化产教融合、完善留才制度等方面完善高职毕业生留惠就业创业的政策路径,为推动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力资源支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常小芳  
毕业生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国家和高校关注的重点,通过分析这一群体的特点及就业困境,探讨了将NLP教练技术引入就业指导中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融入课程、解决普遍性问题和精准指导、解决个性化问题等有针对性的应用策略,力求完善高校对特殊就业群体的指导机制,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郭卫平  贾仲益  
通过对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发现西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呈现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较高、捧"铁饭碗"的毕业生所占比例高、毕业生"内销型"就业比例极高、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极低、面向企业等主要就业市场的比例低以及毕业生中继续升学深造的比例极低等特点。同时存在就业计划经济色彩浓厚、毕业生及家长就业观念保守、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面狭窄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由就业政策改革滞后与主要就业领域的非市场性因素浓厚、整体改革滞后和现实困境不利于养成进取心态、办学模式和办学条件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就业政策联动性不强且落实不到位等成因造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霄  刘宇雷  沈雪萍  
文章在综合分析背景因素、知识结构、基本能力、品质素质四个就业竞争力内部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用人单位视角出发确定了指标体系各因子权重,并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届、2009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就业竞争力分值测算。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较强的可推广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钟勤  李祥永  
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做好这方面工作,既需要德育工作者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又需要具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理论联系实际,敢于创新,善于把握大学生成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文跃玲  
我国高等教育现已进入后大众化阶段。在此背景下,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队伍越来越庞大,它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特征,并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获得职业指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普通会产生困惑感,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很少获得专业的就业指导,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希望获得毕业院校职业指导的意愿较强烈,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希望获得务实的职业指导。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高校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爽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探索是提升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需求,亦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个性化教育的重要举措。地方本科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要采取多元化策略,在导师的选聘与分类、考核与评价、师生互动机制建设等方面提供多元化的路径选择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